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2019年中考建国60周年主题阅读指导(7)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阅读指导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主题阅读关键词:

大好河山

(七)大好河山

读•能力提升空间

阅读练兵一

快读周庄

徐海帆

①青石桥是周庄的一篇散文,很随意地在水巷上淡淡地抒情。

②一阕一阕的雨,很缠绵、很轻松地从远处移过来,叮当地洒在青石桥的一些古朴的旧事上,沿河、沿街、沿桥的垂柳一层层地将雨水递过去,犹如击鼓传花。

③我不知道,一天的雨水将会使多少颗种子发芽,但我坐在周庄的茶楼里,多少有一点飘飘欲仙的感觉。我开始大声地朗读,周庄很坦诚,让我无须思考便能有节奏地读出他的韵味,每每读这样优美的散文都能使我获得一阵阵快感。小桥横卧,倒映水中,宛如江南女子怀中的琵琶,行走青石桥,便感觉有一种最原始的音乐和琴键被踏响。仿佛是为了陪衬这般叫人痴醉的场景,某个青瓦白墙,木栅花窗,前门是街,后门是河的小楼里,便真的有佳人正拨弄琴弦,咿咿呀呀地唱一曲评弹。吴侬软语,轻舟嬉波,阿婆茶醇厚如酒,这时候丝丝缕缕纠缠着你的,一定是江南的味道。

④两岸垂柳婀娜过来,像一道温柔的闪电,却被青石桥拦腰一束。青石桥之于柳树,便如妇人头上束发的头饰,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点缀。水巷中游船如织,于柳絮中来来往往如梳理美人云鬓,似一篇上等文章,形散而神不散。古朴的青石桥便开始有一些浪漫,一些温馨。

⑤从茶楼里看出去,临水人家的青瓦白墙错落有致,宛如竖起的琴架,次第编排。装点青石桥的,是一河流觞, , , 。或流云,或花香,或一千年的光阴,便意会周庄的日子,是一行一行的,一格一格的,一座桥一座桥排列起来的。小桥、流水、人家,这江南水乡的景色清新而又美丽,小巧玲珑而又精致,充满水墨画的情调。若有红男绿女走在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小桥流水间,风便添上了许多水印,淡淡轻轻格外柔和。快读周庄,双桥便是文眼,这枚水做的月亮,挂在周庄的胸口上千年,正在用记叙的手法回忆过去。也许就是一个雨夜,也许就是一个诗人的妙手偶得,双桥便化入文章,成一个精彩的句子在水巷深处散发光芒。

⑥大大小小的青石桥,扭七拐八,将周庄家家户户层叠几折的河埠头连成一体,连成一个庄子。这些青石桥,使周庄有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周庄的日子,便真的长势喜人。

(选自《散文百家》2019年第2期)

基础层级演练:

1.本文的写作对象是什么?

2.请发挥你的想象,在第⑤段中的横线上补写三个短语。

发展层级演练:

3.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小桥横卧,倒映水中,宛如江南女子怀中的琵琶,行走青石桥,便感觉有一种最原始的音乐和琴键被踏响。

4.第④段的描写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5.谈谈本文的艺术特色。

写作拓展延伸:

6.同学们一定也游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请以“梦里 ”为题,写一篇文章,600字以上。

阅读练兵二

铁观音,润我为秀色

潇 琴

月好人静,最能将铁观音喝出色来,谁还有不惬意的出尘之想?

于是,一个爱铁观音的人,总会被其熏陶得心明眼亮些,睿智豁达些,其笑意韵味也如茶。

爱铁观音只在自然间,好似一不小心就跌进了梦里,勾画她的意象,竟找不到红尘的颜色。可是叶叶总关情,浮沉之间,倾听无语的禅意,看茶水一如春色的绸缎,冷艳如一种华贵滋养你的气度。谁知否?一种风范,来自铁观音韵味。

铁观音具有独特的天然香味,滋味醇厚甘鲜,令人饮后满口生津,齿颊留香,喉底回甘,兼具红茶的甘醇和绿茶的清香,名列全国十大名茶之一,选育栽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传清乾隆年间,由尧阳南岩仕人王士让制成并携赠侍郎方望溪,方转进内廷,乾隆因其色泽乌润,沉重似铁,外形如观音合掌,特赐美名“铁观音”。又传说尧阳松林头老茶农魏荫,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梦神点化,于山岩间得一茶树,异于常者,移植炒制,品质特优,奇为观音所赐,见其叶重色深如铁,因而取名“铁观音”。人们对心仪的事物总是赋予美丽的传说愉悦自己或他人,不知这是否也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态度?

当青龙入壶,借长江之浪,翻腾于别有洞天,茗叶儿便复活了。于是你的精神与铁观音的精神相融,浓淡相宜,雅致经心。就这样,沸腾的安溪水,浇出一泓人生哲学,将大唐文化洗润得更加明晰。于是,一杯铁观音流淌出一条长长的黄河,积淀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内涵,卷起滚滚波涛,涌动在每个爱茶人的血脉中。这是一条多么漫长的路程,积淀了安溪人、安溪的山山水水多少底蕴?经历了多少春秋?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面前时常有杯温暖的茶,若再能从容不迫地品味,这就是演绎生活方式的精妙情节。此刻,谁还理会天高云淡地厚尘红。这时,也许一首诗诞生了,一个传奇流行了,惹得多少品茶人心旷神怡地去捧读。是的,多少人生来自铁观音的暗示,生活的秘诀在玩味中领悟,不经意间,一份甘醇,便成了千古绝唱。我常倾听铁观音细语,缠绵不断。入喉,不仅暖胃,也如山涧洗心。谁只要喝出本色就领略了人间最好的风情。

近日里读报,喜得一振奋人心的消息,铁观音竟占据了京城茶业的70%。铁观音的魅力,来自何处?不言而喻,是她的故乡安溪。这片神奇的土地,是怎样地养育了闻名遐迩的铁观音?因了铁观音,我竟为安溪这般牵肠!这般骄傲!

可以说向往安溪、认识安溪,是从“铁观音”开始的。先后来过几趟安溪,对茶园、茶厂有了较多的感知,我开始知道,长年朝雾夕岚、温和湿润、峰峦竞秀、泉甘土赤的安溪是个得天独厚的茶区,茶山如海,绿浪起伏,有60多个优良品种: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茶叶畅销港澳、新马、日本、欧美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真可谓香飘万里!安溪人养育了茶,茶养育了安溪人;难怪安溪人一说起茶来,总是声情并茂,敬若神明。

乌龙茶介于红、绿茶之间,是一种半发酵茶,成茶品名大都以茶树品种命名。鲜叶经过晾青、晒青、摇青,直至“青蒂绿腹红镶边”,继而经过炒青、包揉、烘干等十几道工序,而后加工成精茶。此时的茶早已不是原始意义上的茶了,她已被注入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已上升为茶文化,她集历史、哲学、经济、宗教、民俗、礼仪、科研、教育、医学、园艺、陶瓷等领域于一堂,也熔诗词、书画、歌舞、戏剧、文学等艺术于一炉,茶便作为一种智慧与文明的象征款款入世。

一路风尘,伫立魏氏茶王前,茶树、奇石、溪水、山岚、白云……演绎《茶经》深奥的精髓。我明白了,她在滋养一颗温和的心,谁闻到她的香味,日子就更超脱了,这时的茶带着你的精神悠然出世。

又见安溪,又见铁观音,喝一杯,天宽地广一杯,点点滴滴渗透的美,怎不润我为秀色?!

(选自《散文百家》2019年第5期)

基础层级演练: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心仪:(2)款款:

2.文末以一句“点点滴滴渗透的美,怎不润我为秀色”总收全文,韵味悠长。“点点滴滴渗透的美”指的是 ;“润”字,从字面上应理解为 ,从文化层面应理解为 ;“秀色”应理解为 。

发展层级演练:

3.理解本文中的精辟语句,要靠丰富的想象和合理的拓展延伸。说说下面的语句有怎样的深刻内涵。

一杯铁观音流淌出一条长长的黄河,积淀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内涵,卷起滚滚波涛,涌动在每个爱茶人的血脉中。

4.参考以下材料,请选择一个方面说说你对茶文化的理解。(50字以内)

材料一:略。(见文章画横线部分)

材料二:饮茶在我国,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比如,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边谈边饮时,要及时给客人添水。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饮。

材料三:苏东坡在《汲江煎茶》诗中写道:“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山城长短更。”生动描写了苏东坡在幽静的月夜临江汲水煎茶品茶的妙趣,堪称描写茶境虚静清幽的千古绝唱。

写作拓展延伸:

5.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有着丰富的风俗人情与丰厚的文化积淀,令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沉醉其中。请你以“ ,令我心醉”为题,写一篇文章,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快读周庄》:1.周庄的青石桥。 2.示例:一树绿荫,一巷古意,一船诗韵 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桥比作琵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踏在小桥青石板上发出的清脆声音,表达出无限的诗情画意。 4.衬托。借柳树的婀娜温柔映衬了青石桥的刚劲;借如织的游船,为青石桥增添几许浪漫和温馨。 5.(1)全文想象奇特,极富诗情画意。(2)大量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3)文章围绕青石板行文,形散神不散。(4)感情真挚自然。 6.略。

《铁观音,润我为秀色》:1.(1)心中仰慕。(2)缓,慢。 2.茶文化在各方面的表现与影响;(字面)滋润,滋养,润泽;(文化层面)养育、哺育的意思;(秀色)指人的旺盛的精神状态,健康的形象,完善的人格。 3.示例:铁观音丰富和发展了中华茶文化,也激发了爱茶人的生活热情,陶冶了中华儿女的精神情操。4.用茶待客,以茶会友,依茶入静,因茶悟理,等等,都可以谈。5.略。

读•考题点将台

主题阐释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自然赐予了我们青翠沉稳的山,碧绿灵动的水,蔚蓝洁净的天,富饶广袤的地,美丽动人的景……可是,我们人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了追求眼前的蝇头小利,不顾大自然的屡屡警告,肆意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乱砍乱伐,毁草毁林,乱排污水、乱排废气……致使山不再青,水不再绿,天不再蓝,景不再美,而我们人类也受到了大自然各种严厉的惩罚。

现在人们已懂得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保护自然环境也成为热点话题。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自然风光……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作为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主题以及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当然是我们复习应考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有利于我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努力建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社会。

金题回放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壶口,壶口

莫 伸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峻梁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选择忍受和服从。但黄河是雄心勃勃的,它从来都不屑隐忍,不甘迁就,更不愿受辱。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诞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壶口中——瀑布之前,黄河的河床足有上千米宽,而到了这里,两岸岩石陡然一缩,形成了一条只有二三十米左右的峡槽。不仅如此,槽道下又奇特地出现了一个高低悬殊、落差极陡的深谷。于是,漫天而来的黄河水流在这里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由此形成了壶口瀑布。

⑥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⑦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乎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包容万千。【A】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扼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⑧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去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去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以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⑨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须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⑩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醒悟:【B】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选文有改动)

1.为什么说倚身于秦晋大峡谷,“黄河有幸”?

2.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2)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5.请从文中【A】【B】两处画横线的语句中任选一处,针对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

(2019年陕西省中考试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7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清、水之□、山之□、山之□,让人们充分领略富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7.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2019年福建福州市中考试题)

解题策略:

《壶口,壶口》是一篇壮美的山水风景画,表现了自然的伟大和不朽,也象征了我们民族的英雄魂魄。文后有5道试题:

1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首先找出“黄河有幸”在原文中的位置,再认真细读上下文,抓住文中第③段说的“有幸”的原因,从中归纳出答案。

2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要点概括。首先从文中找出“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一段,再从其总领的⑦⑧两段中,可以发现作者描写的主要是瀑布的飞雾、吼声、力量和气概,进而用流畅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

3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理解句中词语的含义,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和词语的原本意思,准确理解分析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独特含义及作用。

4题:要求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文章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要从具体的描写中去分析,要统观全文,并且能说明这种表现手法是怎样运用的。

5题:要求对文章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结合语境,明确要赏析的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能够概括出语句的深刻内涵。《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不朽的写景美文。文后有两道试题。第6题主要是概括景色的特点,可以从文章开头找出概写的句子。第7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分析,可透过画线句子的意思来挖掘作者的情感态度。

参考答案:1.雄心勃勃的黄河得到了释放的舞台,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2.(1)瀑布迸溅的飞雾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2)瀑布发出的不绝不灭的震吼撼天动地,包容万千。(3)统一和团结使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4)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1)形容词贬义褒用,生动形象地描绘并赞美洪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2)动词,写出水浪的力量很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水流们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 4.象征(或:托物言志)。文章借“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5.示例:【A】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联想丰富,气势磅礴。该句揭示出瀑布撼天动地的声音所展现的勇猛刚烈的气势和悲壮豪雄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B】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言雄壮有力,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喷薄而出。连用三个“为什么”引人思考,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内核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6.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急 高 险(峻,峭,陡) 7.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 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错答探因:

举例:

1题:因为秦晋大峡谷是个例外,所以黄河有幸。

4题:比喻、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

分析:

1题:没有认真分析相关的上下文,未能找出答题点,只停留在表层理解上,没有揭示出实质性的内涵。

4题:将修辞手法与文章的表现手法混淆。修辞手法着眼于具体的句子,表现手法着眼于全文,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新题演练

《壶口,壶口》这篇选文可能还会这样命题:

1.文意把握:全文依次写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一下。

2.作品感受:面对壶口瀑布,作者为什么会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

参考答案:

新题演练:1.壶口瀑布形成的条件和原因;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对壶口瀑布的感受和赞美。 2.壶口瀑布的巨大力量是一种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因而感到空前的震撼。

名篇赏读

醉在呼伦贝尔

蔡铁英

什么是醉,心醉便是醉了。6月一个早晨,我陪远来的朋友一同登上兴安岭。刚到岭顶还没等定下神来,浓浓的雾,不,应该说是云就把我们藏了起来。吸了一口气想喊却像喝了一口甘洌的清泉,终于没有作声。静谧中,我觉得自己被浓雾化解了,心绪像云一样徜徉在山间。混沌中天地合一,我想起了盘古那把开天辟地的利斧。

我有几分醉了,数不清的,灰的、黑的、白的、青的云团舔着我的醉眼,在天光中沉浮,像宇宙中的星云重演着创世纪的奇观。渐渐地“混沌”开始分化,轻的上浮,丝绒一样飘在半空如天宫的云毯;重的下沉,现出一个似乎有潜龙静卧的墨蓝色深潭。不知何时聚拢来的群山如摇篮状把云毯与深潭围在其中。微风袭来,远处的松涛声像是天地落定的余响。

此时,天地都屏住呼吸在静穆中期待着什么。“快看!”随着朋友发颤的语调,潭中央跃出一个小黑点,霎时间,两条水线在如镜的水面展开。“是野鸭吗?”朋友问。“不,是生命!”我大声喊道。这是怎么了?我下意识地俯下身去,莫名的泪水夺眶而出。脚下的花草,身旁的松枝上挂满了圣洁的露珠。细观,水珠与露珠原本是分不出的。

云向山下飘去。亮起来的潭面把山分成对称的实体和倒影两部分。这幅在天地间展开的画卷,既不失油画的逼真,又像中国画那般传神,绘画的鼻祖原来是大自然。大自然就是这样,他赋予你生命,又启发你的心智,待你有些成熟时,他又像潭中的水那样,引导你挤过石桥,跳下山崖,聚成溪,汇成河,化作云,变成雨,迎着雷电千回百转义无反顾地奔向新的目标。

下山时,在铺满松软腐叶,弥漫着远古气息的林荫路上,我想象着呼伦贝尔先民由大兴安岭向着呼伦贝尔草原,坚定又充满艰辛的跋涉。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水往低处流却是为了人往高处走,至少当年的鲜卑人是认这个理的。一样的水,可山间的水和草原上的水为人们提供的生活环境却是完全不同的。正当始终与我们同行的溪流河水使我们发出这般感慨时,我们意外地发现了鄂温克先民刻在崖壁上,大多是犴、鹿等动物图案的岩画,和搭建在树上,常被人误认为是悬棺,实际上是用来藏储物品的天仓。

清晨,马群的奔腾和嘶鸣声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走出牧包举目望去,心立刻为草原的博大壮美震撼了。著名史学家翦伯赞也曾在此感叹道:“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游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

忽觉阳光有些暗,抬头去望,大家不约而同地喊道“是龙”。碧蓝天空上飞来一条用云雕刻成的巨龙。我敢肯定地说,当年的成吉思汗也一定见过这样的龙。我又有些醉了。

(选自央视国际电视散文)

赏析品味

文章题为“醉在呼伦贝尔”,但却几乎没有直接描绘呼伦贝尔大草原,而是通过与草原有关的浓雾、云团、野鸭、潭水等自然景物的描写,特别是由此引发的思考:潭水不断奔向新目标的精神,先民们坚决的信念和惊人的智慧,游牧民族发展的历史摇篮,用云雕刻的巨龙的象征意义……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作者没有停留在一般描写草原景色的表层上,而是将思维的触角伸向了生命、历史、精神等更加深邃、更加理性的层面,使文章具有了思想的深度。另外,文章以“醉”为主线串联全文,脉络清晰;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描写细腻逼真,生动感人;语言节奏感强,如行云流水,富有韵味。

写作借鉴

本文独辟蹊径,切入角度独特。作者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写“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丰苗茂,写草原的广袤辽阔,写草原上的牛羊成群,写万马奔腾等等,而是避开这些人们常写的景物,从与草原有关的云雾、潭水等其他景物入手,尽情描绘,自如联想,挖掘内涵,以表现“心醉”之感。正因为切入角度独特,才使文章富有新意和魅力。

我们写作时,要学习作者这种独辟蹊径的写法,要选取新颖、独特的切入角度,不要走老套路,尽量避免与一般人角度相同,这样就能将文章写得富有新意、创意。

阅读练兵一

燕山深处

黄 勇

燕山深处,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五道沟风景区。它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围场是清代皇家狩猎之地,遍布草原、湿地、森林、群山,今天已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卫护京津的环保重地。

进入景区,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沙石公路前行,两侧是一望无尽的森林和野草,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分明来到一个免费享用的绿色氧吧世界。沟谷的流沙淤积成片片断断的沙地,清清的溪水在弯弯曲曲的沙沟中流淌。沙地中,生长着成片的白桦林,白皮黑斑,枝干挺立,在绿色环境中显得格外耀眼。可是,流沙的侵蚀,使它们失去沃土肥源,一棵棵没了绿叶,如寒冬枯枝,正在经历生死考验,与周边绿林形成极大反差。可见,环境不仅对于人,即使对于树木,也是攸关生存啊!

车过沟谷,便一路上行,最后到达石桌子山之巅。这里海拔1829米,登高望远,视野顿开。远处有形态各异的奇峰巨崖,近处则是山峦竞秀、郁郁葱葱。峰顶的一侧,笔挺的杉树方阵似地遍布于山坡,就像百万大军守卫着制高点。而与杉林相邻的一侧,竟有大片的白桦林。石桌子山的另一侧,则是一幅不同的景象,只有攀上两个山包之间的夹缝,才可以看到。这里是一大片高山草原,稀落的几棵绿树点缀于草原之间,数十只山牛悠悠然于草原各处,正在埋头吃草。那牛的颜色各异,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棕色的,如同人的不同肤色种族一样,在大自然里和谐相处,安然生活。

山峰美景实在美不胜收。观赏之余,你千万要留意脚下的花草。这些生长于山巅坡面的野草野花,栉风沐雨,生生不息,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有红色的花,像含苞待放的玫瑰;有金黄色的花,像菊花,有人称它野菊花;有紫色的花,像小喇叭,悬挂于高高的草茎;有黄绿相间、花蕾成串的花, ……

石桌子山大概是群山之首吧,森林?望塔便设于此处。这是一座土黄色的砖砌建筑,大约四层楼高,形同一座碉堡。林区防火,唯此为大。登上?望塔,莽莽林海,一览无余。孤身一人的护林员,身负重任,坚守岗位,守护着绿色的长城。

?望塔下,一面山坡是层林遍布,一面山坡是草长花开。葱绿的野草,烘托着无数异彩纷呈的野花。草高及人,花亦相长。人入草中,花草拥身。一阵阵云雾随风而至,带着花草香味的空气沁人心脾,于朦胧中令人飘逸欲仙。

暮色渐浓,返回沟谷。跨过小木桥,沿着长长的石板道,来到了宿营地。一块块谷地,被辟为颇具蒙古族特色的野外帐篷式旅馆。十几座蒙古包搭建于谷地。这里的蒙古包,外观形状乃至构架,似乎与传统的蒙古包无异,但内里的陈设,却是道地的现代设施。不过,内里再现代的陈设,还是抵挡不住自然环境带来的幽静与纷扰。谷地四周,傍山临水,山林的虫鸣,溪流的潺潺,的确让人有回归大自然之感。可是,那些会飞能爬的小生灵——山蚊、蝗虫、蜘蛛、蜻蜓等,却耐不住寂寞,纷纷溜入蒙古包内,与客人为伴。只要你不在意,便可以相安无事,权当回归大自然,美美地睡它一宿。如果你心理承受不了,甚至惧怕小生灵的“袭扰”,那就会使你彻夜难眠了。

不管怎样,燕山深处的五道沟、石桌子山,依然是北国一道亮丽的风景。尤其对久居城市的人们,实在是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不信,就去亲自体验体验吧。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8月30日,有删节)

基础层级演练:

1.根据上下文意,为文中的横线处补写一个比喻句。

2.文章从山巅这个观察点上,描写了哪些景色?

发展层级演练:

3.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意。

4.文章描写了宿营地自然环境的幽静,同时又写了会飞能爬的小虫子对人们的袭扰。这样写,是不是破坏了自然景色的美感?

5.赏析第四自然段,说说作者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写作拓展延伸:

6.同学们一定也游览过一些自然风景区,请以“一道亮丽的自然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600以上。

阅读练兵二

惊艳赛里木湖

梁正中

离开伊宁,坐车来到赛里木湖。赛里木湖海拔2073米,面积有458平方公里,最深处92米,是新疆最大最高的高山湖泊。

一下车我就急急来到湖边,没有风,没有水草,没有鸟,也看不到鱼,一切那么的静,是旷野空宇里的那种静,似乎什么声音都被无终点地传送出去不再返回。我与一个从乌鲁木齐来的年轻人结伴跨上马,慢慢上山去。

到了山顶,我竟然一下子惊倒了,气息一瞬间停止。迎面是一座大雪峰,就矗立在眼前,仿佛伸手就能够到,一种极强的压迫感让人窒息,不由得要向后退。这是远近距离和大小比例在视觉中一下子失衡的即时反应。平定了心神再细看,其实也相距有一两百米,只是雪峰实在太大了,巨壁般横挡在面前,震慑人心。我们下了马,情不自禁地冲着对面大喊几声,声波来来回回反复撞击,回音无尽。这真是一处让人惊叹的奇观绝景。

这山顶是个小平台,我们让马吃草,坐下来回头再看赛里木湖,不禁又是一份惊喜。人在这高处,已不是刚才与湖面平行时看过去那般平淡了,而是一片浩瀚的蓝盈盈的湖水,真像是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好美!又一会儿,随着光线的变化,那湖水外圈泛出浅蓝,往湖心逐渐变深,莹蓝、宝蓝直到湖心的深蓝,一层层地把个“蓝”字图解得叫人心悦诚服。蓝天蓝湖,白云白雪,湖畔边一大片淡绿色的草以及极小的点点牛羊,这就是定格在我脑海里的赛里木湖之印象。她宁静若处女般安卧于大山间的那份纯情寂寥之美,让我刻骨铭心。

下来时我们多绕了点路,让马儿在草地欢欢地走了一大圈。回到湖边,抚摸着有点冒汗的马头,向它告别,感谢它让我看到了如此难忘的绝佳美景。

(选自《新民晚报》2019年5月29日,有删节)

基础层级演练:

1.怎样理解标题中“惊艳”的含意?

2.按照下面的写作顺序填写相关内容。

来到湖边,湖非常静——骑马到山顶, ——坐下回头看湖, ——骑马下山,难忘美景。

发展层级演练:

3.大雪峰为什么“是一处让人惊叹的奇观绝景”?

4.阅读第四段,说说文章抓住赛里木湖的什么特点,是怎样描绘的?

写作拓展延伸:

5.学习本文的写法,以“惊艳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补充完整作文题目,字数600左右。

参考答案:

《燕山深处》:1.示例:像一枝枝“冰糖葫芦”。 2.杉树,白桦林,高山草原,脚下花草,?望塔。 3.说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我们必须竭力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4.特意写了小虫子对人们的袭扰,正说明了环境真正是纯自然的、丰富多彩的,这不但不会破坏景色的美感,而且更能增加景色的自然美。5.语言简练,层次分明;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生动形象;句式上大多采用短句,节奏轻松明快。 6.略

《惊艳赛里木湖》:1.惊奇于赛里木湖的艳丽。 2.雪峰矗立于眼前;湖水蓝得惊奇。 3.雪峰太大,突然矗立于面前,给人以压迫感、震慑感,距离很近,回音无尽。 4.抓住“蓝”这个特点,细致描绘了湖水显出层层不同的“蓝”,进而把湖水放在蓝天白云、湖边草地的背景下去写,更衬托出湖水的惊艳。 5.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1114272.html

相关阅读:《〈庄子〉故事两则》课后练习答案
七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研讨与练习参考答案
初中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设计第四课时:领悟情感
现代文阅读考点系列之文题解读
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技巧和答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