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日本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七年级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目标:
(一)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二山头)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四)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五)、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六)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部分的第一节,全节共分6个小标题,由“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主要城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再加上“日本与外来文化”、“日本的渔业”、“日本的交通运输业”等补充资料,使学生能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本节教材前4个小标题内容既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文化特点,同时又成为第5个小标题内容的铺垫,让学生通过对日本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第6个小标题内容介绍了日本的主要城市,也是对日本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补充说明。
本节教材的补充资料主要包括地图、统计图表、景观图和文字四大部分。作为“第二地理语言”的地图,分别说明日本的地形和组成、日本的矿产资源进口贸易、日本的工业部门及工业分布、日本港口的分布及世界最长的津轻海峡青函隧道,较全面地对日本各地理要素进行了定位。l幅统计图表说明日本地狭人稠的人口和面积特点;8幅景观图配合课文和活动题,从扩展知识面的角度展示了日本的风光、文化、建筑和经济;文字部分为我们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渔业、交通运输业)状况提供了资料。补充部分与课文互为照应,相得益彰。
提纲(板书)
一、东亚岛国
1、位置及领土组成
2、首都、民族、语言
二、多山的地形
1、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
2、火山地震频繁
三、温湿的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东西融合的文化
五、发达的经济
1、发展经济的条件:
2.经济特征: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3.发达的工业
(1)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原因)
(2)工业中心:大阪、横滨、名古屋、名古屋、北九州
4.发达的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六、主要城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日本的地形,气候特征
难点:日本发达的经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板图:日本地形图,富士山景观图片,东京、北京气候资料
教学过程
( 新课导人)
展示“富士山”风光图片,提问:刚才我们欣赏的这幅美丽图片,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名胜?(引入日本)
一、东亚岛国
1、对照预习提纲,学生预先教材
2、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日本的位置,学生上台指出:并提问:你能从海陆位置的角度说明日本的位置特征吗?(教师小结: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3、学生观察教材“日本地形图”,找出日本最北端和最南端的纬度,提问:从五带的位置看,日本唯一什么带?
4、创设情景:家住北京的小明计划暑假到日本旅游,计划乘火车去日本,这个计划行得通吗?为什么?(强调日本的位置特征:岛国)
5、提问:日本周围有哪些海洋?领土主要由哪些岛屿组成?有哪些哥海相望的邻国?
6、学生上台指出日本周围的海洋和四大岛屿,周围的邻国,师生共同熟悉并强调:日本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濑户内海,津轻海峡的位置,中国也是日本的邻国
(过渡)刚才同学们进行了预习,谁来介绍一下日本的首都,民族,语言
7、指“日本地形图”讲述:由于日本的领土是有许多岛屿和半岛组成,所以海岸线漫长而曲折,有利于形成很多优良的海湾和天然良港,这为日本发展经济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过渡)从世界图上看日本,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国家,只相当于我国云南省的面积,但是日本确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为什么这么说呢?
8、学生完成P66活动3题,并计算: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中国的多少倍

我国省级行政区湖南江西甘肃云南
面积(万平方千米)21.216.73939.4
二、多山的地形
1、引导学生观察“日本地形图”,观察图例中海拔在200米以下的颜色在日本的分布情况,得出结论:日本的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形多山地、丘陵,并强调:日本多山的地形和狭窄的平原为其短小湍急河流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引导学生由此推断出日本的水能资源丰富
2、引导学生在“日本地形图“上找出日本的最高蜂和最大的平原
(过渡)日本不但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
3、学生朗读有关日本火山地震的资料,感知日本的火山地震之多,并指出:日本因多火山地震,有“火山国“世界火山博物馆”之称
(设问)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呢?(学生讨论回答)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yi/68450.html

相关阅读:第一节 《美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