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 试 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非)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上。
2.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阿牛一家人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农民,下列是他们家里农业生产情况的描述,这些描述( )
(1)他爸爸牵着牛耕地去了(2)他们家里又买了一些铁农具
(3)牛耕和铁农具使用使 他家粮食打的可多了(4)都江堰修好他们灌溉田地更方便了
A.可能全部是事实 B.只有(1)(2)符合当时情况
C.(2)(3)在当时不可能出现 D.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2. 关于右图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B.主张“兼爱”“非攻”
C.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D.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
3.某年级某班同学正表演历史短剧百家争鸣,小毛、小勾、小朱、小杨依次分别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四派的代表人物。下面他们出场发言不符合他们身份的是 ( )
A.小毛: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啊,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B.小勾:手捧《孙子兵法》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C.小朱: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啊
D.小杨:俺主张实行法治,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4. 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同点是( )
①举措目的相同:为了维护中央集权 ②主要内容相同:重视儒家学说
③实施方法相同:采用镇压的手段 ④消极影响相同:束缚思想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 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已的政治主张
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
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
6. 一位同学构思了一部历史小说,书中了秦朝时期张三一天的生活情况, 错误的地方是( )①拿着一串圆形方孔钱上街买东西;②拿小篆写信给远方的朋友;③在街上因为重量的计量单位不同与人发生争执。④晚上在家看《史记》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 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中描述的清明节是何时测出的( )
A、商朝 B、夏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9.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了 ( )
A. 秦朝人民习俗,不喜欢穿鞋子,喜欢拄拐杖。 B. 秦朝法律的残暴。
C.秦朝人民生活节俭,以赤脚为荣 D秦朝百姓生活贫穷,买不起鞋子。
10.《 大汉天子》 是近几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汉天子”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面,他采取的最重要一项措施是( )
A.设司隶校尉 B.实行“推恩令”C.北击匈奴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1.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12.“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
A.分封制B.宗法制C.内阁制D.行省制
13.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14.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
A.废行省,设三司 B.八股取士
1C.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5.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6.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A.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7.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的是( )
A.厦门 B.福州 C.广州 D.南京
18.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打击下,被迫一步步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下表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的选项是( )
选项侵华战争名称战败后当时中国的回应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
B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出“自强”、“求富”的呐喊
C甲午中日战争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
19.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20. 最能证明洋务派从筹划海防到建立近代化海军,结果却是“有海无防”的史实是( )
A.辽东战役 B.旅顺之战 C.威海卫战役 D.黄海海战
21. 小明的爷爷今年83岁,他平时总说自己生于民国,问他出生于民国( )年
A.19 B.18 C.21 D.20
22.在学历史的过程中,往往希望能够实地考察。你若要实地考察中共红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应该去的地方是( )
A.上海 B.南京 C.南昌 D.井冈山
23. 2013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4.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w
A.新文化运动主要“新”在提倡科学民主、反对封建礼教
B.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其“彻底”性在于完成了反帝反封
建的任务
C.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北京都成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中心
2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D.实现了民族独立
26.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 B、时务学堂 C、北京大学 D、京师大学堂
27.阿一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下列可能是他所经历的是( )
①向光绪帝上书言事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参加中国同盟会 ④兴办工矿企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
28. 下列人物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初期中央局书记的是 ( )
A.毛泽东 B.李大钊 C.鲁迅 D.陈独秀
29.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终指导中国走上独立、富强道路的先进思想是( )
A. 师夷长技 B. 三民主义 C. 马克思主义 D. 民主和科学
30.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运动。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 )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31.下列关于火车与铁路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火车机车是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
B.火车和铁路的出现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C.是中国近代时尚的交通工具之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
32.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
33.下列战争中,不属于外国侵略者侵略北京的史实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4.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
A.东京 B.南京 C.南昌 D.武昌
35.中国近代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是( )
A、 严复 B、林则徐 C、魏源 D、李鸿章
36.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形成统一的抵抗力量,抗击外来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37. “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遗址,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
A.天津 B.南京 C.北平D.沈阳
38.蒋介石三次急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根本目的是( )
A.争取国内和平 B.争取民主党派支持
C.驱逐美国在华势力 D.赢得准备内战时间
39.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抗战后,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
A、《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B、《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C、《鸦片战争中的烽烟》 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40.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1.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其开端是( )
A.1911年辛亥革命 B.1919年五四运动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2.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 )
A.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
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san/66220.html
相关阅读:2014中考历史鸦片战争专题二轮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