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设计
所属学科:历史
适于年级: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蒋介石的暴力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又继续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探索。南昌起义的枪声,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井冈上的红旗,犹如“星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势”,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道路,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二万五千里长征向世人证明,中国革命的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是英勇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定可以战胜千难万险,让革命烈火熊熊燃烧,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任务。本介绍了中共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的三个重大历史事。
重点:了解南昌起义、井冈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特殊历程及艰难曲折。
难点: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不畏艰难曲折探索出的,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两万五千里长征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讲述这一部分的时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简述南昌起义、井冈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找到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所在。讲述红军长征的英勇故事,指导学生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观看南昌起义录像、井冈会师图片以及红军长征示意图等,引导学生讲述故事,使学生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及红军长征的基本事实。培养学生陈述历史事的能力和读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南昌起义》片断, 2、围绕问题“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讨论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南昌起义到井冈会师,以毛泽东为代裹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体会先烈们不畏艰难、勇于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先烈们排除万难、不断前进的坚强意志。
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革命前辈的英雄故事多是本的一个显著特点。前指导学生收集英雄故事,堂上请学生演讲,但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讲的各个故事串在一条历史主线上,即革命先辈们对中国革命道路的不懈探索与奋斗的过程,帮助学生由点到线、再到面地掌握历史知识,以立体地再现历史情景。
指导学生深情地朗诵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加深学生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崇敬之情。
五、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准备:1、备中首先应研究历史程标准之“内容标准”,明确标对本的基本要求,包括标规定的基本内容及其能力层次要求。根据标的要求确定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这认真研究教材教法,收集查阅有关南昌起义、井冈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以及红军长征的有关资料,包括多媒体资料、图片等,根据教学目标需要进行选择处理, 制作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3、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立革命军队,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有关故事,结合语本中所学等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
学生准备:在老师的指导下,外查阅有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处理。练习讲述故事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北伐战争》,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大大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就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然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新的革命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第1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讲授新:
一、八一南昌起义:
本目要从以下四方面让学生把握。
1、南昌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
教师指出: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暴力清党,以极端残酷的手段镇压革命人民,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达31万多人。
提出问题:你认为从大革命的失败中,共产党人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没有自己革命武装)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共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南昌起义的过程:
首先,播放南昌起义的录像,要求学生讲述南昌起义的基本过程,包括南昌起义的时间、地点、领导人,起因、经过、结果等让学生掌握起义的领导人。指导学生看书:周恩、贺龙、叶挺、朱德等。1927年7月下旬,中共派周恩担任南昌方面的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筹划和领导这次起义。7月21日,周恩由武汉秘密到达南昌。26日,贺龙、叶挺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和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开进南昌。27日,周恩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成立了由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的起义总指挥部,部署起义计划。
然后,鼓励学生讲述南昌起义的经过。8月1日2时,周恩、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直接掌握和影响的军队两万余人在南昌宣布起义。由于部署严密,对敌军进行突然袭击,仅五个小时的激战,就全歼守敌,占领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下辖三个军,任命贺龙为代总指挥,叶挺为代前敌总指挥。一支由无产阶级独立领导的军队诞生了。8月3日至7日,起义部队按照预定计划,相继撤离南昌,经过赣南、闽西,直奔广东潮汕,途中遭到优势敌军围攻而失败。保存下的部队,一部分进人梅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移到湘南开展游击战。
3、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
启发学生思考: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对于中共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是反抗国民党叛变革命、实施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人民军队的创建。
你能说出:为什么我国将南昌起义纪念日定为建军节吗?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光荣节日。
4、南昌起义的教训:
简单介绍南昌起义的教训。受俄国革命模式的影响,起义以夺取敌人力量强大的大城市为目标,没有深人农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
二、井冈革命根据地
指出南昌起义失败以后,毛泽东等人又领导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出示秋收起义形势示意图,指图简述秋收起义的经过和结果,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果断决定将部队带往井冈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指导学生看书思考:井冈在那儿?是一个什么样地区?为什么要在那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首先,学生通过看书中的小字介绍:井冈位于湘赣边界罗霄脉中段,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革命群众基础好,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远高中心城市,四周都是产粮区,很利于军事割据。结合前面所了解到的中国革命失败的教训和井冈地区的客观条分析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
2、井冈会师。
出示“井冈会师”图片,鼓励学生讲述“井冈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革命的第一支坚强的革命的武装建立了。
3、井冈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提出问题:井冈革命根据地创建后,采取什么措施打退敌人的围剿?1928年5月4日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在根据地,红军采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迫”的游击战术,多次打退敌军对根据地的围剿。井冈革命根据地后进一步发展为湘赣根据地。
讲一讲:组织学生讲革命故事:“朱德的扁担”。
4、井冈革命根据地开辟的影响。
井冈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它为大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它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终会形成“燎原之势”。
三、“红军不怕远征难”:
1.红军长征的原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思考: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认识到长征是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失利后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
2、长征的经过
出示毛泽东诗词:《七律 长征》,引导学生齐声朗读,先感受体会红军长征的英雄壮举。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红军长征形势图,练习讲述红军长征的经过、其间所发生的故事。
首先要求学生指图讲述红军长征的经过,要求按时间顺序讲清红军长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事:1934年离开了瑞金开始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突破乌江天险、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出奇兵;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过草地;到达吴起镇;会宁会师等。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前所收集到的材料,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
重点强调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的内容既影响。
指出长征开始后,中共中央继续执行“左”倾错误,使红军蒙受巨大损失,人员由近10万人减少到3万余人。在毛泽东的建议下,红军转兵贵州,强渡乌江,到遵义。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挽救危机中的红军和革命事业,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提出问题:遵义会议被认为是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解决。
3、长征的意义。
在第一,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企图。长征保存了革命的骨干力量,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第二,长征的传奇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红军长征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如何学习长征精神?
3、小结:
以问题的形式和学生一起重温本的主要内容。为什么以“八一”作为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4、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南昌起义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为争取革命新局面的到创造了条
C.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D.保存了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
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3、毛泽东之所以选井冈作为革命根据地是因为①离大城市较运,敌人统治力量薄弱②群众基础较好③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④附近农产品丰富,便于筹粮筹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1927年,毛泽东在一首诗里这样写到:“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所描述的历史事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会师
D.广州起义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请回答:
(1)这是什么时期的歌谣?
(2)这首歌谣说明了什么?它反映出什么问题?
6、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建立革命根据地?
板书设计:第十五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一、南昌起义
二、井冈根据地的建立
三、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后反思:
本节知识容量较大,包括八一南昌起义、井冈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大部分内容,以往都是需要两节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现在要在一堂中完成,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平均用力,胡子眉毛一把抓,堂就会忙乱而无条理,也不利于学生的了解掌握。所以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从程标准对本内容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确定本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明确一点,就是不能贪多、贪全、贪深,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从而保证了堂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整体效果较好。另外我想,如果用一节完成本教学任务确实有困难,也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可以将红军长征的部分内容如红军长征的故事、对长征精神的理解等放到后面“图说红军长征”的活动中,经过这样的处理,就分散了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教研员点评】本教学内容较多,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很好的把握堂的难易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而且利用本节涉及的革命家故事较多,对红军长征内容学生已有所了解这些特点,布置学生前搜集资料、练习讲述故事等,堂中指导学生将这些故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串连起,既节省了堂教学时间,也增加了堂教学的故事性、趣味性,效果很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er/34482.html
相关阅读:第15课 展示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