初二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语文试卷附答案由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小编,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一、积累
1.选出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 )
A、沿溯阻绝(sù ) 晴初霜旦(dàn ) 飞漱其间(sù )
B、解衣欲睡(jiě ) 能与其奇(yū ) 竹柏影 (bǎi )
C、震撼激射(hàn ) 为火所焚(wéi ) 鲸波万仞(rèn )
D、僦赁看幕(lìn ) 雾凇沆砀(tāng) 都护 (dū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出了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朝技艺。
B“自即望以至十八日”指的是农历十六日到十八日。
C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D 登临吴蜀横分地,徒倚湖山欲暮时。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文: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不要说您傻,还有比您傻的人呢!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到院中散步。
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5.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代
B、《观潮》??周密??宋代
C、《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
D、《归园田居》??陶渊明??唐代
6.诗句填空。
(1)《归园田居》这首诗从遣词造句中描写作者愉悦的心情,同时表达了他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决心,以及归隐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文中这样的句子是 。
(2)《使至塞上》一诗描写大漠独特之美的诗句是: , 。
(3)《渡荆门送别》一诗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
7.在下面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幅对联。
A、黑发不知勤学早 a、水性淡泊是我师
B、无边落木萧萧下 b、白首方悔读书迟
C、四面荷花三面柳 c、不尽长江滚滚来
D、竹直心虚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文中下列字的意思。
(1)肃: (2)属:
(3)引: (4)阙:
9.第二段中写江水水流湍急的句子是:后来唐朝的李白有两句诗与此处的意思相近,李白的两句诗是:
10.文中”清荣峻茂”一句写了 _______个对象,它们依次是 ______ 、 _______、 _______、____。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2.古人常用“三”形容多,如文中“猿鸣三声泪沾裳”。请再举两个含“三”、其含义也是表示“多”的成语或诗句。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以下各题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3.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16.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花之迷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①”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花一样不受污染,永保鲜艳色彩。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古莲子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死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①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17.文中说到“荷花效应”。根据有关文字对“荷花效应”作出解释。
18.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
19.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
(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性的爱抚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④“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⑧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⑨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11)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实,不瞒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12)“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选文有删改)
20.开头的环境描写对后文的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
21.第⑩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有过“邪念”?
22.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 反衬男主人的 。
23.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⑩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
24.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围绕“当今社会需要‘人性的爱抚”’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见解深刻,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100字)
三、写作
25.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
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
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用深情的笔触描绘这一幕幕画面。
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校名。字数不少于500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er/1229118.html
相关阅读:玉田县三中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