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教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八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重点和难点
国家的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手段:多媒体课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编排书本中的案例小品。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flash《灰色的震撼》,可能在新年,新的学期看了这样的片子,心情会比较伤感,但这就是社会的现实,会这样有很多的原因,从自身来看,无论是孩子还是民工、农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权利,所以没有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举例:比如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它可以得到国家社会的帮助;而民工他有劳动义务,也有获得报酬的权利等等。我们未成年人的权利问题已是当代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知识。
新授:板书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一)大家了解我们的国家吗?我们先来谈谈我们的国徽。
1、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国徽的?
2、所有的公共和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吗?为什么?(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3、请大家观察国徽的图案是怎样的?你知道每个图案和整个图案体现了什么吗?(多媒体出示或请同学准备一个一元的硬币)
(二)国家的性质
1、国徽的图案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谁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人民)
3、人民包括哪些人?P4
4、哪些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少数敌对分子)
说明:人民当家的地位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真正实现。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
(一)大家属于人民吗?你们觉得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吗?在我国,作为人民,宪法赋予了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各项权利。
1、阅读P5材料,举一些选举人大代表的例子。提问: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公民权利的含义(举例: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隐私权、名誉权)
3、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举例: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
4、看漫画,思考问题
(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是不是年满18周岁才成为公民?(人民??政治概念,与其相对应是敌人;公民??法律概念,与国籍密不可分;公民的范围大于人民;)
(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是,比如同样享有隐私权但不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被选举权,不能履行服兵役义务)
(二)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
1、案例分析
(1)阅读案例(小品表演)
(2)小寒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抚养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
(3)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没有得到家庭的保障)
小结: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母法)、以立法保障(制定各部法律)和司法保障(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2、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是怎样的?(P7写一写、说一说)
3、案例分析
(1)阅读案例
(2)讨论:傅某把6名同学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什么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公民的人身(包括肉体和精神)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权利。)
(3)6名同学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
4、司法保障的含义
小结: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第二框 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的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重点和难点
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请学生搜集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并指出这样做的后果
★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书本田甜的案例导入。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学生讨论完成书本的填空,回答书本的问题:1、这些权利对她有什么好处?你认为我们还应该享有哪些权利?
新授:板书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一)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宪法规定的9点),请同学们齐读,老师做简单解释。
(二)正确行使权利
我们已经知道公民的权利是广泛的,但是要注意,权利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利,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不正确行使,可能就会作出违法甚至犯罪的事情。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1、学生阅读书本冯某养狗的案例
2、提问:
(1)在都市生活的冯某由养狗的权利吗?(有)
(2)冯某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权利?(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
(3)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冯某养狗不应该损害他人的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进而提升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就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应该在不损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行使自己的权利,满足自己的需求。)
结论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作简要解释)
3、学生阅读书本非典的案例
(1)提问:蒋某的所作所为是在正确行使言论自由吗?其危害是什么?
通过讨论师生达成共识,结论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益。
4、学生阅读书本造纸厂厂长的案例
(1)提问: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
诬陷别人,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重点讨论)
(2)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都要受法律的制约。
结论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2、学生阅读书本球迷打算游行的案例
(1)提问:这些球迷将要实施的行为,受法律的保护吗?(学生辩论方式展开讨论)
(2)帮助学生认识行使权利必须采取合法方式,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3)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即一方面看到这是爱国的情感和表现,对此应充分给予肯定;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得到批准方可采用游行方式表示庆贺,得不到批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表示庆贺。
(4)了解相关链接关于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规定
结论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6、学以致用
(1)学生阅读老吴家和小辛父母的案例
(2)学生回答书本问题,教师检查掌握知识的情况。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但是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四个方面,即四个结论)。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知识要点与学习要求
1、知识目标
⑴明确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⑵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含义。
⑶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
⑷明确做有正义感的人的具体目标。
2、能力目标
⑴理解正义要求处于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⑵自觉维护正义,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培养正义感。
⑵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勇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教学时数:2课时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一、设计理念
1.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的感受、经验、体验、学习、升华的过程,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学会“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力求做到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价值冲突的辨析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让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帮助、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
2.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八年级教学内容要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来安排相关教学内容。这一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也逐渐加强,但受年龄的限制,是非观念还处于学习和培养阶段;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更多的是享受家人及社会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很少知道回报,付出;即使知道什么是正义,也不知道如何维护正义,做一个正义的人。因此,教学应适应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内容。
二、对应课标内容
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正义的内涵及表现;了解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正义的含义、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能比较全面地概括什么是正义,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正义全面的认识(含义、表现及作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五、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活动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
在本课教学中,我事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作了调查:提到正义,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一些正义的言论、行为,但却很少了解正义还体现在制度上,社会发展需要正义;道德学习更应重践行。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落脚点。以此作为切入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活动法、情景教学法、对比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正义感,愿意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二)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正义的课程资源。
九、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学环节活动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活动一:经验激发兴趣投影:撒贝宁与《今日说法》用法律与正义的关系引入课题。讨论、思考:
你喜欢这个节目吗?为什么?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投影:任长霞与李真的对比照片,简要介绍案例。对两人作出评价并说明你的理由。通过鲜明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对邪恶的愤恨和对正义的渴望。
讲授新课活动二:游戏了解需要1.设计联想竞猜征集题目游戏。说明游戏规则:说出与正义相关的词语。2.设问:提到“正义”,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词语? 3.板书经典词语。讨论、发言:与正义相关的词语有哪些?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词语?以游戏开始新课,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学生活动反馈学生对正义的认识,,可为后面的教与学作准备,及时引导突破重难点。
活动三:情景拓展思维1.投影蒋庆及其事迹。设问:蒋庆的哪些做法表现了正义?2.提到“正义”,你还会想到哪些人和事?为什么?1.阅读蒋庆事迹材料。2.讨论、思考:蒋庆正义的表现是什么? 3.讨论其他正义的人和事。通过设置情景,拓展对正义的认识。
归纳总结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正义”的?思考、总结:什么是正义?你如何理解“正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活动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有同学想我不是法官,也不是公安局长,我可以为正义做些什么呢?放影:我校校运会裁判员和运动员宣誓录像。讨论:1.校运会上裁判员和运动员是如何体现正义的? 2.身边可以做的正义的事还有哪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体验正义就在身边,能自觉践行。
归纳总结正义可体现在思想、行为和制度等方面。讨论、发言:正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活动五:畅所欲言反馈效果我国相关制度的规定体现了正义,设问:  1.你能列举出一些体现正义的制度吗? 2.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制度?分组讨论、总结:我国的制度怎样体现正义?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与知识拓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活动六:澄清错误科学理解1.设问:多劳多得与交纳个人所得税矛盾吗?为什么?2.对一些贫穷地区实行优惠的经济发展政策是正义吗?为什么?分组讨论、总结:了解正义与正义制度的作用。通过讨论澄清学生的认识误区,让学生对正义有比较全面的理解。
归纳总结正义的制度与公平有何关系?分组讨论、总结:正义的制度与公平的关系。
课堂小结归纳总结1.科学归纳对正义的理解。2.社会发展需要正义。分组讨论、总结:对正义比较全面地理解。
情感升华链接与延伸投影:马丁神父的悔恨诗P113相关链接朗读。 思考、发言:这首小诗给我们什么启示?知识的延伸,激发学生的正义感。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社会发展需要正义。 “正义可能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引起学生的共鸣,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附:【蒋庆事迹】
崇高的品德 伟大的人格
蒋庆──一名基层法院的女法官,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豪情壮语,为什么生前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身后受到组织的肯定和表彰?我想主要是她崇高的品德和伟大的人格力量。
蒋庆在16年的审判工作中,办理各类案件2000多件,包括休息日在内,平均不到三天就办理一件,没有一件错案,没有一个当事人反映她办案不公或不廉洁。
蒋庆亲民、爱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她对孤独无依的老人,失学无助的少年,迷失方向的青年,濒临崩溃的家庭,倾注了她所有的爱,撒下了她所有的情。可她却抛下了自己年迈的双亲,亲爱的丈夫,心爱的孩子。
有人说,蒋庆早就该当“官”了。可蒋庆对“官”有自己独到的诠释:“在我的工作岗位上,只要公正司法,法官就是最大的官。”是啊,法官是正义的最高守护神,只要公正司法,不论其职位高低,都是威严崇高的。
她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在审判岗位上16年,从来没有当事人反映她有不廉洁的行为,从来不接受包括亲友在内的任何礼金馈赠。她住的是不足60平方米的单位旧公房,是她和丈夫自己动手搞装修。有许多老板、包工头主动找上门来,向她提出帮助装修,都被她谢绝了。
在法院工作,蒋庆却是“六亲不认”,她的姐姐受人之托,打听一桩案件何时下判,她硬是把姐姐给“顶”了回去,从此亲戚朋友们都不再向她打听案件上的事。从她获得的雅号“蒋铁锤”中,就能说明她铁面无私,刚正不阿,追求正义的坚定信念。
作为一个女人,一生中可能只生育一次;但作为一名法官,一生中可能要开成千上万次的庭。可她出差在外为了急着赶回院里开庭审理案件,在买不到坐票的情况下,怀着5个月身孕的她在火车上整整站了13个小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er/75949.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