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压强与浮力 综合测试卷(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2.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对支撑面压力的是 ( )
3.晓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
A.晓明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结果 D.牛奶压力的作用
4.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5.如图所示,同一个梯形铁块,第一次如图甲所示放置,第二次如图乙所示放置,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和压强p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6.在一些公共汽车上配备有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的外形应选择下图中的 ( )
7.在冬天,装有一定量热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
A.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瓶塞遇冷收缩 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8.深圳地区经常会有台风(如图所示),市政府要求居民将简易房的屋顶加固,对于这一要求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屋顶被向下压垮
B.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屋顶被向上掀起
C.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小于下方,屋顶被向下压垮
D.屋顶上方空气的流速小于下方,屋顶被向上掀起
9.盛有水的试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试管底部的 压强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
10.1648年,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 )
A.水的深度 B.水的体积
C.水的质量 D.水的密度
11.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将玻璃管开口向上,橡皮膜向下竖直插 入水中,在逐渐向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 ( )
A.逐渐下凸 B.逐渐上凸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12.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浸没在水中的物体,随着深度的增加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13.“094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当它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 ( )
A.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B.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C.压强减小,浮力减小 D.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14.有一很薄的塑料袋装满水,用细线系紧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示数为10 N,若将其浸没在水中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
A.10 N B.O N C.接近10 N D.接近8 N
15.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人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
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C.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D.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二、填空题(每至1分,共31分)
16.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测量仪器是 .这种仪器上的金属盒(盒面是橡皮膜)放到液
体中时,它的U形玻璃管两边液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被测的液体中某处的压强大小就是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 显示出来的.
17.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精确地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用吸管吸密闭的塑料杯中的豆浆时,塑料杯变瘪了,此现象证明了 的存在,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的 .
18.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 ,压强为 ;右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 ,压强为 .则 , .(选填“>”“=”或“<”)
19.细心的小玲同学发现,较重的衣服挂在图中甲衣挂上时更不容易变形,这是因为压力一定时,甲衣挂能增大与衣服的 ,从而减小了对衣服的 .
20.登山运动员在向高峰攀登时会出现“高原反应”,这除了高原缺氧、寒冷之外,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 (选填“高”或“低’’)得多.在高原上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是因为普通锅的密封性能较差,锅内气压受外界大气压影响,使得水的沸点
(选填“高于”或“低于”)100℃.
21.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 ,并且随深度的增加
而 .
22.如图所示,一头质量为6× 的大象,每只脚掌的面积为600 cm。,它
的重力为 N,它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若大象
抬起一只腿,如图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g取10 N/kg)
23.普通潜水艇从海面下潜但未全部没人海水的过程中,它所受的浮力逐渐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潜水艇悬浮在海水中,当用压缩空气把水舱中的海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 (填“上浮"或“下沉”);在露出海面之前,潜水艇
所受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4.有些跑车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如图所示.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子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 (选填“大”或“小”),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 (选填“大”或“小”),这样,“气流偏导器”受到一个向 (选填“上”或“下”)的压力差,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25.一块橡皮掉人盛有水的杯中,它所受到的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浮力的方向总是 .
26.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沿图示的对角线切成两块,并拿走其中的一块(乙取走上面的一块),则甲、乙余下部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 ,对地面的平均压强之比为 .
27. 、 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同,质量之比为 : =
3:5.把它们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平桌面受到圆柱体的压强之比 : = .
28.一只质量是60 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 N;如果往盐水中
注入清水,鸡蛋将 (选填“上浮”“不动”或“下沉”).(g取10 N/kg)
29.将两个体积相等的木块和铁块浸没在水中一定深度,然后松手,发现木块上浮,铁块下沉,则松开手的瞬间,木块所受浮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铁块所受浮力;若木块的质量为0.5 kg,当木块稳定后所受浮力为 N.(g取10 N/kg)
三、解答题(共24分)
30.(4分)画出木棒受到的重力和木棒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31.(4分)重为10 N的木球静止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32.(4分)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
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33.(3分)在探究“液体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的关系.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丙和丁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
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
(3)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个图进行对比.
34.(4分)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b)中用细线将合金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的 大小.
(2)将合金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c)所示,合金块所受浮力是 N.
(3)比较图(c)和图(d)可知,合金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浸没在液体中的 无关.
(4)该同学做完实验总结出规律后,计算合金块的密度是 .
35.(5分)有一金属球,在空气中称得重6.8 N,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有40 mL水从溢水杯流入量筒,求:(g取10 N/kg)
(1)金属球的体积;
(2)金属球所受浮力;
(3)金属球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A 6.C 7.B 8.B
9.C 10.A 11.B 12.D 13.A 14.B 15.A
16.压强计 高度差
17.托里拆利 大气压 形状
18.= <
19.接触面积 压强
20.低 低于
21.压强 增大
22.6× 10 2.5× 变大
23.变大 上浮 不变
24.小 大 下
25.水 竖直向上
26.1:2 2:l
27.1:l
28.0.6 下沉
29.等于 5
30.略
31.略
32.(1)泡沫凹陷程度(2)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3)甲、丙
(4)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33.(1)深度 (2)无关 (3)乙、丙34.(1)重力 (2)0.5
(3)深度 (4)4 35.(1)40 (2)O.4 N (3)6.4 N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er/306721.html
相关阅读:八上物理《新材料及其应用》练习题(北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