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乙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①也。晋军函陵,秦军?南。佚之狐②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③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④。越国以鄙⑤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⑥而夕设版⑦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⑧其西封,若不阙⑨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⑩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烛之武退秦师》
【注释】①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佚(yì)之狐:郑国大夫。③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④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⑤鄙:边邑。这里作动词。⑥济:渡河。⑦版:筑墙;⑧肆:扩张 ⑨阙:使...减损 ⑩敝:损害。
2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 ①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②夫晋,何厌之有?
B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②以其无礼于晋,
C ①问:“何以战?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D ①登轼而望之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比较阅读答案
2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_ ②是寡人之过也。 _______________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_______________ ④邻之厚,君之薄也。_______________
28、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划出两处。(2分)
行 李 之 往 来 共 其 乏 困 君 亦 无 所 害。
2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下列各项叙中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两篇文章都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甲文中曹刿论战主要靠战前准备和战争时的谋略,而烛之武退秦师主要靠外交。
B 甲文内容中对战争起因,双方参战人数,战争的激烈程度等一概不提,这样不利于表现曹刿的“远谋”。乙文中“退秦师”的前因后果,简略交代,有利于集中笔墨突出烛之武形象。
C乙文中烛之武退秦师的这段说辞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外交辞令。其绝妙之处整个说辞没有一句是站在郑国的利益上替郑国着想,而是处处站在秦国的利益上替秦国着想,最终说服秦君。
D两篇文章人物形象鲜明:甲文中曹刿深谋远虑,富有政治、军事才能;庄公虽平庸却不是一个昏君;乙文中烛之武深明大义、不卑不亢,能言善辩;郑伯能引咎自责,从谏如流,善做思想工作。
31 甲文中曹刿是“乡人”的身份,乙文中烛之武是“养马官”的身份,然而二人都能在国家危难之时力挽狂澜。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6 D
27 1 为人所信服 2 过错 3 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4 削弱
2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9 (烛之武说) “我在壮年的时候,就非常不如别人;如今老了,没有能力做事了啊!
30 B
31 要点:1 爱国的精神 2 能够在日常生活里锻炼自己,增长才干,需要的时候能挺身而出。 结合学习生活实际来谈。《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比较阅读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1146511.html
相关阅读:《及之而后知》阅读答案
阅读《四知》(附答案)
《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答案
《唐睢说信陵君①》阅读答案及翻译
《羹尧镇西安》阅读答案(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