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
1.《出师表》作者是 ,字 ,是 蜀汉 、 。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 。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 (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 (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 , ?
3.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 之前。他写这篇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 ,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 ”的计划得以实现。全文的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 ,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 ) 忠谏( ) 菲薄( ) 臧否( ) 费?( )
以遗( )陛下 裨补( ) 夙( )夜 庶( )竭驽( )钝 咨诹( )( )
5.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二、课内精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词语。
亲( )愿( )躬( )卑鄙( )顾( )不毛( )攘除( )
2.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躬耕于南阳 达于汉阴
B.……败军之际 兵革之利
C.先帝不以… 以俟夫观人风者
D.苟全性命…奉命于败军
3.翻译句子。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4.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北伐的时机已成熟。
B.作者用“报先帝”、“忠陛下”收结这一层意思,表达对后主无限“感激“之情。
C.“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D.这一层叙述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心。
5.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先帝“临终寄臣以大事“交代了作者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先帝的夙愿。
B.“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C.受命以来“作者分两步行动,首先平定南方,然后北伐中原,从而完成了先帝的托付。
D.本段以记叙为主,陈述作者的心愿,表达了鞠躬尽瘁之情。
6.填空:
① , 表现了作者的高洁志趣。
②第6节中可以概括出一个成语是 ,这一成语常用意思是 。
③作者认为,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原因分别是 , 。
④“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
⑤最后一句的“报先帝“呼应了文中的哪些事?(用文中句)
。
⑥ , 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
参考答案:
一、1.诸葛亮,孔明,三国 政治家、军事家。
2.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刘禅,刘备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第一次出师伐魏 政治修明,兴复汉室 亲贤远佞
4.略
5.三条建议:
(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广开言路;
(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一个标准,严明赏罚;
(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即亲贤远佞。
反复强调的是“亲贤远佞”,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作者以先汉、后汉的历史事实说明了亲贤远佞的利弊,促使后主亲贤臣远小人。
目的:
上面这些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都是为了出师。只有国内政局稳定,有了“平明之理”,诸葛亮才可以后顾无忧,专力伐魏。
二、
1.略
2.B
3.略
4.B
5.C
6.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②三顾茅庐
③亲贤臣,远小人。
④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⑤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白帝城托孤)
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练习题答案 《出师表》阅读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1101247.html
相关阅读:“舜发于畎亩之中”“上谓侍臣曰”阅读答案及翻译
初中樵髯传阅读答案
师旷论学原文及翻译、阅读答案
《鱼我所欲也》《五人墓碑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吴隐之传(16分)》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