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14•荥阳模拟)“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希腊海滨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风凉。我是废墟的泪,我是隔代的伤,恒河边的梵钟在何方?”这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的主题曲。如果我们想去看“法老的陵墓”,应该选择(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识记能力。材料中“法老的陵墓”指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古埃及位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2.右图中的建筑是哪一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巴比伦文明
C.古代印度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观察图片可知:图中建筑是金字塔,拥有这一文明成果的是古埃及。
3.“万物终消逝,金字塔永存”,下列关于金字塔表述正确的是( )
①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②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③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④金字塔既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其被奴役和压迫的历史见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依据所学相关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金字塔建造规模宏大,可谓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文明的象征,但金字塔建造过程中,大量的奴隶被迫进行劳作,因此金字塔也是古代埃及劳动人民被奴役的历史见证。据此分析,本题应选C。
4.(2013•威海学业考)人类早期的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下图是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
A.古巴比伦王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观察图片,由图片中关键信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可知是西亚的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故答案选A。
5.亚非文明古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就。下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成就的是
( )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国王制定的一部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长城属于中国。故选B。
6.“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是古代某国一法典的条文。该法典的实质是( )
A.维护该国的种姓制度
B.保障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平等
C.维护该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确保该国分封制的实行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英语的意思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一条文出自汉谟拉比法典,制定这部法典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7.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②婆罗门③首陀罗④刹帝利。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排序能力。印度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故答案选D。
【拓展延伸】种姓制度的具体内容
(1)婆罗门——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2)刹帝利——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及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3)吠舍——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4)首陀罗——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8.(2013•牡丹江中考)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 )
A.吠舍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婆罗门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印度种姓制度中,祭司、贵族属于第一等级婆罗门,国王、武士和官吏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属于第四等级首陀罗。故答案选A。
9.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印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
B.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
C.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
D.不同等级的人可以通婚
【解析】选D。印度种姓制度将印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D说法错误。
10.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代表有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 B.沙漠 C.高山 D.河流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归纳能力。题干四大文明古国分别出现在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属于大河流域的文明,故答案选D。
【归纳总结】古代东方文明的基本特征
经济方面: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政治方面:实行奴隶主专政的奴隶制国家。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某古代法典
材料二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世界历史》
(1)材料一的古代法典是谁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具体指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给印度带来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二所说的“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判断当时的印度国王属于哪一等级。有何职责或义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识记能力。材料一是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之一,材料二的关键信息是“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故材料二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轻松作答。
答案:(1)汉谟拉比。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3)刹帝利。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san/331369.html
相关阅读:2011-2012九年级历史上册综合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