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烟台市高中招生物理考试题解析
一、(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扩散现象( )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
考点:扩散现象。
专题:。
分析:分子永不停息的在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体现
解答:解:所用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故选D.
点评:分子是微观世界的,用肉眼是看不到的,肉眼能够看到的不是分子,而是固体的小颗粒.
2.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A.夜视仪B.遥控器
C.验钞机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
考点:紫外线。
专题:。
分析:了解紫外线与红外线的作用与特点,才能顺利解答此题:
(1)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的有杀菌的作用,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
(2)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
解答:解:
A、夜视仪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B、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工作的.符合题意.
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控制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和应用,两者放在一起对比记忆记忆效果比较好.
3.在你学过的简单机械里既可以省力又可费力的机械是( )
A.杠杆B.定滑轮C.动滑轮D.滑轮组
考点:杠杆的分类。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判断杠杆类型,再判断省力情况.
解答:解:A、因为杠杆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所以杠杆可省力也可费力;
B、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也不省力也不费力;
C、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所以能省力,但不能费力;
D、滑轮组是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机械,所以能省力不能费力.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但费距离;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但省距离;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距离也不省力.
4.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
A.水的凝固过程B.海波的凝固过程C.玻璃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专题:图析法。
分析:根据原图的曲线走向,可以首先判断出此图是某物体的凝固过程,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可根据上述分析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由图知: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所以是凝固过程;
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有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的线段,说明在此段时间内温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此时间的温度值即为该物体的凝固点,而只有晶体才有凝固点,
由图可知,此晶体的凝固点大约为48℃.由此可知,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海波的凝固过程.
故选B.
点评:(1)此题不但要根据图象判断出是熔化还是凝固现象,还要了解海波是晶体有凝固点而蜡是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2)在凝固过程中,要注意,当物体的温度达到凝固点时,虽然此过程仍然是放热过程,但是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5.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2)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解答:解: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动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1)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
(2)掌握声的发生、传播.
6.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由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B.
搓手取暖
C.
钻木取火D.
水蒸汽将软木塞冲出
考点: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
专题:应用题。
分析: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就是利用内能做功的过程.
解答:解:A、由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C、搓手取暖,钻木取火,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C错误;
D、水蒸气顶开软木塞,是利用水蒸气的内能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内能的利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主要体现物理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新理念.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专题:实验题。
分析: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进行判断: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解:如图,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在凸透镜不动时,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光屏靠近凸透镜.
故选A.
点评: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可以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根据物距和焦距,根据像距和焦距,都可以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
8.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其中能够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是( )
A.ab不动,磁体上下移动B.ab不动,磁体左右移动
C.磁体不动,ab上下移动D.磁体与ab一起向右移动
考点:电磁感应。
专题:实验题。
分析:解答本题要求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告诉我们,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由此可知产生电流的条件之一是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解答:解:本题图中蹄形磁体的磁感线方向是竖直方向.
A、ab不动,磁体上下移动,导体ab不切割磁感线,指针不发生偏转;
B、ab不动,磁体左右移动,导体ab切割磁感线,指针发生偏转;
C、磁体不动,ab上下移动,导体ab不切割磁感线,指针不发生偏转;
D、磁体与ab一起向右运动,ab与磁体保持相对静止,ab不切割磁感线,指针不发生偏转.
故选B.
点评:理解电磁感现象,关键在于三个词:一是“闭合电路”,二是“一部分导体”,三是“切割磁感线运动”,三个条件缺少一个都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小
B.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
C.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大
D.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阻的串联。
专题:应用题;推理法。
分析:从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组成的是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首先判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其阻值的变化,再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判断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从而利用公式I= 分析电流的变化,再利用公式U=IR判断出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最后再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判断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
解答:解:从图可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电压,
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保持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P滑变大,
而灯泡的电阻不变,
∴电路中的总电阻R变大,
又∵电电压保持不变,
∴由公式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I变小;
由公式UL=IRL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UL变小,
因此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L变大,
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故选C.
点评:①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对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影响,以及串联电路中电阻和电压的特点,并结合欧姆定律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②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再判断出电压表、电流表测的是哪段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结合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位置,分析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对整个电路的影响.
10.某电热器有两根电阻丝,只给一根通电,煮沸一壶水用的时间为t1;只给另一根通电,煮沸同样一壶水用的时间为t2.若两根电阻丝并连接到原的电上,煮沸同样一壶水需用的时间为t,则( )
A.t=t1+t2B. = + C.t>t1D.t>t2
考点:电功的计算;焦耳定律。
专题:;应用题。
分析:(1)煮沸同样一壶水,水所吸收的热量Q相等,把电阻丝接在相同的电上,电压U相同,已知两电阻丝单独使用时煮水所用时间t,由公式Q=W= t可以求出两根电阻丝的阻值关系;
(2)求出两电阻丝并联时的电阻,然后利电热公式可以求出两电阻并联时煮沸同样一壶水所需时间.
解答:解:(1)两电阻丝单独使用时,第一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Q1= t1 ,第二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Q2= t2,
煮沸同一壶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即Q1=Q2=Q,则两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之比 = = = × ,则R2= R1 ①,
(2)两电阻丝的并联电阻R并= = = ②,
两根电阻丝并连接到原的电上,煮沸同样一壶水Q= t ③,
由①②③解得:t= ,所以 = +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量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公式Q=W= t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解题是要认真、细心.
二、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人类能的宝库.太阳能属于 一次 能(选填“一次”或“二次”).太阳能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 聚变 释放出的能.
考点:能的分类;核聚变。
专题:应用题。
分析:(1)一次能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等;二次能是指通过一次能转化而的能,如电能.
(2)在太阳内部进行的由“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太阳能.
解答:解:(1)太阳能属于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能,叫做一次能;
(2)在太阳内部时刻发生由“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故答案为:一次;聚变.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次能的范畴和对太阳能的获得就是发生核聚变的过程的了解和掌握,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12.(2012•烟台)调皮的小明随父母乘船去长岛旅游,到船上,他高兴地跳了起(如图所示).由于船在行进中,所以父母很担心小明蹦起后,船走开他会落入水中,但小明蹦跳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生什么危险,这是因为 小明跳起后,由于惯性他会随船一起向前运动,落回原地 .
考点:惯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一起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也就是静止物体有保持静止的性质,运动物体有保持运动的性质.
解答:解:船在水中前行时,人也处于运动状态,当人在船尾竖直向上蹦跳起,
由于惯性人还要保持原的运动状态,所以要落回船尾原处.
故答案为:小明跳起后,由于惯性他会随船一起向前运动,落回原地.
点评:本题以典型的情景考查了惯性的知识,这与人在地球上竖直向上跳起时的现象是一样的.
13.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和乙 ;响度相同的是 甲和丙 .
考点:音调;响度。
专题:应用题。
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答:解: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周期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甲和乙;甲和丙.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14.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现实.发电机是根据 电磁感应 原理制成的;电动机是根据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磁场力作用而运动 原理制成的.
考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直流电动机的原理。
专题:应用题。
分析:要弄清两点:(1)根据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发电机就是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而电动机就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解答:解:电磁感应现象原理是“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说明机械能转化成电能;“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说明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发电机就是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而电动机就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故答案为:电磁感应;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点评: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或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电磁铁的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15.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镜属于 远视眼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 A 看远处同学(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
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应用题。
分析:本题要抓住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解答: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由题意可知: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B区相当于凸透镜,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B区看书,通过A区看同学.
故答案为:远视;A.
点评: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
16.小明同学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如图所示是他设计的电路.图中虚线框1和2应连入开关和电灯,则开关应装在 2 方框中.安装完毕后,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a、b、c点时,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则电路的故障为 零线断路 .
考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开关接在灯与火线之间.当测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说明零线断路了.
解答:解:保险丝接在火线上,开关应接在灯与火线之间.因此开关应接在2处.当测电笔分别测试a、b、c点时,测电笔的氖管都发光,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处不该亮,但也亮了,说明通过电灯、开关与火线相通了,故零线断路.
故答案为:2;零线断路.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测电笔检测电路的故障和电灯与开关的接法.在正常情况下,测电笔测火线应亮,测零线应不亮.
17.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L,内有0.2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 250c3 ,石块的质量是 0.65kg .(石块密度为2.6×103kg/3)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专题:。
分析:(1)已知水的质量和水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ρ= 求水的体积;瓶子的容积就等于石块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故投入石子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减去水的体积;
(2)上面求出了石块的体积,知道石块密度,利用密度公式ρ= 求出石块的质量.
解答:解:
(1)0.2kg水的体积:
V水= = =2×10?43,
石块总体积:
V石=V瓶?V水=450×10?63?2×10?43=2.5×10?43=250c3;
(2)瓶内石块的总质量:
石=ρ石V石=2.6×103kg/3×2.5×10?43=0.65kg,
故答案为:250c3;0.65kg.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石块总体积加上0.22g水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是本题的关键.
18.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6V升高到10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0.1A,则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 1.6W .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电阻大小不变,已知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和电流的变化,根据公式I= 可求电阻的大小,根据公式P= 可知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
解答:解: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电阻保持不变,
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1= ,该电阻的电功率为P1= ,
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I2= ,该电阻的电功率为P2= ,
电流变化量△I=I2?I1= ? =0.1A,
解得R=40Ω,
所以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P=P2?P1= ? =1.6W.
故答案为:1.6W.
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和电流以及电阻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重点是求电阻的阻值,这也是本题的难点,也是此题的突破点.
19.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后轮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 省力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考点:杠杆的分类。
专题:应用题。
分析: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判断婴儿车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只要知道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即可.
解答:解: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向下按扶把时,婴儿车绕后轮转动,所以后轮是支点;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向上抬起扶把,婴儿车绕前轮转动,所以前轮是支点,这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答案为:后轮;省力.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杠杆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新 标第 一网
20.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 汽车 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 地面 为参照物.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专题:应用题。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
(1)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司机和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相对司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
(2)以地面为参照物,司机、乘客和汽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车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汽车;地面.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1.如图所示为足球运动员顶出去的足球,试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考点:力的示意图。
专题:作图题。
分析:顶出去的足球靠惯性飞行,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到重力的作用,而重力的方向是始终竖直向下的,不受其位置和运动状态的影响,据此,再利用作图法画出重力即可.
解答:解:顶出去的足球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的作用,作用在球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点评:作重力的示意图是物理作图题中最常考的点之一,重点要明确,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其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同时,本题中还要注意,足球靠惯性飞行时,忽略空气阻力便不再受其他力.
22.请在如图所示中画出两磁极间磁感线的分布并标明方向.
考点:磁感线及其特点。
专题:作图题。
分析:由于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故可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解答:解:根据磁感线在磁体的周围是从N极出,回到S极可进行作图;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磁感线的特点.以及磁感线的作图.
四、分析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23.图1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首先分析“白气”的状态,然后看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最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分析.
解答:解:夏天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因为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
故答案为:①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棍液化形成小水滴,即“白气”;②下;③白气是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下运动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液化和熔化现象的了解和掌握,能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24.上,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负压”的物理意义,并说明新风系统的工作原理.
(2)列举一个生产生活中相似的事例.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专题:应用题;简答题。
分析:(1)室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就就叫做负压;
(2)“负压”的例子很多,如吸尘器、抽水机、吸盘等.
解答:解:(1)室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由于风机通过排风口将室内部分空气排出后,室内空气压强减小,室外气压大于室内气压,这时打开进风口,新鲜空气会进入室内.
(2)吸尘器、抽水机、吸盘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要知道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实验探究题(25题4分,26题、27题每小题4分,28题6分,共26分)
2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
(1)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实验题。
分析:(1)本实验主要研究的是两角关系和三线关系,比较难操作的是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
(2)从实验需要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
解答:答:
(1)在探究过程中,比较困难的是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
(2)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探究反射定律中有关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要求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认真思考,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6.小明同学利用洗手间的肥皂及海绵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2)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3)小明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由实验现象,他经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分析评估他的实验结论.
考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应用题;简答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1)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关系时,控制压力大小不变,改变受力面积大小,分析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关系,控制受力面积大小不变,改变压力大小,分析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2)当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同时改变时,不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解答:答:(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
(3)小明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小明同时改变了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不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
点评: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27.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
(1)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方法步骤.
(2)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中,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
(3)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t/in012345678910
水的温度/℃3031323334353637383940
食用油的温度/℃3032.53537.54042.54747.55052.555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
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
分析: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有两种办法:(1)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加热时间就表示了吸收热量的多少),看温度的变化值,温度变化值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2)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不同,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解答:解:(1)调整下面铁夹,使石棉网处于适当的高度;调整上面铁夹,使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
(2)水与食用油的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
(3)第6in食用油的温度记录错误.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加热时间相同时,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比水高.分析比较水在第5in、10in和食用油在第2in、4in的数据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比食用油的长,进而得出水的吸热本领比食用油大.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方法,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比较常见的为探究性实验,要求我们应注重探究实验的过程,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
28.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2.5V小灯泡的功率”.
(1)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补画完整,并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
(2)小明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3V.请指出故障的原因.
(3)排除故障后,小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达到额定电压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
考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
专题:计算题;实验题;作图题。
分析:(1)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并且必须“一上一下”连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的大小与接线方法和滑片位置都有关系;
(2)电路故障分两类:短路和断路.电路短路时,短路部分无电压,电流大;电路断路时,电路无电流,断路部分有电压;
(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的位置读出灯泡的额定电流,然后根据P=UI求出额定功率.
解答:解:(1)将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串连接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并且滑动变阻器按照“一上一下”的原则接线,同时要使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接线柱需要选择左上右下或右上右下;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为断路,由于电压表有示数,说明小灯泡断路;
(3)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则电流表示数为0.24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24A=0.6W.
故答案为:(2)小灯泡断路;0.6W.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和连接、电流表的读数、额定功率的计算、电路故障的判断等,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内容较简单;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多总结,多积累.
六、应用创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为学校办公楼空调设计的自动控制装置,R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R0=10Ω,左边电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右边的空调电路正常工作.
温度t/℃0510152025303540
电阻R/Ω600550500450420390360330300
(2)计算说明该空调的启动温度是多少?
(3)为了节省电能,将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控制电路中需要再串联多大的电阻?
(4)改变控制电路的电阻可以给空调设定不同的启动温度,除此之外,请你再提出一种方便可行的调节方案.
考点:电磁阀车门的构造和原理;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信息给予题。
分析:(1)由题意可知,这一自动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是一个电磁继电器,根据电磁继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结合在此处的运用可描述其原理;
(2)根据左边电电压为6V,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15A时,继电器启动,可计算出此时,继电器的总电阻,再减去线圈电阻,可得到热敏电阻的阻值,最后从表中找出对应温度;
(3)当温度设定为30℃时,从表中找出对应的电阻值,用同样的方法求出总电阻,减去表中对应的阻值,即可得出应串联的电阻大小;
(4)本装置通过调节电阻改变设定温度,我们也可以考虑通过改变电电压,实现对其调节的作用.
解答:解:
(1)答:随室内温度的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电流增大,当电流达到15A时,衔铁被吸合,右侧空调电路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空调开始工作.当温度下降时,控制电路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减小到一定值,使空调电路断开,这样就实现了自动控制.
(2)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R总= = =400Ω,
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热=R总?R0=400Ω?10Ω=390Ω,
对照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的启动温度是25℃.
答:该空调的启动温度是25℃.
(3)因为电路启动时的总电阻为400Ω,
由表中数据可知,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360Ω,
则电路中还应串联的电阻:R′=R热=R总?R热′?R0=400Ω?360Ω?10Ω=30Ω.
答:将空调启动温度设定为30℃时,控制电路中需要再串联30Ω的电阻.
(4)因为本装置启动的电流是一定的,因此,既可通过改变电阻改变电流,可以通过将左边电改为可调压电实现对其控制.
答:可以将左边电改为可调压电.
点评:本装置的实质是一个电磁继电器,对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的了解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这一装置,重点考查了对电路中电流、电阻变化的分析,既要理解装置的工作过程,同时还要会从表格的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较大.尤其是对新的改进方案的提出,更是需要深入理解本装置的工作实质.
30.在实现登月“访吴刚、会嫦娥”千年夙愿的同时,我们一直在追寻着下海“闯龙宫、见龙王”的梦想.2011年7月,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如图所示,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在经过布放、下潜、上浮、回收等一系列操作后,顺利完成5000级海试任务.2012年6月3日赴马里亚纳海沟向7000级发起冲击,“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成为现实.
规格:长8.2 宽3.0 高3.4
空重:22t(不含乘员体重及压载铁重)
最大载荷:220kg(不包括乘员体重)
最大速度:25节(巡航1节)
目前最大下潜深度:7000
乘员:3人(每名乘员的体重不超过80kg)
(2)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计算说明设计制造时,“蛟龙”号至少承受的压强是多大?
(3)“蛟龙”号采用“深潜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其两侧配备4块相同的压载块,当其到达设定深度时,可抛卸其中2块压载块,使其处于悬浮状态,从而实现各种实验作业.粗略计算小铁块的体积为多大时,才能使“蛟龙”号最大负载时实现悬浮静止状态?(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3,g取10N/kg,铁的密度是7.9×103kg/3,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1)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已知最大下潜深度,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产生的压强.
(3)对“蛟龙号”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求铁块的体积.
解答:解:(1)潜水器“下五洋”最大的困难是克服深海水产生的巨大压强;
(2)“蛟龙号”到达h=7000深的海底时,海水密度ρ=1.0×103kg/3,海水对“蛟龙号”外壳的压强约为
P=ρgh=1.0×103kg/3×10N/kg×7000=7×107Pa.
答:“蛟龙”号至少承受的压强是7×107Pa.
(3)“蛟龙号”悬浮时,所受浮力和重力是平衡力,
重力G=g+2铁g=(22000kg+220kg+3×80kg)×10N/kg+2×10N/kg×铁=224600N+2×10N/kg×铁;
受到的浮力F浮=ρgV=1.0×103kg/3×10N/kg×8.2×3×3.4=836400N;
所以铁块的质量铁= =30590kg;
铁块的体积为V= = ≈3.83.
答:小铁块的体积为3.83.
点评:本题以“蛟龙号”潜水器潜水为背景考查了求:海水压强、铁块的体积,判断潜水器的运动状态,考查的点较多,是一道难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san/43794.html
相关阅读:烟台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