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本文对人物主要进行了( )
A.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B.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C.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D.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答案:A
解析:
分析:该文主要运用了外貌、语言描写。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的分析。
2.给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
①惺忪( ) ②得逞( ) ③垧( )
④老茧( ) ⑤铸( ) ⑥搓( )
A.①xīng;②chēng
B.③shǎng
C.④jiǎn;⑤zhù
D.⑥cuō
答案:A
解析:
分析:“逞”应读chěng。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茧jiǎn 迷惘mǎng
B.羁绊jī 痼疾gù
C.棒槌chūi 凛冽liè
D.惺忪sōng 瞬间shùn
答案:A
解析:
分析:“惘”应读wǎng。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4.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
A.断章取义 心无旁骛 媚上欺下 刻骨铭心
B.化为无有 重蹈覆辙 衣衫褴褛 锲而不舍
C.吹毛求疵 狂妄自大 江山社稷 根深蒂固
D.咬文嚼字 脉脉含情 晴天霹雳 袖手旁观
答案:B
解析:
分析:B应为:化为乌有。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字形的辨析。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
A.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非典疫情慢慢地被控制住了。
B.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高尚的品质。
C.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兴趣。
D.我将妈妈的一张张笑脸和一句句言语摄入镜头,制成相册。
答案:A
解析:
分析:B应为既有高尚的品质,又有丰富的知识;C改为:他对语文;D去掉“一句句言语”。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辨析。
6.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惊讶 洞穴 抽回
B.铁铸 得逞 仿佛
C.一? 翠绿 丈量
D.缠线 老茧 纹络
答案:C
解析:
分析:C应为一垧。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形声字形的辨析。
7.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B.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
C.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
D.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树林……
答案:A
解析:
分析:老手、嫩手是一类,黑手、白手是一类,粗手、细手是一类,中间用逗号。
点评: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运用。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一次填入②③⑤句。所以应该选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结构和顺序的安排合理性,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实际运用。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瞥见(piě) 摇曳(yè) 惺忪(xīn?)
B.几绺(liǔ) 皱缬(xié) 涸辙(hé)
C.绮丽(qí) 明眸(móu) 新颖(yǐn?)
D.移徙(xī) 尘滓(zǐ) 盎然(àn?)
答案:B
解析:
分析:A项中“瞥”应读piē;C项中“绮”应读qǐ;D项中“徙”应读xǐ。故选B。
点评:主要考查汉字的字音。
10.下列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A.那是天下第一奇手——林业工人张迎善同志的手。
B.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
C.《绿》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温州的踪迹》。
D.“缠线做什么?”我问。“治手裂。”
答案:B
解析:
分析:“绿色围墙”是种新型的有特殊含义的名词,“砌墙”也非传统意义的砌墙,两者均需着重指出,因此需加引号。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的使用。
11.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2018年2月3日,是“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揭晓的日子。还没吃晚饭,小明就急不暇择地坐到了电视机面前。
B.春天来了,大自然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C.对学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
D.2018年2月29日的广州又是云雾天气,广场两边的高楼在雾中若隐若现,把花城广场的樱花衬托得更加艳丽。
答案:A
解析:
分析:“急不暇择”是迫切、来不及选择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适,应改为“迫不及待”。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语的使用。
1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修改正确的是( )
惊诧 骄弱 揠苗助长 减噪防尘
倏忽 蕈菌 芳草如荫 峰烟四起
纹络 棱角 了截爽直 雄据第一
A.骄—娇 荫—茵 峰—烽 据—踞
B.骄—娇 荫—茵 峰—烽 噪—燥
C.骄—娇 荫—阴 峰—烽 据—踞
D.骄—娇 荫—茵 峰—烽 据—距
答案:B
解析:
分析:正确的修改为:骄—娇 荫—茵 峰—烽 据—踞
点评:考查词语的书写。
1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A.我去小兴安岭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 记叙 )
B.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 描写 )
C.(他的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记叙 )
D.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议论 )
答案:C
解析:
分析:C应为说明。故选C。
点评: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理解分析。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学生写作文千万切忌不要照搬照抄、胡编乱造。
B.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既展示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又展现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可谓两全其美。
C.姚明这个名字对咱们中国人都非常熟悉。
D.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宣威市荣获全国“精神文明模范城市”。
答案:B
解析:
分析:A句去掉“不要”;C句应为:咱们中国人对姚明这个名字;D 句最后加“称号”。故答案选B。
点评: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15.按比喻的种类不同,选出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 )
A.那简直就是半截老松木!
B.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
C.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D.我像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
答案:A
解析:
分析:A为暗喻,其余三项为明喻。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的理解分类。
二、填空题
16."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翠的山林,听到了'嘎嘎'的树倒声......"这一结尾的深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为着无数的树木正被砍倒运往四面八方,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洋溢着对普通劳动者的礼赞之情。
解析:
分析:通读原文,理解结尾含义。
点评:主要考查对文艺的理解分析。
17."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一句中"铁铸"和"肉长"比较,意在突出 ,"亏得"一词包含了 感情。
答案:手硬的特征和人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庆幸赞叹 由衷地赞美
解析:
分析:熟读课文,把握作者情感。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分析。
18."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一句中充满了对这位林业工人 之情,洋溢着为林业工人队伍中有这样一位模范人物而 的感情。
答案:赞美 自豪
解析:
分析: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句子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点评:学生要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19.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
这段话中包含了丰富的植树经验,表现了张迎善 的感情。
答案:对树苗深厚的感情
解析:
分析:结合具体句子把握作者体现的情感。
点评:考查学生对句子的分析理解能力。
20.课文描写"一双手"紧扣一个" "字,这双手如此奇特的原因是 ,从而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的形象,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手的皮肤呈 ;形状 ;一只手指 ;写手大用了一个" "和三个数字;写手硬用了一个比喻 ,一个衬托 , ;写手裂写了一个特征 。
答案:奇|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 |对林业工人的热爱、敬仰和赞颂| 木色 |半截老松木 |像三节老甘蔗| 裹 |掌面鼓皮样硬 |我的手火燎燎地痛|他的手仍呈木色| 手指关节都缠着线。
解析:
分析:通读原文,分析一双手及其特殊含义,把握作者情感。
点评: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分析。
三、阅读理解
2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和素常采访一样,我们见面时先礼节性地握手。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有得逞。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他松手了,我低头去察看他的一双手。翻过来看手心,掉过去看手背。
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和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缠线做什么?"我问。
"治手裂。" 张迎善说。
"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
"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
"你一天能栽多少树?"
"1000多棵。"
一天能栽1000多棵!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10天、20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你等等。"我边说边去五里取来一卷米尺。我像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
(1)课文对张迎善同志的外貌是抓住什么描写的?有何作用?
答案:是抓住最具特征的"一双手"写的,写"一双手"就从另一个侧面认识了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解析:
分析:一双手,与众不同,刻画的林业工人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描写的分析。
(2)从张迎善的回答为什么不贴胶布涂手油的谈话中,我们除了看到他丰富的植树经验外,还可以看到什么?
答案:还可以看到一个造林工人对树苗的深厚感情和无比热爱造林事业的赤诚之心。
解析:
分析:除了经验丰富,还有热爱造林事业的赤诚之心。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散文的阅读能力。
2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老师的眼睛
①我永远也忘不了陈老师的那双意见。尽管这双眼睛并不大,也不是"双眼皮",不相识的人也许会以为这不过是一双挺普通的眼睛罢了。可在我和同学们的心目中,这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眼睛。
②许多人说,影星的眼睛很美。可我总觉得她们的眼睛缺少了点什么。而陈老师眼里有的,正是这个。
③有一次,我病了,很重,在家躺了一个星期。当我重新坐在课堂上时,那双眼睛总不时地看我几眼。我觉得它仿佛在问我:"身体怎么样,能行吗?"还有一次,我摔坏了腿。陈老师知道了,到家里看我。见我为功课苦恼,就柔声劝慰我别担心功课,安心养好伤,落下的功课她给我补......听着这亲切的话语,望着正在帮我削苹果的老师,我抬起模糊的泪眼,望着那双已经。我觉得陈老师的目光里,有一种软乎乎、甜酥酥的东西包住了我的全身。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这就是"爱"啊呀!神圣的爱!是师长对学生炽诚的爱!母亲不也正是这样爱着孩子们吗?我第一次将"母亲"--"老师"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觉得那么自然、贴切!
④陈老师的眼睛也不总如此。有时竟会那么严厉!有一次测验,她告诉我们最后一道题很难,一定要抓紧时间做前面的。做着做着,我忽然发现有两道应用题在作业上做过。年知怎的,我那不争气的手怎么会放到了作业本上!A可还没等翻开,心就跳得很快,手指也颤得厉害。同时感到有一双严厉的眼睛盯着我,紧紧地盯着我。我一抬头,正与那目光相遇。那目光里充满了责备,B使我的背上像遭了芒刺一般;又像一个正在偷东西的小偷当场被抓住一样惶恐、窘迫、难堪。我的手无力地从作业本上滑落,胆怯地垂下眼睑。我不知自己是怎么交的卷,C只觉得脸上红得厉害,发高烧也未这样难受过。下课了,陈老师问我刚才想什么,我无言辩解,也无法辩解。我偷偷看了陈老师一眼,突然从那目光中看出一种期待,急切的期待。我不敢正视那目光,慌乱地低下头,在那充满期待的目光的注视下,羞愧地,但又是勇敢地承认了错误。陈老师托起我的头,又帮我整好衣领,愉快地说:"这才是个好孩子呢!去把,好好复习功课,祝你下次考好!"我又望了望那双眼睛,那里流露出欣慰与抚爱的笑意。泪水迅速盈满了我的眼眶。含着悔恨与感激交织的泪水,D不知为什么竟会对老师笑了笑,真想对老师说声:"谢谢您!"可不知为什么,又没说出来。
⑤每当我想起这件不光彩的事,就脸上发烧;每当我想起陈老师那双美丽的眼睛,就会浑身充满了力量。
⑥哦,陈老师的眼睛,所以老师的眼睛,是人类最深邃的,最富有洞察力的眼睛!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 )
A.陈老师的眼睛 B."我"的敬佩之情
C.老师的眼睛 D.陈老师对学生的热爱
答案:A
解析:
分析:线索就是贯穿全文的语句。该文的线索为“陈老师的眼睛”,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对线索的分析。
23.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萨其马里的硼砂
云无心
①不久前,央视曝光了一些萨其马中使用硼砂的“黑幕”,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关注。其实,在东南亚和中国一些地区,把硼砂添加到食物中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硼砂并不是“化学合成”,而是真正的“天然产物”。就来源而言,它跟海盐、蓬灰、卤水这样的“草莽英雄”差不多。
②硼砂的化学组成是四硼酸钠。它具有杀菌的作用,在洗涤用品与化妆品中也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在医疗上,也经常用来消毒。既然可以灭菌,那么用在食品中,也就可以防腐。不过,它之所以被用到食品中,主要是因为在水中呈现弱碱性。就跟拉面使用的蓬灰,或者做馒头用的面碱一样,弱碱性使得面团更加筋道,从而产生更好的口感。其实,在食品添加剂引起人们的关注之前,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把它加到食物中。比如中国、印尼,就有把它加到拉面或者肉丸中的做法。而在伊朗,硼砂甚至是鱼子酱的传统原料。
③就像许多其他的食品成分一样,“用的历史悠久”“用的人多”完全不意味着它就没有安全问题。只是因为它的危害不那么立竿见影,人们没有注意到而已。美国很早就禁止将硼砂添加到食品中。因此,伊朗的鱼子酱,因为含有“违禁添加物”,就无法登陆美国。而美国的鱼子酱,只能使用大量的盐来防腐,在味道和口感上,也就无法像伊朗的“地道鱼子酱”那样美味。因为鱼子酱不是常规的食物,通常人们也不会吃很多,而其中的硼砂用量也不大,所以美国也有人主张对它网开一面。
④所有的“毒性”都是由剂量决定的,那么硼砂的有毒剂量有多大呢?从动物实验来看,大鼠的半数致死量是每公斤体重2.66克,而食盐也不过是每公斤体重3克。也就是说,用硼砂毒死老鼠,需要的量还是很大的。【甲】不过,食物毕竟不是吃不死人就算安全,【乙】人们更关心的是在什么剂量下, 对健康不产生危害。这方面的数据不是很多,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在2004年发表了一份专家意见,评估结果是如果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的硼在0.16毫克以下,就不会对健康有任何不利影响。这大概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每天吃下10毫克的硼。对于硼砂,大致是0.1克。
⑤当然,这个量是考虑了“安全系数”的。意思是说,不超过这个量,基本上对于所有人都安全。而超过了,可能会有一些体质敏感的人受到伤害。达到更大的量,可能会呕吐、腹痛、腹泻等。而长期大量摄入的话,则可能影响生殖发育。
(1)硼砂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答案:有杀菌的作用,在洗涤用品与化妆品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医疗上,用来消毒;用在食品中,可以防腐或使其产生更好的口感。
解析: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应认真阅读全文,找出与硼砂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有关句子或段落,然后进行提炼,注意语言要简练。
点评:本题考查对选文的理解,以及对有用信息的筛选和整理能力。
(2)怎样理解第①段中的加点词语“草莽英雄”?
答案:“草莽”比喻海盐、蓬灰、卤水等非常普通,很常见。“英雄”比喻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解析:
分析:解题时一是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此基础上联系具体的语境写出其语境义。
点评:此题考查选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san/1314970.html
相关阅读:中考文言文试题集锦:过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