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第7 “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目标与分析

依据程标准、教科书,确定本的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化大革命的发动、中央革小组的成立、全国动乱局面的出现、二月抗争、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国民经济出现转机、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高度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分析】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了解“化大革命”的历史。正确掌握、使用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所造成危害的分析和对毛泽东功过的评价,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指导学生前收集“化大革命”的故事和图片,作为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2)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整理口述史料和体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分析】落实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开展堂活动了解毛泽东发动“化大革命”的历史,提倡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的同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他们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始终遭到老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强烈反对和抵制;“二月抗争”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无私无畏的凛然正气。通过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分析】通过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大革命”是一场历史性的动乱和灾难,它给国家和人民带了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培养其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二、教学策略

1.本内容决定了本节教学应采用探究式、合作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讨论和交流,找出“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其模式为: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堂讨论—交流反馈—归纳总结。
2.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阅读与有关的内容,思考问题:“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了什么样的严重灾难?教师可适当充实材料,提示学生根据“化大革命”中民主与法制、国民经济、教育体制等几方面都遭受到严重破坏的史实,分几个层次进行分析。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教学主要围绕“化大革命”的十年展开,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找出“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开展故事演讲活动,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勇赴国难的凛然正气;对“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可以采取师生共同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
本教学程序框架:

【分析】框架中的“拓展”指知识内容和教学空间由内向外拓展;框架中的“知识链接”指和有关的阅读。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和处理有关资料,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四、教学引入

方法1
激情引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
1969年11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刘少奇因遭受政治迫害和人为摧残在河南省开封市病逝,终年71岁。刘少奇的火葬单上写着化名“刘卫黄”,职业为“无业”。
(《共和国重大事纪实》)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中国大地上会发生这样骇人听闻的大事?引入新。

方法2
图示引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刘少奇追悼大会”,创设情境:1980年5月17日,天安门广场国旗在晴空中低垂,气氛格外肃穆。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各界代表一万多人,到人民大会堂出席在这里隆重举行的刘少奇追悼大会。刘少奇是原国家主席,1969年11月12日逝世。为什么在10年后才为他开追悼会呢?这要从“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讲起。引入新。

方法3

提问引入

指导学生查阅自由阅读卡“上下乡”及其图片“欢送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场面”,引导学生思考:“城镇学生当时为什么到农村去?”
生:因为在“化大革命”初期,大批的城镇学生参加了红卫兵,“停闹革命”,失去了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生:1968年毛泽东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上下乡”运动的浪潮。
师:“上下乡”是“化大革命”的产物。引入新。

五、重点解决和难点突破

本重点是“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所造成的危害,以及“二月抗争”。
本难点是认识“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的严重灾难。
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分析,合作找出“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和老一辈革命家英勇斗争的典型事例,师生共同探究、交流,概括出“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的严重灾难。

活动内容1
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用历史的方法分析“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提出探究问题。
师:“化大革命”是谁发动的?
生:毛泽东。
师: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化大革命”?
生:为了防止“资产阶级”搞复辟活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发动“化大革命”的原因。
师:“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的?
生: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化大革命”的决定。
生:林彪、江青等利用“革小组”名义,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有条的地区可利用多媒体演示“东曲阜孔庙的‘万世师表’匾及其物在“革”中被付之一炬”等图片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当时全国动乱局面的氛围。)
师:“化大革命”开始后,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面对大动乱的局势,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挺身而出,进行了抗争和抵制。(引导学生根据前收集的资料,结合有关内容,开展故事演讲活动。)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并结合中的小字做些生动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老一辈勇赴困难、坚持原则的精神。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既然党内大多数老干部反对“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为什么“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在当时不能得到纠正呢?通过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时我们的党内生活背离了党内民主和集体领导的原则,盛行个人崇拜,所以“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一时很难纠正。
【评析】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动脑编写演讲稿,动口参与演讲活动,使学生在互相启迪的过程中感知认识,完善认识,并思考应如何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和倾听他人意见。

活动内容2
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学习材料的分析,概括“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的严重灾难。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内容,然后提出探究问题:“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什么严重灾难?
师:“化大革命”是一场历史性的动乱和灾难,它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国民经济、教育体制和科学技术等都遭受到严重破坏。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认识。
生:“化大革命”中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残酷迫害。
师:请举例说明。
生: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严重影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师:“革”中被迫害致死的达34 000多人,受株连的有1亿多人,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当时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生: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至死,成为“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师:那时候,全国出现了学校停、工人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这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由于“停闹革命”,大批城镇学生失去了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造成我国人才的严重不足。
生:由于工厂“停工闹革命”,使我国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据统计“革”期间的经济损失高达5 000多亿元人民币。
师:“化大革命”使中国元气大伤,但“革”十年间我国国民经济仍有发展,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摇头,感到困惑不解。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革”时期经济所以能有一定发展的原因:是周恩、邓小平等领导人主持中央工作的努力,是广大群众、干部抵制“左”倾错误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化大革命”的破坏,我国经济建设会取得更大成就。
【评析】
本案例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独立完成的、合作讨论的、指导完成的。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解答不同层次的问题,难易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于较难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也能顺利完成,达到教学目的。在活动中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而让学生尽情表达,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六、教学拓展

拓展专题
从“化大革命”的发动,谈“革”给国家和人民带的严重灾难,评历史人物毛泽东。
活动安排:
1.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推举一名组长。
2.由小组收集资料,开展讨论,整理概括出主要观点。
3.教师组织学生在上进行交流和点评,并加以引导和补充。
师:“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的革命和进步,而是一场历史性的动乱和灾难,它给国家和人民带严重的灾难。请同学们根据各自掌握的材料,谈一谈你们对“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所造成的灾难的看法,兼论毛泽东的功过是非。
生:毛泽东发动“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但结果却事与愿违,给国家和人民带严重的灾难。
生:“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我国的经济损失高达5 000多亿人民币,所以说毛泽东应为发动“化大革命”负全部责任。
生:我不同意,毛泽东虽然在晚年导演了“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悲剧,但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毛泽东一个人身上。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请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正反两面的功过是非都可以说。
生:毛泽东在“革”中也并不是想把所有老干部都整倒,有些是林彪、“四人帮”背着他干的。
生:林彪、“四人帮”利用“革小组”的名义,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导致全国出现学校停、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生:“化大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中央犯错误不能让毛泽东一个人负全部责任,而应是集体负责。
生:毛泽东一生献身于中国革命事业,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生: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渡过了一个个险滩,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师:大家都谈得很好!对历史事和人物评价要客观、全面,功过分明。发动“化大革命”是毛泽东晚年的一个最大悲剧,他应该负主要责任。但我们更要看到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正如邓小平所说:“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也许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几十年才能取得胜利!”
【评析】
本案例通过对历史事和人物的评价,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评价历史的观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er/39909.html

相关阅读: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