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关键词:
建国六十周年
(一)建国六十周年
读•能力提升间
名篇赏读
马 灯
严 阵
我把一盏古老的马灯摆在自己的书房里,不是为了怀旧,更不是为了追求一种仿古的装饰效果,而是因为在有些时候,我确确实实能够看到一直到今天它还在亮着。
一个雪夜,我半夜醒来,忽然被书房里的一种光所吸引,那分明是雪的映照,可是我却仿佛看到一种光正在我面前延伸:在大别山千回百折的山道上,身着灰色军装的队伍正在夜色中行进,一个手提马灯的少妇站在路口,默默地,一直送最后一个战士从她身边走过,消失于崇山峻岭的那团浓黑之中。那是油菜花开得一片金黄的江南,西江月正在云中浮沉,一个老渔夫背着一个负伤的战士,在油菜花的掩护下,爬到江边他的小屋。在长江深夜的涛声中,他就是在一盏马灯的光下,为战士裹起流血的伤口。当月明星稀之夜,当杏花春雨之夜,当梧桐叶落之夜,当霜凝板桥,雪压梅林,冰河无声,竹枝萧疏之夜,曾有一盏马灯的光,在其间忽明忽暗,或止或行,或隐或现地穿行于整个的北国,映照过整个的江南。
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马蹄声里,喇叭声里,多少漫漫的长夜,多少曲折的道路。残月下面,深宵之中,它照亮过多少伟大胜利的蓝图,它见证过多少伟大诗篇的诞生。
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白山黑水,黄土红崖,两湘三晋,五岳三江,那些慈母用泪线缝补的衣衫,那些妻子用挂牵缝制的鞋底,那些独轮车在雪上留下的辙印,那些战士用鲜血书写的决心,有多少是在那盏马灯微弱的不断闪动的光芒之下留下的丰碑,留下的史诗。
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我们望着沉入火海的乡园哭泣过,我们扶着硝烟弥漫的壕墙沉思过,当我们在雪里掩埋过自己的战友,当我们重新打起那面弹痕累累的旗帜,深深的夜色里,唯有它永不背叛地与我们相依相伴,在最黑暗的时刻,追随于我们的左右。
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一池春雨,一江春水,满林秋霜,满山秋叶,谁曾知道那些夜晚,有人提着太阳,从此隐约闪过,奔向东方的山际?雨水泥泞,雪水泥泞,荷叶上滚动着露水,竹叶上残留着霜痕,谁曾知道那些夜晚,有人提着月亮,从此经过,把密密的足迹,留在历史的一页上。
我的书房里有一盏古老的马灯,它锈蚀了,但它依旧年轻,它干涸了,但它依旧发光。它的光已经融入今天所有的灯光里,所有的灯火里。在大会场,在小会场,在办公室,在会客室,在宾馆,在餐厅,在你的住房,你的居室,你的坐椅,你的卧床的一侧,它都像当年一样默默地跟随着你,守护着你。
现在是不是天下太平了呢?现在是不是万事大吉了呢?不,不,我们还在四渡赤水,我们还在转战陕北,我们还在横穿草地,我们还在翻越雪山……
因此,我们要把所有的花灯当成这盏马灯,我们要把所有的彩灯当成这盏马灯,我们要把所有的车灯当成这盏马灯,我们要把所有的路灯当成这盏马灯。
只要我们不丢掉这盏马灯,不丢掉马灯精神,我们便能通过所有的黑夜,走向新的黎明。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7月19日,有删改)
赏析品味
一盏古老的马灯,虽锈蚀了,但依旧年轻;虽干涸了,但依旧发光。马灯,见证了一段艰难而辉煌的革命历程:夜行的山道上,包扎伤口的小屋里,沉入火海的乡园里,硝烟弥漫的壕墙边,白山黑水,黄土红崖,两湘三晋,五岳三江……马灯,陪伴着革命先辈一路走来。这里,马灯已不再是一种只能发光的物品,而是作者情感的载体,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马灯,引领着我们在幸福生活中追忆往昔;马灯,提醒着我们在和平年代里永葆革命精神。诚如文章所言——只要我们不丢掉这盏马灯,不丢掉马灯精神,我们便能通过所有的黑夜,走向新的黎明。
写作借鉴
1.悉心布局,结构清晰而严谨。此文以“马灯”为线索,开篇点题,引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最后回到现实点明题旨,形成了“引入—忆昔—思今”的行文思路,布局严谨,结构清晰,值得我们仿效。
2.精心选材,铺陈自然而得体。回顾往昔的革命岁月,值得作者选取的材料有很多。从全文看,作者也确实选取了很多的材料。这些材料有具体的(如大别山中的夜行军、老渔夫救治负伤战士),有概述的(如三、四、五、六段)。这样选材,有点有面,显得自然而得体,作者的情感表达也因此而水到渠成。这一点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3.用心斟酌,语言流畅而生动。综观全文,此文运用了反问、设问、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如将马灯比作太阳和月亮,不仅形象,而且暗含光明,它照亮革命战士前进的方向,象征意味浓厚;其他如设问、反问、排比句(段)的使用,又使文章充满着浓郁的抒情色彩,极具感染力。遣词造句用心斟酌,应成为我们的写作习惯。
Section targeting
阅读练兵一
国徽的故事
高多祥 宋春元
①小时候,父亲常常拿着一枚硬币,指着背面的图案问我:“你知道这钱背后的图案是什么吗?”我回答说:“知道,是国徽。”接着,他又会问:“你知道这国徽是谁造的吗?”我摇摇头说:“不知道。”
②这是我们父女间重复了几十年的故事。其实,我早知道,国徽是父亲和沈阳的工人叔叔造的,他还不止一次遗憾地说,可惜国徽还没有造好,他就奉命调离了那个地方,以后就再也没能回到那座城市。
③父亲走了,在他生命的弥留之际,他曾一再地恳求我一定要替他看一看国徽,看一看那些五十年前一起铸造国徽的战友们。说这话时,他把他眼中的最后一抹晚霞留给了这个世界。
④父亲走了,带着对共和国国徽的眷恋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了父亲的遗愿,为了那生命的最后一抹晚霞,我曾经去寻找。
⑤这是一位已经八十五岁的老人。他每天都在家乡小城的广场上默默地坐着,头向上微微地抬着,似乎在他的前方就是天安门,而城楼的门楣上就悬挂着他亲手铸造的那枚国徽。他就是焦百顺,一位干了一辈子铸造工作的普通工人。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徽,就是经他的手浇铸而成的。
⑥“那年秋天,经霜后的共和国到处是火红火红的。那天下午,厂领导悄悄告诉俺,厂里决定让俺带一些人,为咱们共和国制造一枚国徽。开始俺还有顾虑,怕完成不好这个任务,可后来一想,俺不干,谁干?解放前,俺逃荒要饭来到沈阳,是党把俺从苦海里救了出来……那段日子,俺一辈子也忘不了,直到今天,只要闭上眼睛,那炉火、那铝花还在。”
⑦如今,当我真正面对这已尘封了半个世纪的机器,面对这些半个世纪前在这个地方工作过的人们,我才完全理解了父亲的全部情感,读懂了父亲留在世界上的那最后一抹晚霞。
⑧望着眼前这位正在走向生命尽头的老人,仿佛父亲生命中最后的祈盼,又重现在眼前。我不敢想象以后还有几回这样的时刻,我不想让所有的人都留有与父亲同样的遗憾。
⑨今秋,枫叶正红的时候,我不容争辩地带着已步履蹒跚的焦叔叔,来到了北京,来到了天安门。
⑩这是一位已经八十五岁的老人,他仿佛在这儿已经默默地坐了一辈子,他的目光始终朝着天安门城楼的方向。“瞧,它多么庄严,不管是谁,不管在啥地方,只要看上它一眼都会肃然起敬。五十年了,晨晖夕阴,它还是那么鲜艳,那么神圣。”
11.站在这广场上,想着父辈们曾奋斗过一生的那片热土,那一束束流火曾经融注过共和国长子全部的炽热真情,那迸溅的钢花、铝花曾经浇铸过共和国不屈的灵魂。这些共和国的铸造者们,大部分一生平平淡淡,然而,他们因此而自豪,因此而永恒,他们的历史应该当之无愧地写进共和国的档案中。
(选自CCTV网站“央视国际•电视散文”,有改动)
基础层级演练:
1.“这是我们父女间重复了几十年的故事”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都已经不再是它们的本意了,而是在语境中有了新的意义。试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那一束束流火曾经融注过共和国长子全部的炽热真情,那迸溅的钢花、铝花曾经浇铸过共和国不屈的灵魂。
发展层级演练:
3.文章第⑤自然段的开头对焦百顺老人的神态和动作进行了描写,结合上下文来揣摩,老人此时有着怎样的心理?
4.“最后一抹晚霞”在文中反复出现,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其表达作用。
Section targeting
阅读练兵二
无名烈士祭
杨毓洲
1948年的秋天,炮声渐渐远去。胶东的秋天,一片和平安宁的景象。哥哥来信说不久就要进行济南战役了,现在正紧张训练,等打完仗再写信报平安。
秋风吹来,秋玉米熟了,高粱穗红遍了山野。中秋节过了,月亮圆了又缺。
济南战役胜利结束了,可是哥哥没有来信。母亲天天在街头等。两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来信。母亲感到不祥:“但凡平安,你哥绝不会不写信,写封信去问问吧。”
寄去的信退回来了。母亲忧虑、失眠,整日念叨一句话:“哪怕盼来个残人也好啊!”冬天来了,风雪连天。为了解忧,白天母亲套上牲口推磨;夜里,一个人在厢房筛箩。细碎的雪粒打着窗纸,厢屋的灯半明半暗。
三月里,上级捎来一封烈士证明信,但母亲不相信哥哥会牺牲,她坚决拒绝领取那份抚恤金。母亲的刚强是小村内出名的,她从不在人前掉泪。但母亲终于病倒了。
新中国成立了,哥哥仍是没有音讯,但是母亲相信乡下传说的不少奇迹。东乡某某都说牺牲了,但突然来信了;南乡某某追悼会也开了,过了几年,却又回到家来了。母亲也相信奇迹会出现。
过了春天,过了夏天,到了秋天,秋天庄稼收光,视野可以远些,母亲就早早地去等。冬天野地光秃秃的,稀拉拉的雪飘起,母亲依然早早地去等候。石榴三婶说,得领你娘上城里医院看看了。母亲不去。她还是每天干她日常的营生,每天准时去村头坐着,望着……
母亲终于怀着满腹的心事离开了人世。
每年春天,我定要到英雄山烈士陵园,来看那一排排无名碑墓,来看这无数不相识的弟兄。今年我又来到烈士墓前,用心去读每一座矮矮的石碑,读它们右上角部队的番号;还有许多许多石碑,没有番号,没有姓名,他们是无名英雄。这无数的弟兄中,不知道有没有母亲整年思念的她的儿子。他们一个个曾经是年轻的血肉之躯。有人说,死人活在活人的记忆里,当我也只活在人们的记忆里的时候,哥哥他们便真的永远消逝了。我写这篇小文是为了让烈士活得更长远些。
(选自CCTV网站“央视国际•电视散文”,有改动)
基础层级演练:
1.文中画线句能否改为“到了秋天庄稼收光,视野可以远些,母亲就早早地去等”?
发展层级演练:
2.请根据提示填写母亲内心的情感经历。
(济南战役结束)盼望儿子来信报平安→ →伤痛但坚信儿子活着→ →怀着满腹的心事(离开人世)
3.文中有多处“特写镜头”,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举一语例并简要分析。
语例:
分析:
4.有人认为,文章的题目是“无名烈士祭”,而作者却用了大量篇幅着墨于母亲和哥哥,而母亲并非烈士,哥哥也是有名字的,所以文章尽管感人,但是写偏题了。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写作拓展延伸:
5.生活中有许多的人,像这篇文章中的“哥哥”那样,在另一个人的心中“活”得那样永恒;生活中也有许多的事,像文章中母亲对哥哥的思念那样,能时时叩动另一个人的心扉。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或事?请摘取一点,以“永不忘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参考答案:
《国徽的故事》:1.父亲在“我”小时候总问“我”(硬币背后的)国徽是谁制造的,而“我”却回答不知道的故事。 2.“融注”在这里是融入、注入的意思,“浇铸”在这里是浇灌、铸造的意思。两个词用在这里,表现了铸造国徽的工人灵魂深处与共和国融为一体,他们对共和国有着无限热爱。 3.大意是回忆以往那些令人自豪的火热的日子,表达对国徽的热爱和对共和国的热爱。 4.结构上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内容上是在强调父亲晚年想看一看他们亲手铸造的国徽和他的战友们的迫切心愿;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父亲的遗憾之情。《无名烈士祭》:1.不能。原句更能表现母亲相信儿子仍然存活着的坚定信念,更能表现母亲对儿子的渴盼和思念。 2.牵挂担忧儿子 日夜期盼奇迹发生 3.语例:为了解忧,白天母亲套上牲口推磨;夜里,一个人在厢房筛箩。细碎的雪粒打着窗纸,厢屋的灯半明半暗。分析:母亲无时无刻不在挂念担忧儿子的生命安危,日夜难眠,只好日夜劳动来消解忧愁。“雪粒”和“灯光”渲染了母亲内心的悲伤和痛苦。 4.不正确。因为:①哥哥牺牲后没有留下名字,是许许多多的无名烈士中的一个代表,怀念哥哥和缅怀无名英雄是相一致的。②文章着墨于母亲对儿子的盼归之情和丧子之痛,这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无名烈士对国家的奉献。 5.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1111537.html
相关阅读:中考备考六要点:看考纲备写作夯基础精做题
高尔基《海燕》问题探究及课后答案
抓住关键,有的放矢??谈谈说明文阅读的有效教学
中考复习:分题指导及答题要求
《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四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