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老师教出勤学生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现实生活中,有些妈妈很勤快,事事替孩子包办,孩子什么也不用做、也不会做,更不愿去做;与此相反,有些“懒”妈妈,事事推给孩子去处理,她们的“懒”成就了勤奋的子女,正如民谣所说“懒妈妈,勤孩子”。

其实,在教学中也有类似的现象,一个处处包办代替,面面俱到的“勤”老师不一定是个好老师。有些 老师惟恐学生不懂,课堂上总是不厌其烦地讲;担心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懂,不敢放手让学生做。老师的过分“勤劳”换来的是学生的过分依赖、培养出的只能是不善思考、不具个性、不思创新、因循守旧的学生。

教学中我们何尝不学着“偷懒”,做个“懒老师”呢?笔者不妨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偷懒”法介绍给大家:

教案学生写 我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要替老师写一篇教案。学期初,给学生提出写作教案的具体要求,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意愿,每个同学定下备课内容。学生备课都非常认真,为了设计一节高质量的教案,他们认真钻研教材、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教案中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活动设计等一应俱全。我把这些教案张贴在教室里,根据教案的质量情况师生共同给予打分,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学生教案中有很多“亮点”,给我很多启发,使我受益匪浅。例如,在教案《大洲和大洋》“水球?陆球”部分,学生设计了一个小活动:让全班同学先把地球仪按自转方向转动,闭上眼睛,让地球仪停止转动后用一个手指随意按住地球仪的任意部位,然后统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人数并计算出其占全球人数的比例。他们的课堂设计很多都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的枯燥做法,学生比较感兴趣,印象也较为深刻,更易被理解和接受。反思自己过去在设计教案时,总是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因此,每次备课前我都要把学生的教案认真研究一番,借鉴和吸取其精华,改进自己课堂设计中的不足。

课让学生上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每学期我都要拿出部分课时,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老师。执教者为了上好课,势必作一番精心的准备,如广泛搜集材料、深入钻研教材、多方听取意见、选择同学们喜欢的教学方法等。由学生自己上课,这一新颖的形式会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给他们以新鲜感,这种新鲜感会使听者较长时间保持有意注意。学生会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判断,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即作出反应,不象原来对老师那么迷信,他们会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问难。虽然这样常常会使教者措手不及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但整堂课却会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世界三大宗教”一节的知识较为枯燥,学生对宗教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兴趣,时如按过去的方法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大胆实行教学改革,让学生自己来讲这节内容!具体的做法是:

( 1)在授课两周前教师把“活动”任务和要求以文字的形式下发给学生,(2)全班分为三个宗教小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爱好加入其中的一个,各个小组成员在本组组长的带领下分工与合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1007276.html

相关阅读:海上伊甸园 开启浪漫悉尼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