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议论文阅读

一、考点解读

新课标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2008年泰州市中考语文考纲阅读部分明确要求学生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 根据这一要求,我们明白了议论文阅读所选的材料的难易和考查的角度。另外,考查的内容除了议论文文体所特有的知识点外,还考查非议论文文体所特有的考点,如字词的理解,句子的理解,对文中的观点谈自己的看法和感悟,考查探究和创新能力。

二、考点分析

议论文的阅读是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近年来大部分省市中考语文试卷上都有议论文的阅读,所选文章内容侧重于具有文化内涵和人文色彩,比如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题型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开放性试题有扩大的趋势。考查热点有: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补写或仿写;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体会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和严密性、准确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联系生活,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并联想创新。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感悟能力,概括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年份题型分值比率考查知识点备注

2019年 阅读理解 15分 10%观点的概括,词语的理解,语言的准确性,内容的感悟,结合实际,发表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2018年 阅读理解 18分 12%内容的概括,词语的语境义,语言的理解,根据内容仿写,原文内容的延伸,结合课内外谈感悟和见解

202018年未考

下面就泰州市2019年和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上的两段议论文作几点分析。(2018年未考)

(一)、2019年泰州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二)

为活人服务的学校教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5分)

j学校向来是使传统的知识财富一代一代相传的最重要的机构。与过去相比,今天更是这样。由于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家庭作为传统教育的承担者的地位已经削弱了。因此,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校。

k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是,这种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在青年人中发展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应当消灭个性,使个人变成仅仅是社会的工具,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因为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意志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相反,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使他们把为社会服务看成是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标。

l我以为对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情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来开展工作。这种做法伤害了学生健康的感情、诚实的自信,培养出的是顺从的人。教师只有尽可能少的使用强制手段,教师的德和才才能成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

m要培养创造性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当然不如仅仅唤起个人好胜心那样容易,但也正因如此,所以才更有价值。这种教育的关键在于发展孩子们对于游戏的天真爱好和获得他人赞许的天真愿望,引导他们为了社会的需要参与到重要的领域中去。这种教育的主要基础是培养学生这样一种愿望,即希望得到有效的活动能力和人们的认可。如果学校从这样的观点出发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它就会受到成长中的一代的高度尊敬,学校规定的课业就会被他们当作礼物来领受,学生就会对在学时间比对放假时间还要喜爱。(选自《科学画报》202019年第3期)

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著名物理学家。他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推广为广义相对论。他因发现光电效应于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作者围绕学校教育问题,阐述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2.“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是,这种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试体会“不完全正确”这一词语的准确性。(3分)

3.第m段中加点词语“这种教育”指的是:

(3分)

4.从文中摘录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填在下面的文摘卡上,并写上自己的感悟。(3分)

读书文摘卡

类别 议论文 篇名 为活人服务的学校教育 作者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内容摘要

我的感悟

5.读了上面这篇文章,你一定会有不少感受吧,请就感受最深的一点,向你所在学校的领导或老师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陈述理由。(3分)

(二)2019年泰州市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三)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李兴濂)(18分)

①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②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③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他突然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那一刻,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

④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夤(yín)夜星河。“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授意如波涛般汹涌而来……”

⑤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我满怀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坠入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天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无止境……此时此刻,我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的,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必然来自天空!”

⑥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山涧、鸟鸣、夜露,掩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黎明的曙光射出万支金箭,点燃了朝霞,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现出它坚实的轮廓。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喷涌,流动,一个熠熠闪光的世界点亮我的双眼!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到远方的木船已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此时,朝阳、白帆、碧空,把我对遥远未来的瞻瞩和渴盼,带向广阔无垠的苍穹。

⑦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穿越灵魂,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皇座,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皈依的崇高,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⑧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的内心涌起!

(选自《读者》2019年第2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老画家”、康德、贝多芬和“我”在“仰望”时各自的感受是什么?

(4分)

老画家:

康德:

贝多芬:

“我”:

2.说说第⑦段中加点的“精神的皇座”的含义。(3分)

3.“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在生活中,你也许也“仰望”过,请仿照例句,写出你对“仰望”的理解。(3分)

仰望,就是 ,它使人 。

4.作者在第⑥段写自己于泰山极顶看日出,就视角来说,不能算作“仰望”。这应该不是作者的疏漏,请谈谈你对作者之所以这样写的理解。(4分)

5.人,总要仰望点什么。苏轼仰望中秋的圆月、青天,吴均仰望富春江两岸的群峰、寒树,同样激起了他们“心底的波澜”或“涟漪”。请结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或《与朱元思书》分析说明作者仰望后思想感情的变化。(4分)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

【分析】

1.两文的第一题均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概括归纳能力。概括的过程就是提炼文意、综合归纳整理的过程。概括时要注意几个方面:要根据试题的要求和指向,找准概括的角度;明确概括范围,根据哪些内容去综合,按照哪些要点做归纳;梳理概述总括的要点,力争涵盖全部要点而没有遗漏。文一阐述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学校教育不仅应该传授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良好心理素质、独立思考精神和创造性的能力。文二各自的感受可概括为:老画家: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康德: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授意如波涛般汹涌而来……贝多芬: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答出“神游魂驰”即可)“我”:把我对遥远未来的瞻瞩和渴盼,带向广阔无垠的苍穹。

2. 文一的第二题和文二的第四题都考查对议论文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文章内容的感受和评价的能力,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根据文一的整体内容,这里“不完全正确”可以认为正确或不正确都是片面的,学校教育有传授知识的职能,但不仅仅限于此,还有其他的。文二中这里的“仰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视觉角度的“仰视”,而应该理解为一种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种心灵的崇敬和景仰。

3. 文一的第三题和文二的第二题都考查对文中词语的揣摩能力。从上下文来看,文一第m段中加点词语“这种教育”指的是:培养创造性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文二第⑦段中加点的“精神的皇座”的含义是:指崇高或神圣的理想(信念、精神品质)。

4. 文一的第四题和文二的第三题都考查对议论文语言的理解和自己的认识及生活感悟。文一“我的感悟”要与摘要内容相关,且有自己的认识,语言流畅。文二答题要注重分析原句,采用仿写方式根据例句的比喻修辞手法,先写喻体,再写作用。如:仰望就是迷茫徘徊时的精神探求,它使人回到有价值的生命世界;仰望就是消沉苦闷时的心灵震撼,它使人找回生活的希望和目标。

5. 两文的最后一题均考查对文章的深层感悟,开放度较大。这是对原文内容的延伸,也是课内外的结合。答题时既要联系原文内容,更要从原文中抽取本质的东西,结合实际,发表自己的感悟和见解,体现自己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文一言之成理即可;文二如:仰望使苏轼放弃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转为对人世生活的热爱,并在仰望中寄托了对离人的美好祝愿。仰望使吴均否定了喧闹繁杂的世俗社会,激起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意思对即可)

三、复习策略(2018年本段考点复习策略)

(一)、要点梳理

1.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2.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借光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3.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从,哪是纲哪是目。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它是被论点统领,为论点服务的。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道理论据是是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和警句等。

(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五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4.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来说,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证的过程可以分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

5.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的特点。

(二)、规律点拨

中考一般从五个方面来考查对议论文的理解程度:

1.文章的论题和论点是什么?要区分论题与论点的各自定义,明确论题,把握论点。

2.文章的主要论据有哪些?为什么要选用这些论据?假如你选用论据,你还能提供哪些?这样的题目要认真分析,要调动积累,认真研究,突出重点。

3.为了突出中心论点,文章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要把握论证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4.文章的语言是如何体现精当的?相关句子的含义能不能正确体会?要年理解并品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重要语句的含义,说明表达的效果。

5.根据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课内外材料或生活实际,进行联想,大胆探究,发表自己的感悟和见解。

(三)、典型习题

(一)学会做人(郭振亚)

①一个初中学生对我说,老师要我们“学会做人”,难道我们这些学生不是人吗?我们有头脑、有五官、有四肢,我们本来就是会说话、会思考的人,为什么还要“学会做人”?

②这的确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朱熹曾说过,“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曾国藩也说过,“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他们所说的“做人”、“圣贤”,固然都有着历史的局限,甚至还有着封建礼教的糟粕,但他们强调的是“做人”要有道德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做人”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

③比如“圣贤”、“好人”的标准,在今天都有着不同的诠释和妙解。被誉为“共同致富的红色亿元村”的南街村,镌刻在街头的是:“大公无私是圣人,先公后私是贤人,公私兼顾是好人,先私后公是庸人,损公利私是坏人。”“当代毕?”王选院士对“好人”是这样诠释的:“我赞成季羡林先生关于‘好人’的标准: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儿就是好人。不过,我以为,这个标准还可以再降低一点儿,就是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的就是好人。”北京师范大学一位哲学系教授,把“标准”又降低了一点儿:“下品:一辈子损人利已的人;中品:一辈子偶尔损人利已的人;上品:一辈子都不损人利已的人。”

④对照这些箴言,大家不妨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你是大公无私,还是先公后私?是考虑别人和考虑自己一样多?还是一辈子从不损人利已?如果能做到这些,你即使不像白求恩、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人那样“毫不利已,专门利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人”。

⑤倘若你是一个“损公利私”、“考虑自己总是比考虑别人多”,抑或是“一辈子损人利已的人”,那就危险了,你“做人”的资格,就值得怀疑了。虽然你也有头脑、五官、四肢,但你只不过是一个徒具肉身,而缺乏高尚灵魂的人;如果你是一个贪官,那么,你就是蛀虫、硕鼠;如果你和歹徒勾勾搭搭,那么,你和他就是狼狈为奸;如果你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么,你就是变色龙;如果你抢劫杀人,那么,你就残毒如蛇;如果你能把稻草说成金条,骗人上当,那么,你就是狡猾的狐狸;如果你一见权势人物,就点头哈腰,不讲原则,一味讨好,那么,你可能就是一条摇头摆尾的叭儿狗……正因为如此,人们对那些行为猥琐、心理阴暗、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人,称之为衣冠禽兽,或者称之为禽兽不如。

⑥你看,人和禽兽之间,仅仅就是一纸之隔。人和人都有灵与肉,但不同的却是那个“灵”字,有的灵魂高尚、有的灵魂卑下、有的灵魂亮丽、有的灵魂龌龊,怎样“做人”?关键是塑自己的灵魂。

⑦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我们塑造灵魂的一面镜子。面对是非、善恶、美丑,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要旗帜鲜明,要知荣明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选文略有改动)

1.本文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2.第③段对“好人”的诠释有不同的标准,请找出并写在下面横线上。

⑴南街村人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 ⑵季羡林先生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

⑶王选院士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 ⑷北师大教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析第⑤段运用一连串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4.白求恩、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都是大家心目中的榜样,文中却说即使不像他们,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人”。对此你有何感悟联想?(60字走右)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

【解析】:第1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以及概括归纳能力。概括的过程就是提炼文意、终合归纳整理的过程。概括时要注意几个方面:根据试题的要求与指向,找准答题角度;明确概括范围,根据哪些内容去终合,按照哪些要点做归纳,梳理概述要点。中考阅卷评分,都是按要点得分的。本文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第2题考查结合语境筛选信息的能力。一定要认真研读语段, 准确概括。⑴南街村人的标准:公私兼顾。⑵季羡林先生的标准: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儿

⑶王选院士的标准: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⑷北师大教授的标准:一辈子偶尔损人利己。

第3题考查对议论文语言的品位能力和对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作用的分析能力。这一连串的比喻,列举了衣冠禽兽的种种表现,有力地阐明了这些人做人资格值得怀疑的看法,语言形象生动,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言之成理即可)

第4题考查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注重发挥创造性的理解能力。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答题时要贴合生活,紧扣语境,一定要言之有理。

示例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我的心目中是遥不可及的,总觉得做这样的好人太难了。读了本文后我才明白,只要你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考虑别人的利益,你在利己的同时不损人,就可以成为了不起的好人。可见,做个好人并不难。

示例②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普通人,总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不能因为犯了错误,就认为他不是好人或不能成为好人。即使我们犯了错误,不像白求恩、雷锋那样做到大公无私,我们也要努力争取做到公私兼顾,至少做到“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成为一个好人。

示例③“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做人最重要的是能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作为一个中学生,能遵纪守法,尊师敬老,与同学友好相处,不自满自负,不自私自利,不撒谎不攀比,就是一个好学生了。

(二)演奏快乐

①曾经有人对我说过:“听说,摩天轮的每个格子里都装满了幸福。在我仰望摩天轮之际,是否也能感到些许的快乐?那么,幸福为什么离我如此遥远?”我对这个人说:“既然想要幸福快乐,为什么只是仰望摩天轮,而不去亲身体验一番?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会感悟到幸福与快乐……”

②的确,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

③演奏快乐,就是品位快乐。不论是巍峨雄壮的高山,广袤无垠的大海,云彩飘飘的蓝天,还是沁人心脾的气味,绚丽斑斓的色彩,感人肺腑的话语……这些如宝石一般晶莹璀璨的快乐总是在我们身边盘旋。眺望高山,我们应有心田豁然开朗之感;遥望大海,我们应为生命的宽广而骄傲;仰望蓝天,我们应为云朵飘散后的重聚而高兴……懂得品位这些快乐的人,自然会得到快乐的青睐。

④演奏快乐,就是留住快乐。流星瞬间的消逝,昙花一现后的凋零,蒲公英随风飘零……这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总会带给我们瞬间的幸福与快乐。快乐的人知道将快乐延续:流星消逝,还有宁静美好的星空;昙花凋零,还有来年绽放的期许;蒲公英飘走了,还有随风飞舞的绚烂……即使人生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试图留住这些快乐,学会将快乐延续。那么,快乐的天使终将降临在你的身上。

⑤演奏快乐,就是寻找快乐。童年时的我们是那般天真灿烂:一个硬币能让我们玩儿出许多花样;一张纸能让我们折出各式各样的图案;一个易拉罐能让我们踩成高跟鞋; ;

……那时的我们有什么忧郁?有什么烦恼?那时的我们总是寻找快乐,沉浸在快乐的梦幻里。现在为什么不能?考试没考好会难过很长的时间,比赛失利了会不停地责怪自己,恋人离开了会惆怅得难以自拔,工作不顺利会一个人生闷气……难道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代价?在历经沧桑,饱受岁月的洗礼之后,那份童年时寻找快乐的本能也消逝得无影无踪。万世沧桑,悲欢岁月,痛苦难免,可是,懂得寻找快乐的人,快乐的旋律总会在他的心头回响。要相信,仰起头,就有蓝天!

⑥你是否还在仰望摩天轮,期盼些许的快乐?不妨亲自去坐一下吧。独自转动的摩天轮,会带你领略你所想不到的快乐!快拿起你心爱的乐器,从现在起,用你的心灵去演奏快乐。相信你能演奏出无比精彩的乐章!

⑦相信,快乐的乐曲可以演奏到地老天荒!

(选文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综观全文,作者开篇和结尾都写了摩天轮,简要分析作者写摩天轮有什么作用?

3.演奏快乐,就是寻找快乐。相信你在童年时代也寻找到了许许多多的快乐。结合你的体验为第⑤段空白处补写两个句子。(注意:不要答在第⑤段空白处)

答:童年时的我们是那般天真灿烂:一个硬币能让我们玩儿出许多花样;一张纸能让我们折出各式各样的图案;一个易拉罐能让我们踩成高跟鞋;

; ……

4.请谈谈你对全文最后一个句子的理解。

5.你会演奏快乐吗?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演奏快乐的。

【解析】:第1题考查对选文观点的把握和内容的概括能力。“请用原文回答”无疑降低了概括难度,只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筛选就行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快乐的人是会演奏快乐的。”

第2题考查文章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的把握能力、材料在文章不同段落中所起的作用的分析能力。作者写摩天轮有三个作用:第一,开篇写关于摩天轮的对话引出了文章的写作中心;第二,结尾写摩天轮与开篇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第三,摩天轮在文中象征着快乐,将快乐赋予摩天轮上,形象可感。(意思相近即可)

第3题补写句子,考查情感体验。要结合语境,调动平时的生活积累。本题虽是开放性试题,但答题时只要句意连贯,符合题意即可。

示例:一盒火柴能让我们摆出各种图案;一只蚂蚁能让我们捉弄半天……

第4题赏析议论的语言,揣摩语句的作用和含义。答题时一定要弄清该句在何位置(因为不同位置语句的作用不同),然后结合语境答题。这一句话总结全文,将快乐比作乐曲,用天长地久的乐曲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快乐可以与人们终生相伴,生生不息。(意思相近即可)

第5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对文章的创造性阅读能力。答案是放开的,只要联系生活实际,符合题意即可。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

四、配套习题

1、复习资料(见复习策略)

2、学法指导:

(1)、首先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是议论文的灵魂。全文的一切论述,都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的,明确了中心论点,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文中心论点在文中可能出现的形式有:1.题目本身就是中心论点,全文围绕题目进行论述;2.在文章开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或分层、或分小论点进行论述,这是议论文结构的基本形式;3.在文章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这种情况较少;4.通过论述,在文章结尾处归纳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主要通过阅读全文内容来寻找或概括。

(2)、明确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材料包括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是为了阐述观点的,材料和观点是互为作用的。所以,无论什么材料,都是为一定的观点服务的。不过,议论文有中心论点,也可能有分论点,有些材料是为了阐述分论点的,但所有的分论点都是为了阐明中心论点的。

(3)、理解文中词语和句子的含义,补充实例,谈认识或感受等题目,关键要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仔细辨别,或按照文意谈词句的具体含义,或根据题目要求补充合适的论据,或针对文中的问题谈自己的认识、谈个人的感受等等,都是离不开上下文的。

(4)、议论文基本的思路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多数议论文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安排结构的。当然也有变化,有些议论文从现象入手,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来。另外,对常见的论证方法也要熟悉,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

3、测试习题

(一)低姿态进入(崔耕和)

①你见过打太极拳吗?无论是陈氏还是杨氏,无论是“四十八式”还是“七十二式”,

或弓或曲,轻灵沉稳,势断意连,讲究的是外柔内刚,刚柔相济,天人合一。

②你一定欣赏过不少世界名由,至少经常听流行歌曲。你是否发现,很少有歌曲是以

高音起奏的,几乎每一首歌曲的过门都是舒缓的低音。只有用低音切入,才会带来歌曲的

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③你观摩过中国山水写意画的作画过程吗?当宣纸铺好,构思了然于胸。几乎没有几

个画家会先泼重墨。他们大都先施底色,由浅入深,深浅结合。中国画讲究的是气韵生动,

是韵味,是内涵,是层次。同时他们还不忘“留白”,“留白天地宽”、“留白留余韵”。

④以上这些似乎都说明一个道理:做事情最好低姿态进入,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打好

基础,蕾足势头,把事做好。

⑤做人也同理。勾践若抱住“越王”身份不放,只想当年风光,全无卧薪尝胆、当牛

做马的低姿态,是不会灭夫差、平吴国、成霸业的。三国的刘备若无“三顾茅庐”的求贤

之举和平时礼贤下士的谦恭姿态,是不会成鼎足大业的。

⑥人的一生要经历千门万坎,千曲百折,所面临的事情不见得件件称心如意.不会件

件量身定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调整我们的姿态、心态,否则就可能碰壁。学会低姿态,

该低时就低,绝非懦弱和畏缩,而是人生大智慧,是修身、正身、处世不可缺少的修养和

风度。

⑦亚里士多德说:“高标准的目标和低姿态的言行的和谐统一是造就厚重而辉煌人生

的必备条件。”看来低姿态当为生存之态,当为人生常态。唯有“低”才会看得真切,看

得生动具体,才可能领悟事物的真谛。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现所期望的高的

结果。

(选自《智慧》,有改动)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①~③段以打太极拳、欣赏歌曲、观摩作画开头,有什么好处?

3.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4.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积累方法,下面是一张尚未完成的读书卡片,

请将其填写完整。(谈启示时,请围绕摘句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4分)

三、写作(满分60分

(二)做学问必须要坐得住

刘彦敏 王书生

①最近有媒体报道,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全身瘫痪的斯蒂芬?霍金在65岁生日之际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计划作一次太空旅行。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这样的功绩和一个高度残疾的人联系在一起,确实能给人极大的震撼。

②探究霍金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我们固然可将之归于他的天资聪颖,但我觉得霍金和他母亲的解释或许对我们更有启发意义。

③“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霍金如是说。“如果他不生病,他可能不会这么专注,因为一个健康的人兴趣是广泛的。”他的母亲这样解释。一句话,专注、安静下来、丢去广泛兴趣,是霍金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大师,他们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于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经济上可能有人一夜暴富,学术上却不可能一夜成功。做学问是一个“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长期的研究过程,需要日积月累,需要老老实实下工夫,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在学术领域,研究者需要具备像霍金这样的专注和恒心,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超越。

④反观我们有些人,功利思想严重,心浮气躁,三心二意,对一些域外新知不愿做紧密的跟踪和钻研,对本土的科研难题不愿做踏实细致的研究。即使是迫不得已要学习、钻研一点东西,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结果对诸多学问都只能是一知半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科学精神而言,他们所能达到的境界与霍金相差岂止“十万八千里”。

⑤因此,急功近利心理不除,学术界就难以成为一个清净之地,而长此以往,势必要殃及整个社会的创造能力。如何医治?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真心向霍金学习,不仅要学他身残志坚的意志,更要学他“术业有专攻”的专注精神。科研人员必须下恒心挤掉杂念,排除浊气,甘心埋头书房或实验室,充分利用“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静下心来,真心实意地搞点儿研究,做点儿学问。可以说,淡泊名利,潜心治学,这是一名学者取得成就的前提条件,正如著名科学家丘成桐所说:“好的科学家首先要坐得住”。

(选自2019年2月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 用原文语句填空。

霍金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有二,一是 ;更重要的是 。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大师,一个共同之处就是 。

2. 第④段中列举现实中一些人热衷功利、心浮气躁的现象有什么作用?

3. 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如果去掉加点词语,在表达效果上与原句有什么不同?

4. 像霍金这样潜心搞研究做学问,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还有很多,请再举一例,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

(三)书与人的随想

①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途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每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是交班的嘱托。由于有了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我们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从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因此,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

②书籍是平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它不仅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更使人们获得了极大的精神自由。作为物质的人,正常人刚生下来是没有任何疾病的,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世界。以后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一降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对世界。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分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生活困顿,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行》。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人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分享他的自由。

③读书之后还要实践。这里又用到了高尔基的那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出多远呢?古话说:读书明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读书给人最大的智慧。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进入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就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能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④我们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为下一班乘客留点东西。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写作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糅进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如鲁迅说的吃进草,挤出牛奶与血,这是一种创造。我们不妨把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文章或著作,算作他搭乘历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逃票人。这船票自然也轻重不同,含金量不等,像《资本论》或者《红楼梦》,那是怎样一张沉甸甸的票据啊。 (作者梁衡,有删节)

1.第①段的主要观点是 ;第③段阐明了 的观点。

2.请具体分析第②段中哥白尼的例子有何作用。

3.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语言形象,耐人寻味。请说说句中“草”和“牛奶与血”的含义。

4.文章未删节前,作者在第③段中还提到“读书人最勇敢”,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自己平时的阅读积累进行论述。

(四)跨越苦难

①苦难原本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残缺的风景。

②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扇纸糊的门,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苦难是蹲在成功门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的越急,它便追你越紧,苦难是火焰熊熊的炼狱,灵魂在苦难中涅?,就会显露出金子般的成色……

③四季轮回,既然有春天的葱茏,也就有秋天的落叶;既然有夏天的热烈,也就有冬天的风雪。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苦难,没有理由不善待苦难。

④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苦难宛如天边的雨,说来就来了,你无法逃避,无法退却;苦难又似横亘的山,赶也赶不跑,你只有跨越,只有征服。面对苦难,最要紧的是心不烦,意不乱。闭上你的眼睛,聆听一段清泉叮呼的乐曲,幽远清新的旋律会送你一份“心静自然凉”的轻松;放飞你的思想,翻开油墨飘香的书页,睿智俏丽的文字会给你一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在泪水涌出眼眶之前,请抬起你的头。仰望头顶那方包容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天空,读懂那份旷达,那份宽容,那份蔑视一切的恢宏气势后,你怎能不顶礼膜拜,信心倍增?

⑤也许,所有的艰难险阻是通向人生的驿站的铺路石,也许,每一阵雷电霹雳是响彻青春岁月的爵士乐。曹雪芹满腔辛酸作成《红楼梦》,贝多芬用苦难谱写《第九交响曲》,诺贝尔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了震慑世界的一声巨响。苦难之于人生,实在是一笔丰富迷人的财富。

⑥失意的时候,总要忍不住说日子难过。但再苦再难也得过。人生如爬山,苦难便是通向山巅的崎岖小路。不曾历经苦难,你就永远只能在山脚下徘徊,永远无法领略虎啸生风,群峰叠翠的无限风光。

⑦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思想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意志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⑧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然后投入所有的心智所有的激情,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用一生的无畏和执著浇灌勃勃生命,如花绽放。

⑨接受苦难,不为别的,就为你来到了这世上;跨越苦难,不为别的,只为你不白活一回。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

2.语段②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3.文中引用曹雪匠、贝多芬、诺贝尔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

4.理解语段⑥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5.联系你的生活,谈谈你是如何面对困难的?

(五)谈天才(朱光潜)

①生来死去的人何只恒河沙数?真正的大诗人和大艺术家是在一口气里就可以数得完的。何以同是人,有的能创造,有的不能创造呢?在一般人看,这全是由于天才的厚薄。他们以为艺术全是天才的表现,于是天才成为懒人的借口。聪明人说,我有天才,有天才何事不可为?用不着去下功夫。迟钝人说,我没有艺术的天才,就是下功夫也无益。于是艺术方面就无学问可谈了。

②“天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③它自然有一部分得诸遗传。有许多学者常欢喜替大创造家和大发明家理家谱,说莫扎特有几代祖宗会音乐,达尔文的祖父也是生物学家,曹操一家出了几个诗人。这种证据固然有相当的价值,但是它决不能完全解释天才。同父母的兄弟贤愚往往相差很远。曹操的祖宗有什么大成就呢?曹操的后裔又有什么大成就呢?

④天才自然也有一部分成于环境。假令莫扎特生在音阶简单、乐器拙陋的蒙昧民族中,也决不能作出许多著名的交响曲。“社会的遗产”是不可蔑视的。文艺批评家常欢喜说,伟大的人物都是他们的时代的骄子,艺术是时代和环境的产品。这话也不尽然。同是一个时代而成就却往往不同。英国在产生莎士比亚的时代和西班牙是一般隆盛,而当时西班牙并没有产生伟大的作者。伟大的时代不一定能产生伟大的艺术。美国的独立,法国的大革命在近代都是极重大的事件,而当时艺术却卑卑不足高论。伟大的艺术也不必有伟大的时代做背景。席勒和歌德的时代,德国还是一个没有统一的纷乱的国家。

⑤我承认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我相信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在固定的遗传和环境之下,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遗传和环境对于人只是一个机会,一种本钱,至于能否利用这个机会,能否拿这笔本钱去做出生意来,则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有些人天资颇高而成就则平凡,他们好比有大本钱而没有做出大生意;也有些人天资并不特异而成就则斐然可观,他们好比拿小本钱而做出大生意。这中间的差别就在努力与不努力了。牛顿可以说是科学家中一个天才了,他常常说:“天才只是长久的耐苦。”这话虽似稍嫌过火,却含有很深的真理。只有死功夫固然不尽能发明或创造,但是能发明创造者却大半是下过死功夫来的。哲学中的康德、科学中的牛顿、雕刻图画中的米开朗琪罗、音乐中的贝多芬、书法中的王羲之、诗中的杜工部,这些实例已经够证明人力的重要,又何必多举呢?

1、阅读第①段,简要说说一般人对天才的看法。

2、请从文中找出造就天才的三个因素(各用一个词语)。

3、第④段为什么说“这话也不尽然”?用文中原句,从三个角度来回答。

4、第⑤段用做生意来进行比喻说理,有什么好处?

5、为考查你平时的阅读积累,请你另举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人力的重要。(40字以内)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

(六)心存感激

①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心慢慢变硬了,变冷漠了,变贪婪了。尽管脸越来越显年轻,心却越来越老;交际应酬越来越多,心的交流越来越少;格式化的表情越来越多,会流泪的人越来越少;贪婪掠取的人越来越多,心存感激的人越来越少,在心如坚冰又加设密码的今天,人类应该恢复人类自身的本性,时常学会感动,心存感激。感激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道义上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的高贵之所在。

②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还有什么比这更贵重的礼物呢?没有他们,世上就没有我们的踪迹,人海中就没有你的“这一个”。常言说父母的恩情似海深,是说它的深广厚重;说它是长江黄河发源地的小溪更为贴切,那么若有若无,若隐若现,源源不断,清澈透明,平凡不起眼,只有当它流过八千里路云和月,流过一天一天的日子,最后才能成其深,成其大。我们在岁月的河边沿河行走,有了父母大爱的滋润浇灌,我们才不感到孤单干渴、,许多人对父母的真正爱心往往是产生在父母离开他们之后,望着那空了的病床,才更加真切地体会到那彻彻底底是我们的来处之所。没有了父母,就像迷路的孩子找不到家,断线的风筝在空中飘摇。父母是我们心的依靠和归宿,有雨的日子是头顶撑起的一把伞,伤心的时候是为我们擦去泪花的手帕,,对父母要心存感激,就是要常唤醒沉睡的良知,在自己的小家装修得豪华如宫殿时,去看看父母的房子漏不漏雨;在外饮酒作乐、潇洒走一回时,想想父母在家里是否感到孤独。《常回家看看》的歌声就是要对父母心存感激的呼唤。

③对他人心存感激,就会常怀仁爱之心,慈悲之心。心存感激,就要布施行善,多给予,少掠取,使自己心灵富足。荀予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要懂得给予,就永远有可给予;贪求索取,就永远要索取。给予得越多,收获也越多;索取得越多,收获就越少。人的一生,为他人付出得越多,他的心就越富足,他就越过得胸怀坦荡,泰然自若。一个人给予得越少,他的心灵越干枯,他就越过得心神不宁、惴惴不安。心灵富足的人必会爱人,因为爱就是给予,爱就是富足,爱就是宽广,爱就是一切。得到别人帮助时心存感激,就会让你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与人发生矛盾时心存感激,就会让你想起往日他对你的关心帮助,化解心灵的隔阂,让友谊常在。心存感激,就必须宽容,宽容是给予的一种高级境界,是通往我们精神和灵魂增长之路的钥匙,能够宽容的人就能获得力量的循环增长。首先应该宽容自己,宽容自己的一切愚蠢和错误行为,不要让忧伤和懊悔折磨自己,我们就会从错误中汲取力量;其次要宽容他人,要爱邻居,爱同事,爱亲朋好友;,宽容他人,能够享受到生活的美好。不要以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④对生活心存感激,你就不会有大多的抱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许多事情往往都是双刃剑,若只看到刀刃的一面,受伤的永远是自己。比抱怨更为重要的是自己为改变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生活是什么?生活是那河中水、指间沙,我们必须健康快乐地活着,这虽然平凡,可对于那些重病将死的人来说该是多么珍贵啊!

③对大自然心存感激,就会以朋友的身份、和平共处的心态去爱护大自然,而不是以主人的身份去占有。四季交替中我们感受到大自然不同的呵护与关爱。寒冷的冬日,早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你的床头,你会感到那是母亲温暖的手抚摸着你;夜晚来临,怕你寂寞,月亮像个多情的情人,将一片幽辉洒在你的床前,静静地听你诉说心中的情话。蓝天给你以自由遐想;大海给你以深沉雄浑.草原给你以宽广渺远.高山 , 流水 , 这些美好的品格汇集成人类的至尊至美,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大自然心存感激,肃然起敬。

⑥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吧!心存感激将使你的心和你所企盼的事物联系得更紧,心存感激将使你获得力量,使你产生对生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从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包围。

(节选自《读者》××年第1期,文/颜秀霞)

1.从整篇文章看,“心存感激”具体包括对 对 对 以及对

心存感激,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

2.品析文章第②段,回答问题。

(1)从修辞的角度谈谈本段语言的特点。

(2)用一句诗概括本段的内容。

3.心存感激,就必须宽容。宽容是给予的一种高级境界,更是一种美德。你能从古今中外的名人中举一个有着宽容美德的具体事例吗?

4.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着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蓝天给你以自由遐想,大海给你以深沉雄浑,草原给你以宽广渺远,高山 ,流水 。

5.“对-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吧!”你认为除文中所说的,我们还要对什么心存感激呢?请写出一点。

附答案:

(一)1.做事情最好低姿态进入,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打好基础,蕾足势头,把事做好。(无论做人或做事都应当低姿态进入;标题或结尾一句亦可。)

2.○1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2充当下文的事实论据,增强说服力;○3引出中心论点。

3.过渡(承上启下)

4.道理论证(引证法),有力地证明了低姿态进入并恰当地保持才可能实现所期望的高的结果。(道理论证、有力地、结合句子内容各1分)

5.示例:这段话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要注意调整心态。当考试失利的时候,不要气馁,要认识到“失败乃成功之母”,进而调整心态重新奋起。

(二)1.天资聪颖 专注、安静下来、丢弃广泛兴趣 对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三个空若这样答也可:身残志坚的意志薄弱 “术业有专攻”的专注精神 淡泊名利,潜心治学)

2.从反面论证,突出中心论点(与上文霍金专注、执著的科学精神形成对比,突出中心论点)

3.“就科学精神而言”一语,限定了“境界”的范围,说明这里比较的是他们和霍金在科学精神方面的差距,而非其他方面的差距,表达准确严密。如果去掉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4.示例:居里夫人穷四年之力专注研究,从30吨铀矿渣中提取出0.1克镭,成为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1.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任何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 读书之后还要实践(或者:一个人只有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是。才能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2.示例:哥白尼的身体越来越差,生活越来越困难,作为物质的人,他的自由越来越少;但是,因为拥有了《天体运行》艺术,他作为精神的人获得了最大的自由。通过这个事例具体地论述了书籍能使人获得极大的精神自由。

3.前人的书 新思想

4.示例:书中有真理,一个人读书找到了真理,就会变得正直、坚强、执著、勇敢。布鲁诺为了维护日心说,毫不畏惧,被教会烧死在鲜花广场;马寅初即使被批判,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是因为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道理。这些人之所以勇敢,就是坚信真理站在自己一边。

(四)1.接受并战胜苦难,就会走向成功。

2.比喻论证。

3.证明了“苦难之于人生,实在是一笔丰厚迷人的财富”这一道理。或证明了“接受并战胜苦难,,就会走向成功”这一道理。

例1:巴尔扎克废寝忘食著成《人间喜剧》。例2:爱迪生历尽艰辛发明了电灯。

4.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比喻论证),论述了在困难面前要吸取经验与教训,接受挑战,磨炼意志,从而增强战胜艰难困苦的勇气,走向成功。

5.联系生活实际,说出遭到的困难;写出面对困难的过程;谈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五)1、一个人能否创造全是由于天才的厚薄。(或:他们以为艺术全是天才的表现。)

2、遗传、环境、人力(个人努力)

3、因为同是一个时代而成就却往往不同。伟大的时代不一定能产生伟大的艺术。伟大的艺术也不必有伟大的时代做背景。

4、把“天才还在于个人努力(人力)”的道理阐述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或:形象生动地证明了人力的重要性。)

5、示例①:海伦·凯勒自幼因病导致盲聋哑,却不屈不挠地奋斗,终于铸就辉煌的人生。

示例②:司马迁身陷囚牢,却不丧其志,奋笔疾书,完成传世巨著《史记》。

(六)1、对父母、对他人、对生活、对大自然;感激是一中美好的情感,是道义上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原动力,是人的高贵之所在,人类应该时常学会感动,心存感激。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更生动、更形象。(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例如: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4、高山给你坚毅勇敢,流水给你柔情缠绵。5、例:对老师心存感激,就会刻苦学习;对事业心存感激,就会忠诚敬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1125250.html

相关阅读:你好,对手 阅读答案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阅读答案
别老低着头过日子 阅读答案
《君子知“怕”》阅读答案
记得给别人留条路 阅读答案(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