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九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 伟大的十月革命
一、【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
3、过程与方法: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一些带有原则意义的理论和实践,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重点和难点】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过程】:
导入:
1、故事《一个诚实的孩子》导入列宁,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入新学习。
2、回忆一战内容,设问“对于一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
3、考考你“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建立的?”
一、十月革命
(本的重点是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意义。)
说一说:二月革命的时间、参加者、结果和性质。
议一议: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指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后政局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暂时性。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
线索梳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发展、结果。
(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结合本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这场起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领袖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革命取得胜利的必然性。)
动动手: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
(从时间、革命任务、性质、结果几个方面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历史小沙龙: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再与临时政府的措施进行比较。
(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后果。)
故事会: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三年国内战争极其艰苦,胜利之不易。)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议一议: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师要强调革命的首创性;再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 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成立的背景等历史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
思维拓展:如何看待革命时代的列宁。
(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学反思】:
第2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一、【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3、过程与方法: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出现了重大曲折和失误,主要表现为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切实际的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过度集中、缺乏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
难点: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1.历史剧《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焦点访谈: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合时宜。
(让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
一试身手:让学生设计一条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
线索梳理:新经济政策。 (背景、时间、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新经济政策是本的重点之一,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之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阶段,即在一个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巩固工农联盟后,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2、苏联的成立 :你知道吗:观看苏联地图、说明苏联国徽的含义、听苏联的国歌。
(让学生了解这已是一个历史名词,存在时间是1922~1991年。当时苏联的成立,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了政治、经济、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到1991年,苏联解体。)
想一想:区别沙俄、苏俄、苏联三个名称的不同。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包括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小组讨论:搜集苏联在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工业方面的成就。讨论取得成就的原因。(原因是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除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外,还有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
知识梳理: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粮食收购危机,导致了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若将小农经济改为集体农庄,国家便能随意收购粮食,从而解决粮食问题。因此,为进一步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苏联开始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议一议:农业集体化的进步之处及出现的问题。思考与讨论: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特征;给我们什么启示?
动动手:列出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教学反思】: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san/46395.html

相关阅读:第2课(学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