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005年2月28日某报《昔日丢妻弃子多“神气”,今朝众叛亲离好冷清》一文,颇觉好笑,笑后有感,文与感皆姑存之。
文中说的是某县某镇的一落魄包工头贴春联骂子“不肖”的故事??
2005年春节,该镇一户人家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冷冷清清过个年养子不肖
下联:坦坦荡荡过此生展望未来
横批:笑看人生
写此对联的主人公姓黄,原是包工头,现已50多岁,有妻室并生下三男一女,均已长大成人,其中有大学毕业生,本是一个相当幸福的家庭。但10多年前,黄老板在外包工顺利,腰包钱多了,便丢妻弃子找了个情妇,并公开带回家中,还生下一个男孩。这样引起原妻及儿女的当然不满,从而导致家庭的一分为二:原妻及儿女为一家,黄老板及其情妇和所生儿子为另一家。
最近几年,黄老板事业不顺,荷包“?”了,甚至难以自养,其情妇见状便不辞而别,丢下现已六七岁的男孩由黄独自抚养,生活甚是艰辛。而其原妻和儿女,则认为黄之窘境,乃其为富不仁所致,应苦果自食,故不肯给予支持帮助。到今年春节,这个黄老板只好带着年仅六七岁的小儿子“冷冷清清过个年”了。
读罢上文,我想,此联可否改为:“冷冷清清过个年养子何故不肖;坦坦荡荡度此生笑话焉能得传!”故事的主人公至今未能明白养子为何“不肖”?还在用“坦坦荡荡”来为自己辩护! 当然,人要面目树要皮,虽然他是打肿脸充胖子,却也可看出他已在“冷冷清清”的处境中自思余生应当“坦坦荡荡”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是啊,舞台小社会,社会大舞台。不管有意无意,现实中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演得如何,得由观众来评价。要当心一不小心演成了反角、丑角,或让万民唾骂,或成于古笑传!像故事里的“黄老板”,就实在演得不怎么样,以致落得个鸡飞蛋打,为人耻笑。
一个过惯了“黄世仁” 日子的,一下子要他过“杨白劳”的春节,也确实是难为了他:昔日丢妻弃子多“神气”,今朝众叛亲离好冷清。难怪他顾不得旁人笑话,顾不得“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要用对联来发泄一番了!??其可怜之至,一般人是难以体会的。
而作为其家人,对之采取“羞于为伍”的态度,与之分道扬镳,也是极其自然的。你不仁,我不义。黄老板的作为及其结局,正应验了一句俗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苦果得自己咽。讲迷信一点,这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当然,惩罚不是目的,当确认其已痛改前非并作出适当表示(比如说学古人负荆请罪,比如说写检讨,至少是口头检讨)的时候,家人还是应伸出援助之手的,毕竟还有骨肉之情在嘛!
《对联小人生,人生大对联》阅读答案
故事虽小,却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也一样打上时代烙印的另一个对联故事:“文革”后期,某镇一小街,有父子两家面对而居,虽有父子血缘却无父子亲情,平日里形同路人、仇人。过年了,为子的首先发难,在门上贴上一副“对联”:“时时提高警惕,处处严防坏人。”横批为:“防袭防钻。”为父的也毫不示弱,贴上“最高指示”与之抗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横批为“不忘阶级斗争!”引来街邻、路人争相观看,成为当年春节的一道特别“风景”,至于今日,仍为谈笑之资。
相映成趣的两则对联故事,令人几多感慨,几多回味!
对联小人生,人生大对联。对联真是管用,不管你文化层次高低,都可拿对联来表情达意,或拿对联来作发泄的工具。小小一副对联,即可反映社会风情,刻画人生境界。如果让我们拟一副对联,可能会拟得不那么“工”(对联所要求的意思、平仄方面的严谨),但在人生舞台上,当我们出示自己用生命之笔所写就的对联时,却完全可以尽我们所能,写得工而又上些。
1.综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2.作者将原对联改为“冷冷清清过个年养子何故不肖;坦坦荡荡度此生笑话焉能得传”,其言下之意是什么?
3.根据文中内容,说说“黄世仁”与“杨白劳”分别指代什么?
“黄世仁”指代:
“杨白劳”指代:
4.文章的写法及语言运用很有特色,请你举例说出其中一方面的一个特色。
特色:
例子:
5.文中说,对联真是管用,不管你文化层次高低,都可拿对联来表情达意。下面有个上联,请你试试对出下联:
上联:雪中送炭,贫困子弟登学府;
下联:
《对联小人生,人生大对联》答案
1.人生好比一副对联,我们要尽自己所能使人生更完美
(或:“对联小人生,人生大对联。”)
2. 讽刺黄老板,要他不要埋怨别人,而要反省自己。(子女“不肖”、
“冷冷清清”都是自己造成的,如果坦坦荡荡度此生,怎么会闹出笑话?)
3.“黄世仁”比喻荒淫而霸道的人;“杨白劳”比喻穷苦无地位的人。
4.(写法方面)如:作者善于联想。如从黄老板对联故事联想到文革中父子打“对联仗”之事,显得生动风趣。(语言运用)如:语言风趣,意味深长。如“当我们出示自己用生命之笔所写就的对联时,却完全可以尽我们所能,写得工而又工些。”(本题能举例说明一方面的特点即可)
5.如:锦上添花,小康人家买轿车。或:锦上添花,富强中国跨骏马。(宽对即可)
《对联小人生,人生大对联》阅读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1099377.html
相关阅读:《拒绝》阅读答案
家园落日 阅读答案(桂林中考)
推荐:中考散文记叙文阅读复习教案(9课时)
余秋雨《都江堰》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解析
赵丽宏《归帆》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