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爱莲说》
【第一部分:背景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蕃f n:多。
独:仅,只。
濯zhu :洗涤。
清涟li n: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
不蔓m n不枝: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亭亭:挺立的样子。
植:竖立。
亵xi 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隐逸: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鲜xi n:少。
宜:当然。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周敦颐(公元1017~1073),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等职。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因为书堂前有发源于莲花峰的小溪,于是他就用故乡营道濂溪给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之为濂溪先生,卒谥元公。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2、关于背景
《爱莲说》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公元1068年)擢为南康(现在江西省星子县)郡守时写下的。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长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胃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后来,人们便把这莲池誉为“爱莲池”),至今,星子县还有它的遗址。
【第二部分: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这是一篇借花喻人的优美小品文。作者独爱莲花的高洁不俗,来比喻自己道德情操的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同时,婉曲地批判了当时趋火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莲花所体现的君子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做人应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君子,要讲求精神文明。
二、文章脉络
文章共两段。
第一段写了莲的形象和品质,说明爱莲的缘由。
作者从泛论入手,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含蓄地说明,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体现。作者写陶渊明爱菊,正是对他不苟随时俗的高洁品质的赞扬。
接着,作者笔锋从历史转到现实,从肯定转到批判。唐朝初期特别推崇牡丹,把它从山西一带移植到长安,视为珍品,誉为国花。对牡丹的赏玩,更成为盛行长安的社会风气。权贵们不惜高价争相购买。由于唐朝统治者的爱好和提倡,以致长期以来形成的风气,直到宋代仍然存在。
接下来几句,不仅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形、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它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逼真的、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
本段先总提后分说。先用衬笔,再转而写莲,突出莲的高洁可爱。众多的可爱的花是一般的衬托,菊和牡丹是重点衬托。菊,从正面衬托;牡丹,从反面衬托。描写莲的形象,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清高风度等各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文中含蓄地表明喜爱啊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体现。两个“独”字,都表现出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两个“独”字又相对地表现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第二段点明莲的比喻意义,感叹真正的隐逸之士,志洁行廉之士实在太少,并潮讽了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作者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又从衬托中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示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对三种花的不同评价,实际上是对不同的爱花情趣的人的评价。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的道德思想。
“噫”字引出三叹:一叹爱菊花的人的少有;二叹爱莲者少,用疑问句,发人深省;三叹爱牡丹者众,厌恶争名夺利的世态,不明说而暗讽,意味深长。
三、写作方法
1、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它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文中分别予菊、牡丹和莲以特定的象征意义,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了精辟的概括,突出地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立本的道德信念。“陶渊明独爱菊”,因为“菊,花之隐逸者也”,可见陶渊明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因为“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可见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而“予独爱莲”,因为“莲,花之君子者也”,可见作者既不愿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名利的俗人很多,也是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
2、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
文中先以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做衬托,突出“予独爱莲”,并描绘出莲的可爱形象,由此进入正题;再以“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做衬托,突出“莲,花之君子者也”;最后用“菊之爱”“牡丹之爱”做衬托,突出“莲之爱”,特别是最后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愤世嫉俗,暗含讥讽,表现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反衬了“莲之爱”的难能可贵。三次衬托,既各有其作用,又使主题步步深化。全文始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彼此对照,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中分别将菊、牡丹和莲比喻为隐士、富贵者和君子,十分贴切。特别是描写莲的形象的文字,体物入微,形神兼备,既准备地表现了她的外部特征,又传神地揭示了她的内在气质,使花貌、花品与人格浑然一体。从生长环境方面、从体态香气方面、从风度方面,这些描写,以莲喻人,将莲人格化了,是作者心志的写照,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情操。
3、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全篇仅10句话,119个字,婉转曲折,摇曳多姿,既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又讽刺了世态,寓意深刻而耐人寻味,感情深切而打动人心。其中对莲的形象的描写尤为凝练而传神。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都是骈句。散句与骈句交错运用,因此读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4、本文的立意和语言对后世都产生了影响。
如鲁迅先生青年时期所作的七律《莲蓬人》就曾写道:“扫却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出淤泥而不染”一句,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和坚贞操守,表明了一种颇为可贵的生活态度,是至今传诵的名句。
四、参考译文
水中、陆地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特别喜爱牡丹。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一点也不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媚,中(间)贯通外形笔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飘散得越远越清幽,笔直地净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玩弄它呀。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贵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是很多(人)了。
【第三部分:类文品读】
好好先生
后汉司马徽不谈人短(短:缺点),与人语,美恶皆言好。有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自陈:自己陈诉)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吾有德(有德:品德好),故此相告。何闻人子死,反亦言好?”徽曰:“如卿(卿:你)之言,亦大好(大好:很好,非常好)。”
1、写出“之”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⑴妻责之曰( )
⑵如卿之言( )
2、下列加点词与其他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后汉司马徽不谈人短 B、美恶皆言好
C、反亦言好 D、如卿之言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美恶皆言好(无论好事坏事一概说好)
B、有人自陈子死(有人向他诉说自己的儿子死了)
C、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别人认为你品德好,所以互相转告)
D、如卿之言,亦大好(像你这样的意见,也很好)
4、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讽刺的笔调,塑造了一个模棱两可、圆滑世故的伪君子形象。
B、文章塑造了一位很好说话的先生形象。
C、好好先生待人好,对人诚心,人们喜欢他。
D、由于先生什么都说好,别人称赞他是好好先生。
(参考答案:1、⑴指代“好好先生”⑵的,结构助词 2、D 3、C 4、A)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1231843.html
相关阅读: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