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七年级以后,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难度、广度、深度大大加大,又有五花八门的方法、技巧的灵活运用,再加上几次考试的不理想,顿令有的学生一下子悲观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智力,认为自己和一些优秀的同学没法比,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慢慢地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其实,这些学生只是因为自控能力低,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因此,为了增强他们自信心,提高学习的效率,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下的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其“尊其师,信其道”。
学生刚入初中时,由于环境和教学的对象变了,往往对老师采取一种琢磨的态度,因此,教师要以火一般的热情去温暖学生的心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感受到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总之,要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善用自己的眼神、语调、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只要我们教师把情感灌注在教学内容中,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教师所教的数学学科,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二、挖掘教学内容的“娱乐性”,提高其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教材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已有体现,教材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实习作业等正是试图增强数学娱乐性,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更有趣,变得学生好容易理解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但其所占比例极小。教师可在不冲击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娱乐性。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具有娱乐性的素材。初中学生已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已拓展到许多方面。教师在教学素材的选取、数学情景的假设和数学模式的建立上要多花功夫,使其更具有娱乐性。
例如:讲述几何第一节课时,让学生注意他们周围生活中的图形:观察黑板面是平面,还是曲面;学生玩的篮球、足球的表面是平面还是曲面。通过观察激起学生想学“几何”的积极性。又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商品利润/商品进价=商品利润率”这个抽象又陌生的公式,教师可以采取先让学生作社会调查,然后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比单纯地讲概念容易使学生接受,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适时鼓励赏识他们,增强其自信心。
进入中学以后,随着数学学习的不断深入,解题的难度加大,再加上几次考试的不理想,顿令有的学生一下子悲观起来,缺乏学习信心。针对同学的这种状况,要让哪些缺乏学习信心学生随时可听到“你真行!”“你讲得真棒!”“大胆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鼓励赏识的教学评价语。再适时不妨举几个成功的例子,在不断鼓励和引导下,学生就会逐渐消除自悲心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焕发斗志,最终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可喜转变。特别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培育学生的成就感,从简单处入手,从细微处入手,平时提问题,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渐进,分层要求,把握好难度、梯度,要敢于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使之能产生一种成功的感觉,一有进步就要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鼓励他们,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培养信心。另外,对考试,作业中的失误,不能责怪、讽刺,而要耐心地帮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知识上的缺陷,然后用类似问题对他们重新测试,从而增强自信心。
四、处理好中小学教学内容的衔接,提高其学习效率。
小学生主要是学习具体的数,而到了初一接触到的是用字母表示数,建立了代数概念,研究的是有理式的运算,这种由“数”到“式”的过渡,是学生在认知上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飞跃。如何使学生适应?在具体的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好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挖掘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联系。如,对整数与整式、分数与分式、有理数与有理式、等式与方程、方程与不等式等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从而搞好知识间的过渡。提高其学习效率。
五、重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单纯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要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注重培养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学会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
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其间成功与失败交织,作为起始年级教师一定要正确对待、认真分析,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其“尊其师,信其道”;适时鼓励赏识他们,增强其自信心;处理好中小学教学内容的衔接,提高其学习的效率;重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
论文中心,作者:吴英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yi/252869.html
相关阅读:如何让初一新生保持良好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