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大小猫洞家庭作业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九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九年级大小猫洞家庭作业是《大小猫洞》的练习题。《大小猫洞》是现代著名学者金克木的一篇文章,通过“牛顿开猫洞”和“晏子使楚”两则故事的分析论证,得出了“故事里有道理”的结论。

语文版九年级大小猫洞家庭作业

一、语言实践

1.给下列粗体字注音。

爵( )士 仆( )人 矮( )小 徒( )步

效率( ) 辉煌( ) 脱( )离 尊( )重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名人免不了有故事流传,真假难辩。( )

(2)若从猫的一方面想呢?一有紧急情况,两猫不能同时进出,事必大的要挤了小的。而且——大猫:这是我的洞,充许你用,要以我为主。小猫口头称事,心中不服。( )

(3)代表齐国出访自然有一些随从组成外交使团,骑马乘车,前呼后拥,晏子绝不能一个人徙步走来。( )

3.多音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 )

4.改正下面句子中的语病。

(1)历代古今中外的经验证明,娇生惯养是培养不出人才的。

(2)同学们要随时克服并认真发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缺点。

5.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辨、辫、辩

6.下面一段话的正确语序是( )

开一个猫洞是从人的一方面想,一洞可以两用。若从猫的一方面想呢?一有紧急情况,两猫不能同时进出,势必大的要挤了小的。而且——

A.若是各有一洞呢?那就不一样了。

B.双方平等了。各有所得,各霸一方。

C.大猫:这是我的洞,允许你用,要以我为主。

D.小猫:谢谢。我的玲珑小洞也可以供你用。可是你进得去吗?

E.小猫口头称是,心中不服。

F.大猫:你看我的洞多么辉煌。我可以让你也利用。

二、阅读实践

(一)

①无独有偶,中国也有个关于门洞的名人故事。

②话说当年齐国宰相晏婴名满天下。据说他曾经当使者到楚国去办外交。楚国人要给他一个“下马威”。因为晏子身材矮小,便在国门之旁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大使从小门进。晏子不肯,说,到什么国进什么门。到狗国才钻狗洞。我来到楚国该进什么门?进大国的大门,还是进小国的小门?楚国人不肯自认为小,只好请他进大门。没开始谈判先吃了败仗。

③当时只有三个大国:西是秦,东是齐,南是楚。既是外交访问,晏婴大使必非一个人。代表齐国出访自然有一些随从组成外交使团,骑马乘车,前呼后拥,晏子决不能一个人徒步走来。大使个人的高矮显不出来。而且城墙不是纸糊的,另开一门也不容易。这故事靠不住。

④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没有什么道理可谈?

⑤楚人:门是供人走的。大人走大门,小人走小门。门以人为准。

⑥晏子:门是国家的城门。大国的城大,城门也大。小国的城小,门也小。门以国为准。

⑦这又是从两个不同坐标出发看人和门的关系。

7.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晏子使楚”的故事“靠不住”?

8.(1)“门以人为准”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吗?为什么?

(2)“门以国为准”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吗?为什么?

9.选文叙述“晏子使楚”的故事的语段是第 段,分析故事的语段是第 段。

(二)

①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勤求学问而不用心思索,那还是茫然而无知;只是挖空心思去想而不勤求学问,那还是疑难丛生,得不到确实的知识。

②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识与记,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过程,思是学的基础,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方能循序渐进而终有所成。

③歌德曾经说过:“谁不用脑子去思考,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这正如人们摄取食物一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难以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试想,达?芬奇学画时若不是每画一个蛋都仔细揣摩绘画的技巧,而只是追求简单的重复,他岂能成为一代巨匠?在马列主义传到中国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如果不是学而思,思而行,在吸取理论精髓的同时结合客观实际,而是一味地生搬硬套,那中国革命不早断送在王明之流“左倾”教条者手中了吗?联系现在,我们学习知识,若只用头脑去背,而不整理,那么,脑子虽被塞得满满的,却依然茫然无知,无法掌握及活用所学的知识。可见,

④那么,是不是只要多思考而不必学习了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孔子云:“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可以想象一下,爱迪生如果只是整天单纯地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不学习基础科学知识并加以实践,那么,他能将设想变为现实吗?而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自命不凡的人,整日空想,好高骛远,认为学习是浪费时间。可结果呢?都是一事无成,空自蹉跎。我国进行改革若单凭主观想象,而不学习正确的科学理论及前人的实践经验,怎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我国怎会有今日的腾飞?可见,

⑤今天,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只学不思或只思不学都是无法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只有学与思相结合,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提出见解,才是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

10.下面两句话,第 句是第③段的结尾,第 句是第④段的结尾。

(1)人们要获得知识,离不开思考。学而思之,方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思考必须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上,这样的思考才能深化所学,有所创新。

11.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2.第③段中孔子的话与第④段中歌德的话能否互换?为什么?

13.第③段中“这正如人们摄取食物一样……无法化为己有”一句话的说理方法与它下边的几句话有什么不同?用这种说理方法有什么好处?

14.本文批评了哪种不好的学习方法?请摘录它的具体表现的句子。

三、表达实践

15.题目:《 》给我的启示

要求:将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记录下来,并分析故事蕴涵的道理;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jué pú ǎi tú lǜ huáng tuō zūn

2.(1)辨 (2)势 允 是 (3)决 徒 3.C

4.(1)古今中外的经验证明,娇生惯养是培养不出人才的。或者:历代的经验证明,娇生惯养是培养不出人才的。

(2)同学们要随时发现并认真克服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缺点。

5.

6.C E A F D B

7.两个方面:一是晏子使楚骑马乘车,大使个人的高矮显不出来;二是城墙不是纸糊的,另开一门也不容易。

8.(1)不是。作者在这里用了隐喻的手法,以人的高矮隐喻人的等级,“门以人为准”实质是以等级为标准。所以,它不是从实际需要出发的“人本”思想的体现。

(2)是。作者在这里也用了隐喻的手法,以大国开大门、小国开小门隐喻做事情从实际需要出发。所以,它是“人本”思想的体现。

9.②;③—⑦

10.(1) (2)

11.引出中心论点,并作解释。

12.不能。因为二人的话只能证明所在段的分论点。

13.这句是比喻论证,下面几句是举例论证。这样说理生动,通俗易懂。

14.只学不思。

15.略。

九年级大小猫洞家庭作业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同学们的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san/1263033.html

相关阅读:北京房山区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