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1、了解 地球表面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和各种各样的生物。
2、 知道地球表面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组成。
3、 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虽然很丰富,但是可供人类使用的清洁的水资源却很有限。
教学重点:认识地球表面生活着各种生物,分布着陆地和海洋。
教学难点: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又极其有限的矛盾性。
教学准备:课件、充气地球仪、纸盒、一瓶水、泥土、量筒等教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活动一 生命之盒
1、观察:生命之盒里有什么?
2、交流:看到的东西。
*教师提示生命之盒里装着地球万物生活、生存离不开的四种物质。
活动二 看图说一说
1、 观察:四幅不同的图片。
2、 思考:这是地球上的哪种自然景观?
3、 讨论:在这些地方生活着哪些动物?生长着哪些植物?
4、 朗读儿歌:说它像球不是球,肚子里面啥都有。人类、动物和植物,全都生活在里头。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天天围着太阳转,就是我们的地球。
*课前搜集准备各种地貌图片,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地球表面自然景物的多样性。
活动三 海洋>陆地
1、观察:充气地球仪。
2、思考:地球仪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
3、游戏:看看右手拇指在哪里?(教师抛给学生充气地球仪,接住地球仪时学生观察自己的右手拇指位于海洋还是陆地,并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记录游戏过程。)
4、观察:从游戏结果发现了什么?
5、讨论:这样的游戏结果是巧合,还是有原因的?
6、交流:地球表面海洋大于陆地。
*教师出示地球仪辅助学生观察,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观察的是右手拇指所在的位置。
活动四 我们真的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吗?
1、 观察:世界上水资源的图片和世界上缺水地区的图片。
2、 讨论:地球上的水资源那么丰富,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国家缺水呢?
3、 交流:缺水的原因。(主要原因:绝大部分的水在海里是咸水,我们使用的是淡水。)
4、 小结:地球上水资源很丰富但是人类能够使用的水资源却是很有限的。
5、 观看:云南干旱的视频。
6、 设计:节水小标语。
*教师出示装有一定量的不同大小的量筒帮助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有限。课前收集云南干旱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地球的表面
1、 水、土、空气、阳光
2、 海洋>陆地
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随即进行了评课活动,听了专家和组内有经验的老师给出的建议和要求后,收获不少,自己也对一些环节重新思考了一番。
“海洋>陆地”这个活动中,教材上用方格纸和世界地图,让学生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知道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要比陆地面积大得多。在之前试教的时候发现:有的格子里面既有陆地也有海洋,学生就不清楚该放在哪一类了?学生们都能数出海洋的格数多于陆地,但是得到的确切格数却有着多种不同的答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就用一个小游戏——看看右手拇指在哪里?替换了教材上的这个活动。但是这个游戏实质运用到了 统计方法(如果累计抛地球仪的次数足够多,经过计算能够得到:海洋的次数/总次数≈71%,海洋在地球表面所占的面积越接近),这对二年级学生很难理解,绝大部分学生在乎是否能够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没有意识到它的实质。如何把趣味性和学科知识更好地融合起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去思考。
最后一个环节:我们真的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吗?替换了教材上原来的大气层这个内容。之所以这样设计一个方面是为了整堂课的完整性,前面一个环节已经学习到海洋与陆地,这时又折返学习大气层,不免感觉有些突兀,内容上没有一定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大气层对于二年级学生还是比较抽象的,它存在于地球的表面,这和学生理解的地球的表面这个概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出于以上两个原因的考虑,未设计学习大气层这个内容,而是围绕“地球上水资源很丰富但是人类能够使用的水资源却是很有限的”这个主题对这个环节进行相关的设计。这个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淡水资源的有限,使用量筒演示,演示过程中出现了容积和百分比的表述,和韩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提到了此问题,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字没有具体的概念,这个内容过深了,当时只要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水的多少就可以了。对教材的处理、教学内容深度的把握要更为细致全面,应该更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
除了这两点,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比如:低年级学生语速、语气还可以更贴近他们、评价语可以更多使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等等。
发现不足、正视不足、改善不足,争取下次能够做得更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yi/55936.html
相关阅读: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