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九年级粤教版初中化学同步练习第五章燃烧5.1洁净的燃料??氢气5.3古生物“遗产”——化石燃料
一.教学内容:
5.1洁净的燃料——氢气
5.3古生物“遗产”——化石燃料
1.认识氢气的物理性质,重点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并结合性质了解氢气的用途。
2.理解点燃氢气前为何要先验纯的原理,掌握验纯的方法。
3.了解化石燃料
二.重点难点:
氢气的化学性质化石燃料
三.教学过程:
5.1洁净的燃料——氢气
●通过上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水通电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有哪些性质呢?
完成氢气吹肥皂泡的实验
我们看到肥皂泡迅速上升,这说明了氢气具有什么性质呢?
总结:
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氢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2.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3.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常温下氢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
1、发出淡蓝色火焰
2、放出大量热
3、烧杯内壁有水雾(水滴)生成
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
总结:氢气具有可燃性。
是否点燃氢气都能安静地燃烧呢?
让我们观察一个实验。
实验结果
砰然巨响,小筒被掀起。
讨论:
1.对比爆炸实验和燃烧实验,实验方法有何不同?
2.同样是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为何产生不同的现象呢?
问题:是否只要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就一定会爆炸呢?
经实验测定,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为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这个体积分数的范围就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
在实验室,我们在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检验氢气的纯度的实验,否则易引起爆炸。
我们怎样才知道氢气是否纯净呢?
●演示实验: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如图示法点燃。
听到轻微的“噗”声,说明氢气已纯净;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净。
●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才能再收集检验,否则易发生危险,这是为什么呢?
试管内可能残存火焰,引燃发生器中的不纯氢气,使氢气发生器发生爆炸。
理想的高能燃料
无污染,放热量大约是汽油的三倍。
氢氧燃料电池原理
5.3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一.化石燃料
你知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都是什么物质吗?
煤、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其中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均来自石油。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煤的形成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二.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煤
石油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
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物质燃烧时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
2.2007年6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你认为以下各项措施与之相违背的是
A.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B.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C.严格控制企业排污D.尽量杜绝自来水的跑、冒、滴、漏现象
3.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它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
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
C.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D.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
4.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进入小煤窑严禁吸烟
B.发现燃气(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点火检查出泄漏处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火焰
D.面料厂、加油站严禁烟火
5.“蓝天行动”被评为重庆直辖市十年十大环保事件的候选事件,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行动”实施的是()
A.退耕还林,增大森林覆盖面积B.密闭运输砂土,减少扬尘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D.用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
6.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7.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
D.用二氧化碳作原料生产一种全降解塑料
8.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油田中的石油属于
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
9.下列做法或认识,比较科学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
B.煤气中毒应大量喝牛奶
C.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
D.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
【试题答案】
1.D2.B3.C4.B5.C
6.C7.C8.A9.D
5 Y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san/9466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