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对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及审题的建议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一学习指导 来源: 高中学习网

1、从德智体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发展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专家认为,命题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严格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命题,不出繁偏怪题,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切合初中教学实际。强调能力立意,要克服中考试题的"能力技能化"现象,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试题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主要放在考查能力上,考知识主要是检测知识运作的能力。强调应用性时,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考查实践能力时,要克服部分初中教学?quot;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倾向。增强探究性,要注重考查创新意识,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试题要灵活开放,有助于学生拓宽思维空间,便于创造性的发挥。注重综合性,要注意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恰当地进行重组与整合;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存储、提取、组织、理解运用、分析综合等能力的基础上,强调考查考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坚持教育性,体现在试题上,应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

命题应体现以下原则:指导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注意应用性、探究性、综合性、教育性和时代性。命题要有利于指导学校加强日常教学工作,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基础性:初中阶段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命题。

全面性:试题要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初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考查。

科学性:科学性是保证试卷质量的关键,也是对命题的基本要求。保证试题内容的正确性,首先应避免出现政治性、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其次试题表述应做到规范,问题明确、语言简洁、图形清楚、专业术语准确,答案要避免出现歧义。

适切性:试题的难度比例要适当,要有利于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考出自己水平,题目设置要有梯度。

规范性:要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

2、注重能力考核,体现学科特点政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试题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防止成人化的倾向;试题材料应短小、通俗、新颖。开放性试题的设计要让学生有充分发挥的余地,试题答案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鼓励学生创新;要克服简答题要求复杂化的倾向;注意阅读量和书写量的比例,卷面阅读量一般在4,000字左右,书写量在1,500字左右。考试方式以开、闭卷结合为宜。闭卷部分集中考查基础知识,开卷部分主要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意调适主客观试题的比例,一般以6∶4较为适宜。

语文:着重考核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强调对语文文化知识积累的考查。要体现语文教学的阶段性,避免一切向高考题型靠拢。基础知识应重视从运用的角度进行考查,力求将语文基础知识与语言积累并为一类,要严格控制选择题等客观题的比例。考查阅读能力应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不搞支离破碎的分析;阅读材料强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外材料比例一般应在50%以上;要注意课外阅读材料语言的规范性。文言文考查要以课内为主,强调理解和词汇积累;选取的课外文言文应该有经典价值。写作方面,要注意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让考生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的余地,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评分要求应分层次尽量明确,要注意作文三人独立阅卷制度的落实。

数学:从学生实际出发,正确反映时代对数学教育改革的要求。立足学生发展需要,继续加强对他们的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应用性试题应体现时代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科学设计探究性试题和开放性试题,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加强对数学活动、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考查;继续完善近几年出现的开放性试题、动态探究性试题、阅读理解题等新题型。要防止编造人为的、繁难的证明题,杜绝非数学本质的、似是而非的题目。

英语: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英语,考查交际能力,逐步取消试卷中试题部分的中文。试题应注重考查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下对语言基础知识(词汇和句法)的掌握情况,题型不宜宠杂,要控制各种形式的单词填空、句型转换等题型。听力材料应尽量采用句子、对话、短文等形式。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不能停留在对细节和字面意义的理解上,应适当增加一些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推断能力的试题。书面表达题不宜设计成单词或短文填空。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考查可采用句子应对、补全对话等形式,不要设计成单词填空。

物理:注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加强考查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联系实际,注意在实际情境中加强对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的考查。开放性试题的编制与赋分要科学合理。实验题目设计应兼顾实验基本知识的考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有条件的地区,应增加对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

化学: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和生活实际,避免机械性记忆的试题。与实验有关内容的考试,应注意少考实验基本操作,多考通过实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项选择题难度比较大,合理性问题也不好把握,应严格控制。有条件的地区,应增加对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

生物:开放性试题的设计,应起到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考查发散思维的作用。实验题目设计应联系当地实际,兼顾实验基本知识的考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实验态度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历史:逐步改革单一闭卷的考试形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地、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命题以能力立意,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注意考查学生的理论观点、史学方法、思想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等。在选材上应适当注意对乡土历史的考查。

地理:以正确阐释人地关系作为命题的核心,加强对学生用地理方法阐释人地关系的能力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适当增加探究题和开放性试题,减少机械记忆试题的比例。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有条件的地方可尝试采用开卷和半开卷(允许查看地图)的形式进行考试。

3、掌握主客观题比例,合理把握难度专题强调,应根据学科特点处理好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特别要注意控制客观题的比重,各学科的参考比例为:政治约40%;语文约15%;数学约30%;英语约85%;物理、化学约35%。其次,合理把握试卷难度分布,以保证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初中毕业考试的难度值约为0.80;初中升学考试的难度值约为0.65.根据难度分布的要求应将试题区分为容易题(0.90-0.75)、较易题(0.70左右)、较难题(0.55左右)、难题(0.45-0.20)四个层次。对于毕业考试试题的难度分布一般采用"容易题分数40%;较易题分数30%;较难题分数20%;难题分数10%".对于升学考试试题的难度分布建议采用"容易题分数10%;较易题分数20%;较难题分数40%;难题分数30%".对承担选拔功能的"两考合一、两卷分离"中考试题,难度分布建议采用"容易题分数20%;较易题分数30%;较难题分数30%;难题分数20%".关于各考试科目赋分,专家认为,以往多是学科平均赋分,近年来,考虑到初中课程计划的课时比例及对高中学习的贡献力等,赋分开始尝试有所区别。有些地区分为两个层次,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物理、化学、政治各100分。有些地区分为三个层次,语文、数学各120分;外语、物理100分;化学、政治各80分。有些地区采用语文、数学、外语各为150分;物理(90分)和化学(60分)合卷总分150分;政治(70分)和历史(80分)合卷总分150分。这些赋分办法都可以进一步实验。体育成绩约占考试科目总分的5%。

关于题量和考试时间,专家建议,试题数量要适当,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所谓适当,是指能够让中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同时要注意满足试题覆盖度的要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各学科的考试时间一般为:语文120分钟,数学100分钟;其他学科90分钟。

4、确保命题科学规范针对目前命题中常见的问题,专家提出以下要求:(1)命题要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不能打"擦边球";要严格依照考试目标和命题细目表,进行编写和审查。

(2)试题陈述所使用的语言要简洁、连贯、无歧义,尽可能使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词汇;插图应准确清晰。题干要尽量创设新的情景。题干的叙述文字最好由命题者自己拟定,避免重复教材中的现成实例和措词。

(3)选择题的命制,要注意思考性、干扰性和答案的惟一性(单选题)。选项要有意义、无歧义、无重叠、无暗示。填充题中,空白处应是带关键性的内容或字眼,答案可用一个词语、符号、数字等来表示;一道填充题中可以有几个空白处,但不能过多;填充的留空要一致,避免长短不一造成暗示。

(4)一份试卷中如果有多道主观性试题,应注意其复杂程度和难度的梯度。为方便评分和减少评分误差,一道大题可分成若干小题;小题的解题过程既可独立也可相互联系,但要注意每道试题应自成一体,不能把上一道题的答案作为解下一道题的条件。主观题的评分标准应当明确,只要观点对就可以给分,不能因叙述或解答的顺序不同而扣分。评分标准应规定每一道题中每一个问题(或步骤、观点)的分值,以减少评分误差。

5、防止重复。重点题目不能与兄弟省市、地区或本地以往曾使用过的题目相重复,本地曾使用过的统测、统练或模拟试题应回避使用。

6、多备试题,以便复查发现问题或有争议时随时调整,同时为与命题细目表相配合提供条件。凡有争议的试题或答案不得作为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yi/14972.html

相关阅读:初一数学期末考试备考详细指导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