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王朝的覆灭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j.Co M
蒋家王朝的覆灭

一、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陈谢兵团和陈粟大军的配合进攻;土地改革;渡江作战;能举例说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战果及意义;能分析说明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2.能力方面:通过利用“解放军挺进中原示意图”和“三大战役示意图”,说明解放军挺进中原及三大战役的主要经过,培养训练学生利用历史地图学习的方法和能力;通过学生比较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和渡江战役,在战役目标和作用上各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土地改革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土地改革是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通过学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它揭示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通过学习三大战役,使学生认识三大战役是战略决战,它的胜利大大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4.学法指导方面:通过指导学生为三大战役写解说词,认识三大战役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培养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和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学生对史实材料的分析、概括和总结,培养学生学会研习史料的方法。
二、重点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的战果和意义;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三、教学难点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战略进攻。
四、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媒体
[引言]
请同学们想一想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时间?内战第一年战争进行的地区和战争的结果?
解放战争第二年,人民解放军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战略反攻的重点是以解放军主力挺进中原。
一、挺进大别山
[出示材料]
补充材料说明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选自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一文。
[出示课件]
“解放军挺进中原示意图”,通过色彩、箭头变化,配上音乐,直观展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经过。
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直插敌人心脏——大别山地区,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回答: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人民解放军处于防御阶段。人民解放军执行了正确的作战方针,英勇杀敌,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全国性进攻的条件成熟了。

阅读史料,分析、理解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即基本任务和部分任务。(略)

观看多媒体课件15-1,了解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形势。

投影
材料
多媒
体课


续表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媒体
[引导思考]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否一帆风顺?

[启发思维]
刘邓大军为什么能冲破蒋介石的阻截?


[指导读图]
“解放军夜渡黄河”、“解放军胜利到达大别山”
[出示课件]
“解放军挺进中原示意图”,通过色彩、箭头变化,配上音乐,直观展示陈谢兵团和陈粟大军的进攻。
为了配合刘邓大军的进攻,陈赓、谢富治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太岳兵团,在山西南部强渡黄河,开辟了豫陕鄂解放区;陈毅、粟裕率领华东解放军主力,发展了豫皖苏解放区。
[启发思考]
以上我们学习了三支大军分别建立和扩大了三个解放区,这三个解放区布成了什么阵势?像一个倒着的什么汉字?
其他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聂荣臻率领华北解放军解放了石家庄;谭震林指挥华东解放军山东兵团粉碎了敌人对胶东的进攻;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解放了30余座城市和广大地区;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解放军于1948年4月收复延安。
阅读教材第107页,“解放军夜渡黄河”及小字部分后思考,回答:蒋介石调重兵企图把解放军消灭在黄河、运河之间地区,后又调兵谴将企图阻止刘邓大军过汝河等等都没有成功。
思考回答:我军执行了正确的作战方针;指挥员用兵神速;我军作战英勇、顽强;解放军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援。
读图,理解党中央的正确作战方针和人民解放军的英勇顽强。

观看多媒体课件15-1,认识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形势。



思考回答:布成了一个倒着的“品”字阵势,挺进中原互为犄角,展开大规模进攻。教材
插图
多媒
体课


续表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媒体
在反攻作战中,人民解放军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谁能说出英雄的名字和事迹?

[指导读图]
“董存瑞左手托起炸药包”一图,使学生学习董存瑞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
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解放区的面积日益扩大。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运动。
二、土地改革
[启发思考]
在解放区不进行土地改革行不行?


[出示图片]
“向农民宣传《土地法大纲》”
《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一名学生回答:董存瑞是人民解放战争中一名著名的英雄。1948年5月,解放军攻打热河省隆化,董存瑞担任爆破组长。正当部队冲向隆化中学时,敌人一座桥形暗堡中的六挺机枪突然开火,封锁了前进道路,前去爆破的三名战士都牺牲了。在关键时刻,董存瑞冒着猛烈的炮火,冲到桥下,毅然以自己的身体作支架,炸掉最后一个火力点。战斗胜利了,董存瑞却光荣牺牲了。
读图:感受董存瑞不怕牺牲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讨论、充分发表各人见解。
回答要点:在解放区不进行土地改革是不行的。因为在解放区,绝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富农控制,贫苦农民无地,生活贫困,为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必须进行土改。
读图:图上有一位宣传员将《土地法大纲》抄写在墙壁上,向农民广泛宣传的情景,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对土地改革的重视。


教材
插图

教材
插图

续表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媒体
[指导读图]
“斗争地主”,使学生了解农民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指导读书]
课本第110页黑字体,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一段话。
经过一年的斗争,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土地。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加,积极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三、三大战役
[指导]
同学们最近我们要办一个解放战争时期的展览,请你为三大战役写解说词。(从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指挥员、作战地区、主要经过、结果和意义方面去考虑。)
[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读“三大战役示意图”。然后由三位同学到前面来读图,每位同学只讲一个战役我军进攻方向、我军歼敌地域、我军包围敌军地区和国民党军逃跑方向。
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四、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指导自学]
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
读图:“斗争地主”。
阅读教材,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查找资料,参考教材,写出三大战役的解说词。并在班里讲一讲你写的解说词。
内容:(略)。

三位自愿到前面来的同学边指示意图边讲。
阅读教材后回答:(略)。
教材
插图

课件

续表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媒体
[引导思考]
请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关于“工作重心转移”的内容是什么?毛泽东为什么提出这一科学论断?
解放战争继续发展,我军将先占领城市,后占领农村,所以,中国革命进入由城市领导农村的时期。

五、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全线进军的命令。[指导读图]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114页“渡江战役示意图”和“毛泽东和朱德的一段名言”。使学生了解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地点、进攻的方向、主要歼敌地区。

[指导朗读]
指导一名学生朗读毛泽东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并伴有音乐。
[启发思考]
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和渡江战役,在战役目标和作用上各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归纳]
挺进大别山的目标是夺取中原地区,转入战略进攻;作用是威胁着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渡江战役的目标是歼灭一切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作用是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政府。
思考回答: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工和重心转移”指的是由乡村移到城市。从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以来我党主要在农村进行发展;三大战役后,我们占领了沈阳、北平、天津、徐州等许多大、中城市,也基本消灭国民党军主力,即将夺取全国胜利。



阅读,理解:人民解放军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分三路渡江作战。23日,南京解放,统治人民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一名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毛泽东诗词。

认真思考,各抒己见。
回答:(略)。教材
插图

录音


续表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媒体
[小结]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23日南京解放,统治人民长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er/59764.html

相关阅读: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