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院里,我们大概都常遇到一种不偷快的经验。在你聚精会神地静坐着看电影的时候,会忽然觉得身下坐着的椅子团动起来,动得很匀,不至于把你从座位里掀出去。动得很促,不至于把你颠摇入睡,颤动之快慢急徐,恰好令你觉得他讨厌。大概是轻微地震罢?左右探察震源,忽然又不颤动了。在你刚收起心来继续看电影的时候,颤动又来了。如果下决心寻找震源,不久就可以发现,毛病大概是出在附近的一位先生的大腿上。他的足尖踏在前排椅撑上,绷足了劲,利用腿筋的弹性,很优游的在那里发抖。如果这拘挛性的动作是由于羊癫疯一类的病症的暴发,我们要原谅他,但是不像,他嘴里并不吐白沫。看样子也不像是神经衰弱,他的动作是能收能发的,时作时歇,指挥如意。若说他是有意使前后左右两排座客不得安生,却也不然。全是陌生人无仇无很,我们站在被害人的立场上看,这种变态行为只有一种解释,那便是他的意志过于集中,忘记旁边还有别人,换言之,便是"旁若无人"的态度。
"旁若无人"的精神表现在日常行为上则不只一端。例如欠伸,原是常事,"气乏则欠,体倦则伸。"但是在稠人广众之中,张开血盆巨口,作吃人状,把口里的獠牙显露出来,再加上伸胳臂伸腿如演太极,那样子就不免吓人。有人打哈欠还带音乐的,其声鸣鸣然,如吹号角,如鸣警报,如猿啼,如鹤唳,音容并茂,礼记:"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屦,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是欠伸合于古礼,但亦以"君子"为限,平民岂可援引,对人伸胳臂张嘴,纵不吓人,至少令人觉得你是在逐客,或是表示你自己不能管制你自己的肢体。
邻居有叟,平常不大回家,每次归来必令我闻知。清晨有三声喷嚏,不只是清脆,而且宏亮,中气充沛,根据那声音之响我揣测必有异物人鼻,或是有人插入纸捻,那声音撞击在脸盆上有金石声!随后是大排场的漱口,真是排山倒海,犹如骨鲠在喉,又似苍蝇下咽。再随后是三餐的饱嗝,一串串的咯声,像是下水道不甚畅通的样子。可惜隔着墙没能看见他剔牙,否则那一份刮垢磨光的钻探工程,场面也不会太小。
这一切" 旁若无人"的表演究竟是偶然突发事件,经常令人困恼的乃是高声谈话。在喊救命的时候,声音当然不嫌其大,除非是脖子被人踩在脚底下,但是普通的谈话似乎可以令人听见角度,而无需一定要力竭声嘶地去振聋发馈。生理学告诉我们,发音的器官是很复杂的,说话一分钟要有九百个动作,有一百块筋肉在弛张,但是大多数人似乎还嫌不足,恨不得嘴上再长一个扩大器。有个外国人疑心我们国人的耳鼓生得异样,那层膜许是特别厚,非扯着脖子喊不能听见,所以说话总是像打架。这批评有多少真理,我不知道。不过我们国人会嚷的本领,是谁也不能否认的。电影场里电灯初灭的时候,总有几声"嗳哟,小三儿,你在哪儿哪?"在戏院里,演员像是演哑剧,大锣大鼓之声依稀可闻,主要的声音是观众鼎沸,令人感觉好像是置身蛙塘。在旅馆里,好像前后左右都是庙会,不到夜深休想安眠,安眠之后难免没有响皮底的大皮靴毫无惭愧地在你门前踱来踱去。天未大亮,又有各种市声前来侵扰。一个人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以动物而论,狮吼,狼嗥,虎啸,驴鸣,犬吠,即是小如促织、蚯蚓,声音都不算小,都不会像人似的有时候也会低声说话。大概文明程度愈高,说话愈不以声大见长。群居的习惯愈久,愈不容易存留"旁若无人"的幻觉。我们以农立国,乡间地旷人稀,畎亩阡陌之间,低声说一句"早安"是不济事的,必得扯长脖子喊一声"你吃过饭啦?"可怪的是,在人烟稠密的所在,人的喉咙还是不能缩小。更可异的是,纸驴嗓,破锣嗓,喇叭嗓,公鸡嗓,并不被一般的认为是缺陷,而且麻衣相法还公然地说,声音洪亮者主贵!
叔本华有一段寓言:
"一群豪猪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挤在一起取暖,但是他们的刺毛开始互相击刺,于是不得不分散开。可是寒冷又把他们驱在一起,于是同样的事故又发生了。最后,经过几番的聚散,他们发现最好是彼此保持相当的距离。同样的,群居的需要使得人形的豪猪聚在一起,只是他们本性中的带刺的令人不快的刺毛使得彼此厌恶。他们最后发现的使彼此可以相安的那个距离,便是那一套礼貌;凡违犯礼貌者便要受严词警告用英语来说请保持相当距离。用这方法,彼此取暖的需要只是相当的满足了;可是彼此可以不至互刺。自己有些暖气的人情愿走得远远的,既不利人,又可不受人刺。"
逃避不是办法。我们只是希望人形的豪猪时常地提醒自己: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人形的豪猪既不止我一个,最好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的刺毛收敛一下,不必像孔雀开屏似的把自己的利毛都尽量地伸张。
1.解释文中加点词:
拘挛 旁若无人 唳 鲠 垢 振聋发聩 公然
2."旁若无人"这个成语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
3.这些"旁若无人"的表现为什么不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
4.本文在选材方面有什么特点?
5.作者嘲讽这种种"旁若无人"的劣迹,主要用了什么手法?请各举一些例子。
6.怎样理解"振聋发聩"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作用?
7.简单概括本文语言的特点。
8.引用叔本华的寓言是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一句话来概括)
9.文中举出的'旁若无人'的现象是不可取的,你能举出生活中一些值得称道的"旁若无人"的表现吗?
《"旁若无人"》答案
1.拘挛肌肉收缩,不能伸展自如。 旁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也形容高傲。唳鸟鸣。鲠骨头卡在嗓子里。垢污秽,脏东西。振聋发聩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公然公开地、毫无顾忌地。
2."旁若无人"是个中性词,本身并不含褒贬色彩。而本文列举的种种"旁若无人"的现象都是不好的现象,所以加上双引号以示强调。
3.这种种"旁若无人"的表现,都是只顾自己而不顾别人。问题虽小,但能反映出一个人、一些人以至一个民族的教养与文明程度。作者以高度的文明心态,观察和剖析"国民劣根性"这丑陋的一面,是希望能使民众股红、自我约束,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4.本文选取的都只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琐屑小事,作者仿佛是信手拈来,把 它们放在一起,细读之下却能发人深省。
5.比喻,如"主要的声音是观众鼎沸,令人感觉好像是置身蛙塘"。 夸张,如"大排场的漱口,真是排山倒海"。
6.这个成语原是褒义,但此处却含有贬义,属褒词贬用。
7.通俗、风趣、幽默,嘲讽的语言可谓入木三分。
8."这世界上除了自己还有别人。"
9.专心读书,专心作画,专心做作业,专心思考……以至于像陈景润那样专心思索而与电线杆碰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1136916.html
相关阅读:那无法忘记的眼神 阅读答案
《老马走进屠场》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解析(萧红)
生命 阅读答案
《哭泣的椅子》阅读答案
军号声声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