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三学习指导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以下是化学网为您推荐的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 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2.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铝 B. 硅 C. 氧 D. 铁

4. 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6. 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 矿泉水 C. 碘酒 D. 盐酸

7. 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氧分子 B. 都是氧化物

C. 都含有氧元素 D. 都含有2个氧原子

8. 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家装的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4

9.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 O2 B. N2 C. H2 D. CO2

10. 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A.柳絮纷飞 B.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C.花香四溢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1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取用固体粉末 D. 过滤

13.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 用自来水洗手 B. 用汽油清洗油污

C. 用盐酸除水垢 D.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14.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7 B.9 C.10 D.19

15. 粗盐提纯的主要操作步骤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溶解、过滤、蒸发 B. 过滤、蒸发、溶解

C. 过滤、溶解、蒸发 D. 溶解、蒸发、过滤

1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2表示2个氮分子 B. 镁离子的符号为Mg2+

C. 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氯化钙的化学式是CaCl

17. 服务员在餐厅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 隔绝空气 B. 清除酒精

C. 降低酒精灯着火点 D. 使酒精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8.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Mg + O2 MgO B. 4Fe + 3O2 2Fe2O3

C. 2HgO 2Hg + O2 D. CaCO3 CO2 + CaO

19. 低碳减排,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A.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B.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纸杯

C. 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D. 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20.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A. 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 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2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石墨用作电极 B. 氧气用于气焊

C.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D. 用25%~50%的酒精给高烧患者擦拭身体退热

22.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

B.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C.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 硫原子核外共有16个电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23. 通过化学式CO2可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③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44g ⑤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⑥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⑦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⑧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⑥⑦ D.①②④⑥⑦⑧

24. 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浓度均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下列所述的反应情况与图示可能相符的是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C.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D.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25.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在某一密闭装置内

点燃红磷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7分)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污染物中氮和磷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中藻类过度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和磷是指 ;(填字母)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

(2)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3)电解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试管B中的气体是 , 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 。

A.汽水 B.蒸馏水 C.矿泉水 D.水蒸汽

27.(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生活用品中,其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塑料保鲜薄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D.生铁

(2)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如缺 会引起贫血。

(3)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需要的 ,此类物质可调节体内各种化学反应。

(4)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5)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黄金饰品 B.铝蒸锅 C.铜导线

(6)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 。

28.(6分)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一个A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B代表的是 (填化学式)。

(2)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上图中的字母,下同),有毒的是 。

(3)在该反应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置换反应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c.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A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 。

29.(5分)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可能为饱和溶液的是 。

(2)图2中甲、 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点表示的含义是 。

(4)50℃时,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填三种方法,用分号隔开)

30.(6分)8种物质由H、C、O、Ca、Cl、Mn中的几种元素组成,是初中常见的物质。

(1)上述6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2)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化学方程式为 。

(3)向X溶液中加入Y会生成Z和W,其中X、Z组成元素相同。X的化学式为 , W的化学式为 。

(4)向Z中加入M,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M和N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写出符合要求的3组物质。

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均可。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1.(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B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2.(6分)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 。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2中两容器中水所起的作用相同

⑤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防止锥形瓶内的烟气与外界交换的作用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33.(5分)实验室有瓶黑色粉末药品,标签为MnO2,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该药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 。

(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假设1】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实验步骤及现象 结 论

假设不成立。

【假设2】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设计了如图二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 ,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

【结论】通过乙同学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 反应产生了这种气体。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4.(3分)已知金属钠与水在常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2O==2NaOH + H2。

若要得到2 g氢气,需要金属钠多少克?

35.(3分)某二价金属M的氧化物10 g与90 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请计算(保留一位小数):

(1)该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上述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的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门头沟区初三化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7分)

(1)A(2)吸附 煮沸(3)O2 氢元素和氧元素 2H2O 2H2+ O2

(4)B D

27.(6分)

(1)AB (2)铁元素 (3)维生素 (4)天然气 (5)C (6)沙漠地区干燥,水分少。

28.(6分)

(1)5 H2O (2)D C (3)bd (4)14:3

29.(5分)

(1)乙 (2)相等或甲=乙 (3)N 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降温 加溶质 蒸发溶剂

30.(6分)

(1) Ca 、Mn (2)CaCO3+2HCl===CaCl2 + H2O + CO2

(3)H2O2 O2 (4)Ca O + H2O === Ca(OH)2

(5)

① ② ③

液体 盐酸 H2O2 H2O

固体 CaCO3 MnO2 CaO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

31.(8分)

(1)酒精灯 集气瓶(2)2KMnO4 △ K2MnO4 + MnO2 + O2氧气不易溶于水(3)B

(4)b 石蕊溶液 CO2+ H2O === H2CO3

32.(6分)

(1)温度达到着火点 4P + 5O2 2P2O5

(2)空气中氧气含量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3)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③⑤⑥

33.(5分)

(1)CO2(2)【假设1】试管中不放二氧化锰(或空试管),按图一装置进行加热,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不变浑浊。 (注:加点字含义必须有才给分)

【假设2】澄清石灰水 CO2+Ca(OH)2=CaCO3+H2O

【结论】二氧化锰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4.(3分)

解:设需要金属钠的质量为x。

2Na +2 H2O = 2 NaOH + H2

46 2

x 2 g ------1分

46∶2 = x∶2 g -----------1分

x = 46 g -------------1分

答:需要金属钠的质量为46 g。

35.

(1)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g+90g)30% == 30g

设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x

MO + H2SO4 == MSO4 + H2O

m+16 98 m+96

10g x 30g

(m+16) :(m+96)== 10g :30g

解得m == 24 可知M为镁元素------------- (1分,不判断是镁不扣分)

98 :x ==(m+96) :30g 解得x == 24.5g

(H2SO4) == (24.5g90g)100% == 27.2%------------- (1分)

(2)已知反应后的溶液中MgSO4的质量分数为30%,则H2O为70%

即m (H2O) :m (MgSO4) == 70 :30 == 7 :3

== 35 :352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san/669678.html

相关阅读:初三考生如何制定寒假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