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九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内容预览:

宁波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

一、书写(4分)

本题根据全卷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词语。(2分)

家乡的星空,深suì ① 美丽,给人无尽的xiá ② 想。清爽的晚风徐徐吹来,夹着夜来香chún ③ 厚如酒的甜香,青草叶qìn ④ 人心脾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2.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相应的题目。(4分)

A①10岁男孩独自一人在员工宿舍里写作业,②突然被人从后面蒙住头、绑住双手,③然后翻箱倒柜的声音就传入他的耳朵。B男孩意识到□房里进贼了。

在事发过程中,男孩没有被吓哭;在窃贼离开后,男孩想法子令自己脱困,之后,男孩十分淡定地继续写作业,近一个小时写完作业后,才下楼将事情告诉父母。(转自2019.3.2《慈溪日报》,有修改)

(1)第一段A句是个病句,请从①②③这三个分句中选择一个加以修改,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我选择修改第 句,修改后的句子: 。(2分)

(2)第一段B句中“□”内填入最合适的标点符号是 。(1分)

(3)第二段中的“淡定”当下颇为热门,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替代“十分淡定”,你将会用 。(1分)

3.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走进人生的春天,固然要以浓烈的深情抒写壮志,畅快的豪情 ① 锐气,但更需要以清醒的头脑 ② 躁动,以厚道的心地 ③ 偏激,以沉稳的步履 ④ 沉醉。

A.激荡 沉淀 稳住 踏破 B. 踏破 稳住 沉淀 激荡

C.激荡 稳住 踏破 沉淀 D. 踏破 沉淀 激荡 稳住

4.看下面的漫画,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思。(2分)答:

5. 古诗文名句默写。(⑴-⑶题必做,⑷⑸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子曰:“岁寒, 。” (《论语·子罕》)

②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③“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两句诗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但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④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或民生疾苦的名句,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

⑤古代送别诗中,有许多写友情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6.名着阅读。(4分)

(1)有人说,《西游记》中的“降妖伏魔”其实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潜规则”--有后台的妖怪,被后台接走了;没后台的妖怪,一棒子打死。你能为此举出两个例子吗?请写在下面。(2分)

(2)①五月四日。出去钓鱼,但没有钓到一条我敢吃的鱼,当我感到十分厌倦,正要离开的时候,却钓到一只小海豚。我所用的长长的钓丝,是用绳纰搓成的,只是没有钓钩。可是我还是经常钓到足够的鱼来吃。

②快到收割的时候了,麦子长得至少有十多米高。 甲 走了一个小时才走到这一片田的尽头。

这两段文字都是出自外国名着,其中的“我”是 ,“甲”是 。(2分)

7.综合性学习。(5分)

宏远初中九(1)班打算举行“漫步诗苑”的综合性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1)为了了解同学们对诗词的感兴趣程度,班级进行了一次调查。下面是调查的数据,请你阅读这张表格,归纳出结论。(2分)

不够感兴趣比较感兴趣很感兴趣

七年级47.2%34.7%18.1%

八年级42.8%37.5%19.7%

九年级32.7%43%24.3%

结论: 。

(2)在诗歌朗诵活动中,由你来做主持,请你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开场白(100字左右)。(3分)

三、阅读理解(40分)

(一)背楼的父亲(14分)

侯拥华

货物送来的时候,太阳已经高高挂在了头顶。拉货的师傅在楼下向我招手,我怒气冲冲往楼下赶。我冲他发火,而他,赔着笑脸解释,风大,货不好拉,走得慢。

我余怒未消,吵着说下午还有事出去,这么晚,让我下午怎么做别的事情。

他并不生气,一面带笑给我配货单让我验货,一面应承,马上找人背楼。

他开始打电话,一个个电话打出去,很快,我发现他刚才还堆笑的脸,渐渐转为不悦和失落。

什么?忙……来不了?……你也有活儿,在做?……那,那,算了……

电话打完了,他垂头丧气。

我失望极了,摆手让他离去。他忽然精神振作起来,别怕,我背。

我用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他,他脸色白净,头发乌黑利落,一米八的身高,穿着一身整洁的笔挺西装。

在我狐疑的目光中,他搬卸货物,开始背楼。在他离开的瞬间,我偷偷尝试一下他所背货物的重量,放在肩头,走上两步,然后龇牙咧嘴地放下,再轻轻揉揉肩膀。

在我看来,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专业的背楼工人。果然,在他来回背了几趟货物后,他站在楼道里背靠着墙大口喘气,胸脯一起一落的像个大风箱,而他额头的汗淋淋漓漓淌下来,在弯腰的瞬间,将楼道的地面滴滴答答打湿一片。

四月的天,已经热起来。他跑上跑下,很快衣衫湿透,连头都冒着热气,像极了一个揭开盖子的大蒸锅。

不久,他上来喘气休息,不好意思起来,说背完还要一些时间,你先回去吃饭吧,我搬完了给你打电话。

我看着他心有些痛,为了背楼他已经干了一个多时辰,至今还饿着肚子。在他上楼将货物背进屋子里的时候,我劝他休息一下。他依旧斜靠墙大口喘气,随手拉下脖子上的已经黑了的白毛巾,轻轻抹去脸上的热汗。

我说,师傅,你今年四十几了?他忽然一惊,说,哪呀,五十多了。他忽然开始感慨起来,要不是为了孩子,谁会做这苦力活?他和妻子原来在市里一家机械厂工作,坐了三十多年的办公室,没想到要退了却下岗了。这不,孩子上大学不干行吗?

那天,他干干停停,直到下午两点方才干完。走时我多给他十元,他坚决不收。他下楼,我送他,眼眶湿漉漉的。

他走后,我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去,忽然发现他遗落在窗台上的手机,跑下来叫他,他的背影已经望不见了。我开始用他的手机和他的亲人联系,拨出去,才知道电话停机了。

莫非,中午他打电话的那一幕,只是一场表演给我看的戏?

果然,在通话记录中,我看到,他最近一次通话时间定格在20:32。

我笑笑,又摇头,满腹酸涩。我忽然间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我上学的时候,父亲,和他一样的拼命。

8.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随着情节发展,“我”的感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请按要求填写情节和“我”的感受。(4分)

情节“父亲”没有按时送货②“父亲”亲自背楼④

“我”的感受①失望极了③满腹酸涩

9.为什么“我”认为“父亲”不是专业的背楼工人?请结合文章来说明。(2分)

10.文章倒数第二、三、四段叙述“我”用“他”遗落在“我”家的手机打电话和“他”联系的情节有什么作用?(4分)

11.文末作者写道:“我忽然间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我上学的时候,父亲,和他一样的拼命。”这句话有什么作用?(4分)

(二)(10分)

①自从人们注意到地球周围越来越多的太空垃圾,一个合乎逻辑的问题就出现了--地球是不是变轻了?毕竟它甩掉了这么多“体重”。英国广播公司制作了节目《变多还是变少》,向剑桥大学的学者寻求答案。

②医学微生物学家克里斯·史密斯博士指出,能造成地球获得和失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他在同事的帮助下,用一些大致的计算拟定了一份“得失平衡表”,以计算地球会在哪些情况下流失重量,又在哪些情况下得到一些。

③给地球额外“贴膘”的最大贡献者是每年40000吨的太空粉尘。史密斯称,它们是从太空里被地球吸引来的。此外,地球还有另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增重原因:全球变暖。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算,地球每年因为温度上升而获得约160吨重量。“如果我们持续让全球变暖,重量也会持续上升。”史密斯指出。人口的增长和新的建筑,并不是能让地球变重的因素,因为其构成都是地球上原本就存在的物质。

④史密斯等人的计算结果显示,地球也在不断损失质量。首先,地球的核心就像一个巨大的核反应堆,随着运转时间而逐渐失去能量,这些能量损失造成了质量上的损失。但这只是小小的数额,史密斯估计每年不超过16吨。至于像发射火箭和人造卫星那样丢掉一点点重量?完全不值一提,何况其中大多数还将回落到地球上。所以这些质量并未被纳入计算。

⑤还有其他因素使地球上损失非常多的质量。比如不断从地球大气层逃逸的极轻气体。物理学家已经证明,地球每秒会失去大约3公斤氢气。换句话说,地球每年都在失去约95000吨的氢气。另一种很轻的气体--氦气每年会散失约1600吨。

考虑到以上的得与失,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① ,但是跟地球质量相比, ② 。 (2019.2.3《长江日报》)

12.读懂全文,在横线上填写句子,使文章结尾完整。在②中填写时要求用到一个成语。(3分)

13.史密斯等人的研究中,计算地球质量减轻的因素有哪些?请按照主要到次要的次序排列。(3分)

14.第③段中的“贴膘”一词很有意思,请你对此做简要评析。(2分)

15.第⑤段中的划线句是否多余?为什么?(2分)

(三)口技(8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会宾客大宴 会: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1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 B.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

C.虽人有百手/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妇拍而呜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9.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2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未几,夫?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四)乔山人善琴(8分)

清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 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尝得异人传授 尝: (2)以弹絮为业 业:

21.用现代汉语下面的句子。(2分)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22.本文也采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23.乔山人对邻媪说:“不谓遇知音于此地。”你认为“邻媪”是乔山人的知音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四、写作(50分)

24.根据要求作文。(50分)

请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

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全卷书写情况评分。

二、积累运用(26分)

1.(2分)邃、遐、醇、沁

2.(4分)(1)③然后就听到了翻箱倒柜的声音。(2分) (2)冒号 :(1分)

(3)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等(1分)

3.A(3分)

4.(2分)少数人占有了社会的大多数财富,多数人只拥有少数财富。(合理即可)

5. 古诗文名句默写。(⑴-⑶题必做,⑷⑸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②野渡无人舟自横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4分)

(1)(2分)①如狮驼岭中的狮、象是普贤、文殊的座骑,后来就被这些菩萨收去。

②像白骨精、蝎子精等只是“土妖怪”,没有后台,最终都是死路一条。

(2)鲁滨逊、格列佛(2分)

7.综合性学习。(5分)

(1)多数初中学生对诗词感兴趣,但随着年级的增高,对诗词的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表意明确、合理即可)(2分)

(2)称呼、主题、文采,酌情给分(3分)

三、阅读理解(40分)

8.①怒气冲冲;②“父亲”打电话请人背楼但没有请到人;③心有些痛;④“父亲”故意不打电话请人。

9. 一是外貌和穿着不像:“他脸色白净,头发乌黑利落,一米八的身高,穿着一身整洁的笔挺西装”;二是他干不了体力活:“在他来回背了几趟货物后,他站在楼道里背靠着墙大口喘气,胸脯一起一落的像个大风箱”。(不用原句,概括性的话也可以)

10.一是交代前面“父亲”打电话的真相;二是突出、深化“背楼”父亲的形象,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11.一是点题,照应题目;二是深化主题,表明“父亲”形象的普遍性。

12. ①地球正在变轻②这种变化微不足道(大意对即可)(①2分②1分)

13.从地球逃逸的极轻气体,造成质量损失;地球核心的反应,损失能量,造成质量的损失。(两点2分,次序1分;写了火箭、卫星等只得1分)

14.把地球比作人,把太空粉尘比作“膘”,形象地写出了太空粉尘给地球表面带来的质量增加,十分贴切风趣。(2分,用“比喻”“拟人”等来解释也可以。)

15.不多余,因为上下文中对地球的质量增加减少都是按照“年”来计算的,所以,这里也必须保持一致。(2分)

16.⑴适逢、正赶上;⑵夹杂(2分)

17. D (2分)

18.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2分)

19.B (2分)

20.(1)曾经 (2)职业

21.每当他在山野林间弹琴时,一遍又一遍,连飞鸟和凶猛的鹘都为之悲鸣。

22.(2分)例子: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好处:有力地烘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

23.不是,因为在邻媪听来,乔山人弹奏的琴声像弹棉絮一样,根本就不知道琴声要表现的主旨。

24.根据中考评分要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san/1275250.html

相关阅读:2018年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