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学习语文,对学习其他学科,获取新的知识,以及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都有深远的影响。
语文,是思想的载体,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体。因此,学习语文,又与思维能力,思想认识,甚至道德情操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语文”两字,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就是说,学习语文既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又要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是基础。阅读不仅能培养语感,丰富语言材料,熟悉语言结构,同时还能为阅读的内容熏陶感染,提高认识水平,培养高尚情操。因此,阅读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带动听、说、写的能力的提高。
? 一 朗读与默读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吕叔湘先生语 。所谓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因为语言,尤其是汉语,它是约定俗成的音形结合体。“读”是语感训练的起点。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朱熹曾告诫他的学生:“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或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这里的熟读,指的是朗读;精思,指的是默读。
朗 读
朗读训练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础越扎实,进步越快。一般来说,可以分成这样四步进行训练。
? 1 正确、清楚
要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换字,不读破句。吐字清楚,音量恰当,速度适宜。这是朗读的第一步要求。
? 2 自然、大方
在“正确、清楚”的基础上,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朗读时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要合理,语气要顺畅。
? 3 传情、达意
有了“正确清楚”、“自然大方”的基础,接着就要求朗读能“传情、达意”,这是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根据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用抑扬顿挫的节奏和语调朗读出来。一般来说,表示肯定或祈使的句子用降调来朗读;表示疑问、反诘的句子用高升调来朗读;表示陈述、说明等句子用平直调来朗读。重点突出的词语要重读。此外,还应根据不同的标点,读出不同的节奏和语气。
? 4 熟读、背诵
对一些精彩的文学名著,诗词散文,文言短文,乃至名言佳句,要熟读、背诵。通过熟读、背诵,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感的能力。一个中学生如果能背诵上百首诗歌,几十篇散文的话?包括古诗文 ,那么他的语文修养一定较高。所谓“读书千篇,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默 读
默读,是不受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客观条件所限制的,最基本的、最常用的阅读方法。下面介绍的,既是默读的方法,也是默读时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
? 1 借助注释
注释,是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作者?或编者 认为必须告诉读者,并有助于读者理解的重要内容。有些注释,常用来解释题意,交代写作背景,介绍文章的作者等;有些注释介绍一些未用的名词,疑难的词句等。因此,养成借助注释阅读的习惯,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的质量。
? 2 借助词?字 典
字典和词典,是读书治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养成查阅字典、词典的习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除阅读中的困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积累知识,扩大知识面。
首先,要了解各类字典、词典的特点。有的是普通型的?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 ,有的是专门型的?如《成语词典》、《方言词典》 。其次,要掌握几种基本的方法。例如:部首查字法,笔画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等。所查的字,词,必须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选择它的义项。
? 3 圈划批注
圈、划、批、注,是读书过程中四种辅助的手段。把阅读过程中自己的思维过程、心得、体会,点点滴滴地写在书本上。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圈、划,指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重要的句子,或者有疑问的句子划出来;批、注,可以在圈划的词句的边上写上自己的感受、评价等等,也可以在整段或整篇文章的后面写批语。养成圈划批注的习惯,不仅可以加深对所阅读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的参与,注入阅读者的思想感情。
? 4 摘录与制作卡片
善读书者不仅眼到、口到,还要心到、手到。而“手到”,不仅在阅读过程中圈划批注,而且应随时从书中撷取有用的内容,或记下阅读中的感受和心得。所谓“眼过千篇,不如手抄一遍”,给自己提供记忆的仓库。
对中学生来说,摘录,可以是名言佳句,也可以是精彩的段落;制作卡片,可以按用途来分,一般有“目录卡或书名篇名索引卡”,“内容摘要卡”,“资料摘录卡”,“读书随感卡”等。关键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还要分门别类地存放,这样便于查找。
? 二 精读与速读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各种书报杂志越来越多;中学生的求知欲十分旺盛,需要阅读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在读书的方法上必须有选择的区别对待。有的课文,有的书本需要精读,得以深刻理解,掌握精髓;有的课文或书本,则略读,知其概要,扩大阅读面。
精 读
“好书不厌百回读”,对优秀的文章,经典的著作,应该咬文嚼字,仔细推敲。例如,对用词的准确、词语的感情色彩;对于文章中的句子,不仅要理解它表面的意思,还要理解它的深沉含义,乃至弦外之音;对于段落,不仅能概括段意,还要能领会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等。下面介绍三种精读的方法。
1. 质疑阅读
“疑者是以研其微”?朱熹语 。可见,提出疑问,是深入理解的开始和手段。
质疑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可以从词语的运用、句子的含义、段落的安排方面提出,也可以从中心意思的表达、写作方法的选用等方面提出。
例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有许多问题是值得质疑的。
? A 孔乙己的真名叫什么?为什么他的绰号叫孔乙己?作者这样起名有什么用意?
? B 小说中说,孔乙己的“品行却比别人好”,他的品行究竟好不好?孔乙己说:“窃书者不能算偷”,此话是否有道理?他为什么这样说?
? C 文章最后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是否矛盾?为什么?
? D 《孔乙己》的故事令人可笑,它是喜剧还是悲剧?为什么这样质疑、思考、分析,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2. 比较阅读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乌申斯基语 。比较是发展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读书方法。比较阅读,必须注意分辨出可以比较的条件。例如内容相似、相关、相反,或写法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或表达手段上相仿或者异曲同工等。在比较阅读时,应确定比较的目的,或者是鉴赏语言的艺术表现力,或者是学习文章的写法,或者是研讨同一题材的不同主题,或者评价同类作品的不同风格,优劣等。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提高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与舒乙的《父子情》,那是题材相似,主题不同的比较;《范进中举》与《孔乙己》,那是题材不同而主题相似的比较;杨朔的《荔枝蜜》与秦牧的《土地》,那是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比较。就是在同一篇文章中对不同的句子也可以作比较。
例如,茅盾先生《白杨礼赞》中有这样几句话:
? 1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首句
? 2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四段
? 3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六段
? 4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结束语
这四句相似的赞美句,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由于各句子之间都有细微的区别,而顺序位置也不一样,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3. 专题阅读
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某一个专题进行阅读,可以比较深入地领会这一专题特点,起到强化的作用。
所谓专题,根据需要,可以有以文学体裁为专题的,如诗歌、戏剧、杂文、报告文学等,这样可以集中领会和研究这一种文学形式的特点;有以某一时代的题材为专题,如长征、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等,这样,有利于集中掌握这一时代的特点;有以人物为专题的,如反映教师生活的,反映离退休干部生活的,反映改革开放中的大学生生活的等等。
专题阅读,要有目的性。有目的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如果几个同学同时对某一专题的阅读进行研究、讨论,则更可相互启发,共同探讨,收获更大。
速 读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信息急剧增加,使报刊杂志和各种书籍的数量也迅速增加。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行的报刊杂志和出版的书籍,无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代。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而有效地挑选我们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呢?速读,便是有效而可行的手段。掌握速读的方法,对中学生来说,不仅可以提高课内学习的效益,而且可以提高课外阅读的速度,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通过速读的训练,还可以使思维敏捷,促进智力的发展。
速读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两种。
1. 删繁就简,整体认知
阅读中以较快的速度择其重要的或自己需要的内容,求得对文章的整体的基本的理解。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手段。
? A 读论点,略论证
议论文以表达观点为目的,其论证部分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删略这些内容,不影响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 B 读情节,略描写
叙事作品,把握住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便对全文有了基本的了解;写人为主的作品也是通过情节的发展来展现的,因此删略具体的描写也可以基本掌握人物的思想性格了。
? C 读抒情,略写景
一些以抒情为主的散文,作者的思想情绪强烈感受都渗透于字里行间,而其中抒情议论的语句往往是文意、中心的所在,重点读这些内容,也能基本领会了。
? D 读中心句、段,略一般句段
一般的文章往往有重点段落,或在重点段落中有表明段意的中心句。有些中心句又往往在段首或段末,抓住这些内容,对其他部分可以简略。
? E 读提要,略原文
有些文学巨著一时安排不出时间阅读,但需要有所了解,那么可以读内容提要,或介绍、分析、评论性的文章。
2. 控制视线,加快速度
善于控制视线,正确利用文中的“路标”,有目的略读,是提高速度的重要方法。
? A “一目十行”的视线运动
阅读的一般习惯,是作自左向右的横向视线运动,“一目十行”的视线,都是由上而下垂直的,或S形的运动,这种速读的方法也称“直读法”。
直读法的训练,可用右手食指沿着每行的末端,由上而下作匀速移动,以提示视线的走向。同一篇文章可以用这种方法阅读多次。第一遍速度快些,目光随手指移动扫视整页;第二三遍,渐次放慢速度,直至了解大致内容或基本情节为准。
? B 捕捉文中的“路标”
“文章思有路”,阅读时能敏捷地抓住作者的思路,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而作者的思路在文中常以一些词句标示出来。对读者来说,这些词句犹如公路上的“路标”,指示着阅读思维的方向要注意的问题。
如:“和”、“同”、“以及”等“路标”告诉你:它们前后的内容是同类、并列或依次排列的。
“从而”、“因而”、“所以”等“路标”提示你:下面的文句常常是某些重要观点。
“总之”、“综上所述”等词语的后面,必定是对前文的小结或总结性的语句。
“但是”、“然而”、“否则”等提醒你:作者的思路要改变方向了,下面出现的是与前面相反的情况或看法。
二、表达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知识和信息的吸收和积累,表达则是将知识和信息,注入个人的感情,根据客观的需要进行思维,加工,然后输出,并起到交际的作用。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最终往往通过表达反映出来。
? 一 口头表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信息社会中,口头表达将越来越重要,运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因此,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该加强训练。
1. 说话的基本要求
说话,靠声音传递信息,最基本的要求是让别人听得清,听得懂。具体来说:
? 1 语音要准确、清晰
一是要用普通话说话,尽力克服方言土语的影响,不能把字音念错;二是口齿清楚,咬字吐音清晰,停顿恰当;三是音量适宜。根据被听人的多少,房间的大小,以及表情达意的需要适当调节。
? 2 速度要恰当
说得太快,别人难以听清,说得太慢,拖腔拖调,叫人不耐烦,还会引起误解。因此要根据说话的内容、场合,随时调整速度,以获得好的效果。
? 3 态度要自然、大方
说话时,要落落大方,从容自然,使听话人看了顺眼,乐于听讲。不要紧张、慌乱,更不要忸怩作态。
2. 转述
转述,就是把某人或某些人的话转告给另外的人听。这是一种运用十分广泛的说话形式。因此,要重视转述能力的培养。
? 1 准确无误,迅速及时
托人带口信,传达电话内容或上级指示等,既要迅速及时,又要准确无误。否则,容易误事。如能按原说话人的口气转述则更好。
? 2 抓住重点,忠于原意
内容重要,又比较简短的,应原原本本转述,不能斩头去尾,也不能添枝加叶。内容较多,传达时间又有限,则应抓住主要精神,理出要点,有中心、有条理、有详有略地传达。但必须忠于原意。
? 3 适当反复,加深印象
无论是口信、电话,还是会议精神,转述时对其中的关键词句,重要内容、地点、事件、人物、数字等,要适当重复,加强语气,使听者加深印象。
3. 交谈
交谈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谈话。人们通过交谈,交流思想,沟通信息,增进感情,探讨问题。
交谈是共同的活动,你说他听,他说你听,整个交谈过程中,各自都是既听又说,听说交替进行。因此,要注意以下问题。
? 1 细心倾听。听话时要全神贯注,注意对方语气、神情和谈话时的气氛,以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完整地领会对方的意思。在某些场合,还要学会听话听音,听懂弦外之音。
? 2 注意反应。有多人参加的交谈,各人对谈话的内容,可能有不同的反应,甚至同一个人的反应前后也可能有变化。这些都必须重视。
? 3 紧扣话题。交谈有一定的目的与内容,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要紧扣话题不能天南地北,东拉西扯。
4. 答问
答问,就是回答他人的询问。答问的机会很多,因此,提高答问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答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 1 听清题意,明确要求
回答问题,首先要专心听清对方的提问,了解提问的意图,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解答。如果问题没有听清楚,就应该及时发问,把题意弄明白后再作回答。
? 2 分清主次,言之有序
答问之前,要根据提问的内容仔细思考:哪些内容先说,哪些内容重点说,哪些内容简略说,做到有条有理,言之有序。
? 3 区分对象,有的放矢
答问要区分不同的对象和场合,采用不同的方式和语言,做到有的放矢。如果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要端庄大方,声音洪亮,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如果回答长辈的问题,则态度要恭敬、谦虚。如果同学、朋友间的答问,则可随和自由些。
5. 演讲
演讲,是就某个问题或事件在公开场合向群众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口头表达形式。演讲通常分为专题演讲、即兴演讲两种。演讲一般由导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导言要能一下子调动听众的情绪;主体部分要全面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结尾部分应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的余地。
成功的演讲,一要讲题有针对性,是听者所关心的问题;二要观点鲜明,重点突出;三要感情充沛,语言明快有鼓动力。
演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平时练习,可以先练有讲稿的演讲,再练打腹稿的演讲,最后练即兴的演讲。
? 二 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我们平常就称为“作文”。写作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所谓“文无定法”、“人不同艺,文不同法”。但是,既然它是一种学问,也存在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些意见:
1. 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主题,所谓主题,不是作者在文章所提出的主要问题,而是作者对这些问题所持的观点及评价。这在记叙文里叫做中心思想,它是通过对人物、事件、情节的叙述和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揭示中心的;在议论文里叫做中心论点,它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通过逻辑论证来阐明道理,以理服人。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它像一根红线贯穿全篇,成为整篇文章的中心。文章的选材、剪材、结构、语言、表达,都要以立意为依据,受立意的约束。所以,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其决定的因素在于立意是否正确。明代王夫之说得好:“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他强调的“意”,即立意。文章没有立意,或者立意不突出,犹如一盘散沙,一批文字的堆砌。因此,写文章时,首先要立意,这就叫“意在笔先”。有些学生往往看到题目就写,写到哪里算哪里,或者边写边立意,其结果势必混乱,不成文章。
立意有一定的客观标准。首先是“正确”,即立意必须有积极意义。有的学生写文章总认为立意正确是不成问题的。实际上,明显错误固然不多,似是而非的则十分普遍。例如《吃一堑,长一智》一题:立意?1 吃一堑,长一智,说明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失败是在所难免的;立意?2 吃一堑就能长一智,多受挫折,多长智慧。这两个立意,初看似乎还可,仔细分析都是片面的,乃至错误的。立意?1 的错误,强调“在所难免”,没突出“长一智”,势必起了消极的作用;立意?2 的错误,似乎挫折越多,智慧越长,这就既忽视了挫折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又宣传了“智慧靠挫折而来”的错误观点。
立意正确,这仅仅是写文章最基本的要求;立意的“深”和“新”,更是文章优秀的关键。所谓“深”,指文章的立意应该是透辟的,揭示事物本质的,能使读者深受启示、深受教育的,或者能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不平凡的思想光辉的,又或者是提出了群众最关心的、最迫切希望解决的社会问题的等等。所谓“新”,就是文章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提出的观点不是人们熟知、说滥了的,而是耳目一新并能使读者产生新的感受、新的联想的。例如《谈谈武侠小说热》一题,如果立意为“武侠小说多看没意思,会产生消极作用”,或者“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课外阅读”等等,虽然立意是正确的,却意义一般,也谈不上新。如果立意是从武侠小说热“ 看读者的知识素质”,从而进一步提出“‘热’必然会转‘冷’”,这样的立意就显得深刻而有新意的。
好的立意必须鲜明、集中。爱什么、恨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观点必须明朗,旗帜必须鲜明。
主题不集中、不鲜明,这是学生写作中常犯的毛病。有的人总想多讲些,“全面”些,结果或面面俱到说不透,或噜苏重复讲不清。意多文必乱。
产生这种毛病的原因,往往有这样几种:第一,动笔时立意未定,想写的内容不多,结果信手写来,头绪纷繁,主旨不清;第二,对立意把握不住,结果若即若离,有的干脆离题万里;第三,材料过多,不忍割爱,主题被材料所淹没。所有这些,都必须克服。
2. 选材
有一句俗话,叫做“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如果没有好的材料,再高明的作家也是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的。材料,有素材与题材两种。凡是进入作者视野并被其所意识、所采撷的生活现象,都称作素材。素材往往是感性的、零碎的、不系统的,它不能直接写进文章。题材是从素材中经过选择、加工、提炼后,可以写进文章,用来表现主题的材料。材料受主题的支配,反过来为主题服务。
写作的素材都是靠作者在长期的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逐步积累起来的。鲁迅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他还说过:“对于任何事物,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这些都是极重要的经验。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同一个作文题目《我们班级的光荣》,同一个班级学生写,有的总感到“缺乏材料,没啥可写”,有的却材料丰富,任其剪裁。这是什么道理呢?差距在于前者不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或者对生活观察得不细、体验得不深;后者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而且能做生活的“有心人”。
观察生活只停留在思考、记忆上是不够的,还要养成手勤多记的习惯,建立必要的“材料手册”、“写作笔记”。著名作家茅盾说过:“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这样,才有可能在一旦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应用。这是积累材料的宝贵经验。
掌握了大量材料以后,接着就要鉴别材料,就是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把虚假的材料剔除,将真实的材料留下。真实,是写作之本。真实才能感人,真实才能服人。有位身患残疾的同学在题为《我的同桌》的作文说道:“……她?同桌同学 待我胜似亲姐妹。她普通细微的一举一动却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疾病夺去了我躯体的近四分之一,可是夺不走我在集体中享有的幸福,夺不走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权利,更夺不去我胸膛中一颗热爱生活的火热的心……”这篇文章写的是真实的事,真挚感人。同样的题目,另一位同学写自己的一位跛腿的同桌,说他身残志不残,班级大扫除总是抢在前头,每当看到他那埋头劳动的身影时,总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可是这篇文章并不真实。尽管跛腿同学是有的,但大扫除并没有抢在前头,更不见作者“热泪盈眶”过,因此这样的文章不可取。
对材料仅仅鉴别真伪是不够的,因此大量的材料虽然都是真的,但有些是极平常的,有些是根本无用的。因此,对材料要严格选择,要去粗取精。
首先,要围绕主题选材。凡能突出主题、烘托主题的材料,应该选取;凡与主题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材料,则毫不可惜地删去。
其次,要选典型的材料,即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这样的材料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第三,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只有新颖、生动的材料,才能反映我们时代的风貌,才能表现出新鲜、活跃的思想。那些人家早已用滥了陈旧材料,切忌使用。
3. 思维训练
练习写作,要进行思维训练。有发散思维,有集合思维,有求异思维,有逆向思维等等。我们平时练习,可以一个题目,多种思维,进行比较。例如:以《照相的启示》为题,可以有以下几种思维:?1 “照相”给人的是外表,不能揭示人的心灵,从而论述外表美与心灵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2 “照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照。有正面的,有侧面的,有背后的,有仰角,有俯角,从而论述我们看社会、看生活,评价一个人,一件事,乃至一部电影,一部小说,也应多角度的分析,不要一点论。?3 “照相”应选择最佳摄影点,才能照得最美,从而论述我们在“四化”建设中,做任何事,也应选择最佳方案,讲究效益,充分发挥现有的人才、物力的作用。?4 有的“照相”弄虚作假,欺骗他人,从而论述提倡实事求是,揭露某种虚伪、浮夸的作风。?5 人的一生,从幼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留下许多照片,反映了人的一生经历,从而论述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写下一部怎样的历史。?6 有的人喜欢照相,有的人不喜欢照相,有的喜欢在照相中突出自己,有的人总是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工作,从而论述怎样评价一个人业余爱好,或评价一个人的功过,提倡一辈子甘当“老黄牛”的精神。?7 有的照相珍贵地记录了某一个历史事实,有的照片成了某一人物的罪证,从而抒发赞颂或义愤之情。?8 有的杂志的封面尽是些卖弄风骚的“美女”,有些杂志一蜂而上健美女郎的身影,从而提出建设精神文明的问题,等等。这样的思维训练,所化的时间不太多,收到的效果却比较显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1048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