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上册中国近现代史测试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2012学年第一学期历史测验卷(中国近现代史)
一、(答案写在表格内,每题3分,共60分)
12345678910得分

11121314151617181920

1、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件”应该是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2、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4、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被洋人的统治完全取代了
5、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A.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B. 它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但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
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重心,因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成为杰出人物
6、孙中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7、“皇帝倒了,辫子割了”。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这次革命的功绩是
①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②拉开丁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③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③
8、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9、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共“一大”召开C.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D.蒋家王朝的灭亡
10、1927年7月下旬,贺龙向周恩表示:“完全听共产党的话,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贺龙等准备“干”的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百团大战
11、学者张益民认为,1927年的挫折,迫使中共领导人重新探讨社会改造的根本道路,中共
对农业中国及其革命道路才有了真正的认识。这种认识及行动方向的转变是
A.农 *** 动到城市暴动 B.乡村到城市 C.反蒋到联蒋 D.城市到乡村
12、关于西安事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逼蒋抗日 B.主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C.结果是实现和平解决 D.意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3、下列对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4、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
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 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1949年9月,毛泽东宣告“中国人从此站起了。”对此话的准确解释是中国
A.取得了近代以反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真正地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 D.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6、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的新形式,并迅速在全国掀起公私合
营的浪潮。“浪潮”是指
A.工商业的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合作化
17、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8、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中国人了(中翻译)”这里的“中国人了”是指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毛泽东首次率团访问苏联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周恩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19、澳门回归10年,经济持续增长,2002年—2008年GDP年均增长达20.5%,人均GDP 达29.2万澳门元(约3. 6万美元),已成为亚洲最富有的地区。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
A.在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适合我国实际 B.澳门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
C.澳门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D.“一国两制”是澳门稳定繁荣的政治保证
20、有关新中国成立以的成就展,展出内容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基本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③④②①

二、非(共40分)
21.(22分)下面是1949年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
  “三年,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
回答:
(1)“三年”指的是什么时期?此次革命的最大成果是什么?(4分)

(2)“三十年”指的是什么时期?该时期以什么事情为起点?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6分)


(3)“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4)1949年中国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是什么?有什么重大意义?(8分)
22.(18分)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了电视剧《中国192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6分)

(2)“八一枪声”是在哪个地方打响的?(2分)

(3) “长征壮歌”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2分)

(4) “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抗战的局面。试举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例各一例。(4分)


(5)“建国大业”发生于哪一年?(2分)


(6)“改革春风”首先从农村吹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er/49136.html

相关阅读: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