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九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九年级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和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g-24 Fe-56。
一、(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
A.冰雪融化 B.汽油挥发 C.干冰升华 D.水的电解
2.光亮的铁钉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 ▲ )

3.下列物质的颜色不是黑色的是 ( ▲ )
A.Fe2O3 B.Fe3O4 C.nO2 D.CuO
4.在修建公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S + 2KNO3 + 3C = K2S + X + 3CO2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 )
A.N2 B.NO2 C.NO D.N2O?
5.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 )

A B C D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 )
A.Al2O3 B.CuO C.Fe3O4 D.SiO2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

A .取用液体 B.加热液体 C.收集CO2并验满 D.收集氧气
8.2011年4月25日凌晨,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一幢四层楼房发生火灾,致使17人死亡,24人受伤……,造成严重后果。当火灾发生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 )
A.跳楼逃跑 B.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
C.向楼道跑 D.室内失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9.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 ▲ )
A.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
C.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10.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致癌的化学药品,会对染发者的身体造成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对苯二胺的化学式为C6H8N2
B.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C.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D.对苯二胺能被皮肤少量吸收
11.下列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
A.10g冰受热融化成10g的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2g氢气在32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34g水
D.3g镁在4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5g氧化镁
12.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
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 )
A.A、B、D三种物质中所含元素C物质中都含有 B.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为5g
C.该变化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D.A物质有可能是单质
13.推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C.金属能导电,具有导电性的一定是金属
D.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14.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 )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B.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
15.茶油是绿色保健食品,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茶油中提取7.6g柠檬醛,将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22g二氧化碳和7.2g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只含有碳、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二、(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两个答案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
16.农药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硫酸铜,在配制和盛放该农药时不能使用 ( ▲ )
A.塑料桶 B.铁桶 C.玻璃容器 D.陶瓷容器
17.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金属线圈隔绝了可燃物周围的空气
C.金属线圈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18.绿色化学实验是在对常规实验进行改进而形成的实验新方法。它能减少或消除实验中的“三废”污染和浪费等。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操作是 ( ▲ )
A.将实验室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实验时,用药匙的小匙一端取少量的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目的是节约药品减少污染
C.将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残余物分离回收
D.将用剩的碳酸钠固体放回原瓶,节约药品
19.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是 ( ▲ )
A.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C.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是由于氢气密度小
D.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20.镁既能与氧气反应也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g3N2),现有12g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质量 ( ▲ )
A.16.7g B.20g C.16.7g~20g之间 D.无法确定
三、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21.(4分)用化学符号:
(1)1个硫原子 ▲ (2)硫酸锌中锌为正二价 ▲
(3)3个钙离子 ▲ (4)人体中最多的物质 ▲
22.(6分)选择恰当物质的化学式填空:铁、镁、汞、银、甲烷、干冰、碳酸钙
(1)珍珠的主要成分 ▲ (2)可作为灭火剂 ▲
(3)热水瓶内胆中使用的金属 ▲ (4)目前应用最多的金属 ▲
(5)体温计中的银白色液体 ▲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23.(2分)请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CaO能与H2 O反应,可用于 ▲ 。
(2)H2O与H2O2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 。

24.(4分)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主要有①反应温度;②反应物浓度;③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大小;④是否使用催化剂。请用序号填写如下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Ⅰ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Ⅱ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Ⅲ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Ⅳ铝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铝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25.(2分)镇江市区的空气污染主要自汽车尾气,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为NO2、NO、CO等。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汽车排气系统中往往加装一套“三元催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 。
(2)尾气中的NO、CO在“三元催化装置”发生反应,两种生成物均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6.(10分)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 ▲ ,b是 ▲ 。
(2)若用B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 ▲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 。
(4)右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
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l50 L的集气
瓶里,先装进50 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
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 。
①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
化是 ▲ ;若瓶内水面没有变化,其原因可能是 ▲ ;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 L;
②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 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是 ▲ (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27.(6分)根据下列两个实验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陈敏同学在实验室准备制取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方案二:2Cu+O2 △ 2CuO , CuO+2HNO3 = Cu(NO3)2+H2O。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是方案 ▲ ,理由是 ▲ 。
(2)李华同学在实验室要除去铜屑中的少量铁屑,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a.写出两个实验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 ② ▲ 。
b.以上两个实验方案中,你愿意选择的是 ▲ ,理由是 ▲ 。
五、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8.(6分)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它的生产过程如下:

(1)A物质是 ▲ 。
(2)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② ▲ ,③ ▲ ,并指明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 ▲ 。
(3)二氧化碳有许多用途,请举出其中一例 ▲ 。
29.(6分)A是常见金属单质,B、C是非金属单质,且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乙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推断C、甲、乙的化学式为:C ▲ ,甲 ▲ ,乙 ▲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除了具有放出热量多,原料不受限制的优点外,还有 ▲ 的优点。
五、综合题(本题1小题,共14分)
30.(14分)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某“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氯化钠、水、活性炭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的原理。
(1)①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 ▲ 和 ▲ 共同作用才会生锈,铁生锈是 ▲ 氧化(填“缓慢”或“剧烈”);
② 举例生活中防止金属铁生锈的做法: ▲ 。
(2)化学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取暖片”的成分产生了兴趣。
Ⅰ.小涵同学预测定“取暖片”中铁粉的含量。取8g“取暖片”样品,投入装有10.0g稀盐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10.0g)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进行了五次称量,数据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t0t1t2t3t4
烧杯和药品质量/g28.027.927.827.8

①表格中的值为 ▲ 克;反应中共产生氢气 ▲ 克。
②“取暖片”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 (精确到0.1%)。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 ▲ 。
②实验开始时,应 ▲ (填“先加热再通CO”或“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 ▲ 。
③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为 ▲ ,反应方程式为 ▲ 。
④你认为该兴趣小组设计的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应该在 ▲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san/47303.html

相关阅读:2013年九年级化学有关化学式与溶液的计算专题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