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浦江联考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2018.3
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要求: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卷面分4分.祝你成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鞭笞(chī) 荫庇(pì) 戛然而止(jiá)
B. 悲怆(chuàn?) 俨然(yǎn) 一蹴而就(cù)
C. 沉湎(miǎn) 造诣(zhǐ) 忍俊不禁(jīn)
D. 啜泣(chuò) 猝然(cù) 气冲斗牛(dòu)
2. 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孪生 峰峦起伏 菲薄 获益匪浅
B. 遗憾 擎天撼地 瑕疵 应接不遐
C. 花园 世外桃园 竦峙 毛骨悚然
D. 器重 器宇轩昂 旷野 恃才放犷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看看,看看,我这次又考得比你好,你有哪回比得上我呀!”小东怡然自得地对张亮说道。
B.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语文课断章取义,只分析了两个段落的内容。
C. 庄子和孔子一样,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智者。不过,他在文中表现出的机敏与幽默,使他与孔子的面貌参差不齐。
D. 经济学家认为,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并不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相得益彰的。
4.下面一段话的顺序被打乱,调整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江中没有桥墩,对于过船、过水,当然要好得多。
②现在的郑州黄河铁路桥,长约三公里,河中有很多桥墩。
③将来一定会有没有水中桥墩的大桥。
④这样长跨度的桥,一定也是很高的,最适宜于跨海。
⑤但到将来,像这样的长桥,或者更长的桥,如果有需要的话,只要一个桥孔,就可跨过江了。
A、③②①④⑤ B、⑤③①②④ C、③②⑤①④ D、⑤③①④②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忠心爱国、坚韧不懈”的精神传承下去。
B.我的启蒙老师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
C.一部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D.现在医学发达,移植记忆也许不是完全可能的事。
6.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B.《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割麦子的情景,并借一位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
C.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
D.《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7.补写下列句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①、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
(崔灏《黄鹤楼》)
②、予独爱莲之 , 。(周敦颐《爱莲说》)
③、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
(孟浩然《过故人庄》)
④、人生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但只要我们胸有杜甫《望岳》中“ , ”的雄心和气概,就一定会欣赏到人生最灿烂的风景。
8.综合性学习。(6分)
新春伊始,我国西南部地区五省市即遭遇大范围干旱。下面是几则关于干旱的材料。认真阅读分析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西南各省区市旱情
省区旱情级别旱灾详情经济损失
云南特大干旱,百年一遇全省就已经有780万人、48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秋冬播农作物受灾3000多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7%因干旱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7.88亿元
贵州特大干旱,80年一遇88个县(市、区)中84个不同程度受灾;受灾总人口1728万人;557万人、26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312.9万人需口粮救济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8.77亿元
广西严重干旱13个市出现旱情,农作物受旱面积1126.38万亩,因旱导致218.12万人、111.1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需要送水度日的人数为31.86万人因干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5.1亿元。
四川中旱截至3月16日,旱灾造成四川省13个市州55个县市区616万人受灾,131万人饮水发生困难。直接经济损失13.8亿元
重庆轻旱到中旱全市34个区县出现旱情,农作物受旱270万亩,94万人、42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临时饮水困难
[材料二]
干旱级别简介
特大干旱(一级红色预警):多区县发生特大干旱,多县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严重干旱(二级橙色预警):数区县多个乡镇严重干旱,或一区县发生特大干旱
中度干旱(三级黄色预警):多区县发生较重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严重干旱
轻度干旱(四级蓝色预警):多区县发生一般干旱,或个别区县发生较重干旱
[材料三]
为了经济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涵水能力很差,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此外,桉树还是“霸王树”,它生长了,其他物种会慢慢地退缩,最后造成桉树林都是地表光秃秃的,生态遭受颠覆性的破坏。根据有关资料,云南橡胶林集中的西双版纳地区,上世纪80年代后,有雾日减少了30天,现在更减少了60天,说明当地湿润度下降,区域性气候出现变化。而现在,云南橡胶林面积达300万亩,桉树林的规划面积更达到3000万亩。
(1)阅读以上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二题。
①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用简要的文字概述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②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2)地球的水资源是有限的,现在提倡节约用水,是指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怎样节约用水呢?(2分)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2题(10分)
动物也在全球化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
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观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
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
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成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
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
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
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太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选自《语文新圃》2019年第1期,略有改动)
9.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10.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2分)
11.文章第⑥段说明的结论是什么。请具体分析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3分)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从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个句子并进行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17题(12分)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3、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14、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浯的理解,(4分)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2分)
⑵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F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2分)
15、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2分)
16、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2分)
17、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2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①,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文不识:人名。
18. 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无从致书以观 致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
(3)色愈恭,礼愈至 至 ?(4)邻舍有烛而不逮 逮
19. 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和( ) (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0.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21.两文的作者是怎样解决读书的困难的?(每一点各四字)(2分)
[甲] [乙]
22.从这两段文字看,主人公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相同原因有哪些?(说出两点即可)(3分)
(二)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23.24两题。(4分)
早 梅
唐 张 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23.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分)
2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2分)
四、写作(共50分)
22.按要求写作,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以“路就在脚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浦江联考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 B 2.A 3.D 4.C 5.B 6. A 7. 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 (1) ①、 西南地区遭受的干旱受灾面积大,受灾人口多,经济损失严重。②、答: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导致大面积干旱的一个重要因素。(2)答:示例:可以控制用水的流量,还可以循环用水,比如用洗菜的水浇花,用洗澡的水冲马桶等。 (共2分。作答内容须抓住日常生活这一点展开。)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9、(2分)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正在长得越来越像。或: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
被追加人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10、(2分)①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人侵。②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威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
11、(3分)结论: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分析:把“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12、(3分)示例:①“野生动物种群的基因资源正在不断减少”中的“正在不断”形象地说明了基因资源的减少正处在持续发展的的过程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②“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中的“严重’一词.强调了人类不恰当的做法对生态系统适应力危及的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2分)“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
14、(4分) (1)“质问”: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任归结到父亲身上。(意合即可)
(2)第-个“竟然”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个“竟然”突出了小花顽强的生命力;
15、(2分)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
16、(2分) “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虽然没有照到小花身上”是指还没有过上美好生活,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是指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存在)。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
17、(2分)形象点明了文章的工旨,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或者“黄春草”)
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
18、(4分)(1)得到 (2)请教 (3)周到 (4)及,到
19、(3分) C D
20、(4分)(1)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2)希望能够读遍主人的藏书。
21、(2分)[甲]抄书求师 [乙]偷光佣作
22、(3分)刻苦学习 博览群书(得到他人的帮助)
23、(2分) “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
24、(2分)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四、写作(共50分) 略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san/1308084.html
相关阅读: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161套精选汇编-说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