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教案及练习
第一单元
(抒情散文)
《白杨礼赞》⑴
一.要点
1.作者:茅盾,现代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本文的线索: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3.中心思想:本文用象征的写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4..疑点探析:
①《白杨礼赞》的这一文题,为什么不写成“礼赞白杨”呢?
“白杨礼赞”中的“礼赞”这一动词,就是起到了强调白杨树的作用,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而“礼赞”即崇敬和赞美,是对白杨树表示敬意和称赞。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白杨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②作者写白杨树为什么要写西北高原的景象呢?
衬托作用:环境不平凡自然孕育出不平凡的白杨树;
暗示作用。
西北高原暗示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为下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中心作了有力的铺垫。
③写白杨树外形的目的是什么?
为下文由树及人 ,点明象征意义作了很好的铺垫。
④第七自然段的结构及写法。文中运用怎样的句式由树写到人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七自然段分二层:第一层是(1 ~ 4句)写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第二层(5~8句)连用四个反问句式组成排比句,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一层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
将白杨树的内在气质揭示出来,充分抒发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第二层作者用了排比反问的句式。
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运用这种句式能增强语言气势,使语言连贯有力,激发人们思考。
⑤白杨树总的形象:力争上游
外部形态:
干:笔直、绝无旁枝(正直)
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
叶:片片向上(进取)
皮:光滑淡青色(质朴)
内在气质:倔强挺立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象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⑥白杨树和楠木对比,作用是什么?
写楠木的目的是为了对比。白杨树和楠木相比,更突出白杨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以人比人,以北方的农民和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相比,表明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贱视民众的反动派的斥责。
⑦字词积累: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语出陆游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锤炼〕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主宰〕支配。〔垠(yín)〕
〔坦荡如砥(dǐ)〕平坦得像磨刀石。〔潜滋暗长〕暗暗的生长。滋,生长。
〔恹恹(yān yān)〕精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 楠(nán)木〕 〔颀(qí)〕高。
〔旁逸斜出〕意思是,(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原有“超过”的意思。
〔晕(yùn)〕 〔虬(qiú)枝〕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二、学以致用: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 ),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值、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 ]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到平坦的大地上[ ]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到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到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白杨树一样[ ]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的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 ]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虬枝 婆娑 盘旋 纵横
2.下列词语从不同的角度来赞美白杨树的,请选出错误的一项( )
A.朴质:从品质方面来赞美的。
B.伟岸:从外部形态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
C.正值:从态度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
D.坚强不屈:从精神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
3.按原文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 )里。
A.因为……,所以……
B.如果……,那么……
C.即使……,也……
D.虽然……,但是……
4.根据原文选择相应的词语,把符号填入[ ]里。
A.力求上进 B.傲然挺立 C.坚强不屈
5.结合语境,分析判断“傲然”一词的感情色彩,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 )
A. 褒义 B.贬义 C.中性
6.这段文字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衬托 D.象征
7.下列由反问句改成的陈述句,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你也应该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B.你应该觉得它只是树?
C.你应该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农民。
D.你还应该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答案:1.qiú suō xuán zòng 2.C 3.B 4.C 、B、 B、 A 5.A 6.D 7.B
三、提高练习
1.选出下列拼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虬(qiú)枝 刹(chà)那 屈曲(qū)
B.秀(xiù)颀 干涸(hé) 毡(zhān)子 ⑵
C.晕(yūn)圈 婆娑(suō) 潜(qiǎn)入
D.贱(jiàn)视 诸(zhū)如 倦怠(dài)
2.为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旁逸斜出( ) A 超出一般 B 散失 C 斜伸出来
②潜滋暗长( ) A 增添 B 生长 C 增多
③坦荡如砥( ) A 磨刀石 B 平地 C平坦
3.找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B.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
C.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嵌在黑暗的空间,象是一野红玉。
D.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4.选出下列判断中有错误的一项( )
A.散文有的是托物言志,如《白杨礼赞》;有的是借景抒情,如《听潮》;有的是边叙边议,如《钓胜于鱼》等。
B.《白杨礼赞》是一篇抒情散文,以赞美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为线索。
C.《白杨礼赞》最大的特点是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由白杨树联想出与之有关的人和物,联想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他原名叫沈雁冰,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
5.“礼赞”的含义是( )
A.表示某种礼貌风格。
B.表示尊敬和赞美。
C.表示高度的赞扬与歌颂。
D.表示对白杨树的崇敬。
参考答案:1.C 2.C B A 3.D 4.A 5.B
四.重点练习题的解题指导
(1)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2)也许你要说它不美。(3)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4)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5)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6)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7)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8)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段中前四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2.第五句的反问,引起读者的( )
3.第六句的反问是由树联想到( )
4.第七句的反问是从树联想到( )
5.第八句的反问进一步深入发展联想到( )
6.这一段指出了白杨树的许多象征意义,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 )
A.象征了北方农民。
B.象征了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C.象征了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D.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解题指导]:解上面的题,要掌握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明确由树及人联想的层次和内容。
[参考答案]:
1.对比;突出表现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深思和联想
3.北方的农民
4.坚持抗战,守卫家乡的哨兵
5.中华儿女决心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6.D
五、教学内容同步自测题: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倔强(juē) 潜滋暗长(qián) 眼睑 (liān) 无边无垠(yīn)
B.秀颀(qí) 虬枝(qiú) 窗棂(lín) 溺爱(nì)
C.嗥叫(háo) 谆谆(zhūn) 婆娑(suō) 戛然(jiá)
D.玫瑰(guì) 坦荡如砥(dǐ) 云汀(tīng) 恹恹欲睡(yān)
2.选出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
A.深黯 掺杂 依希可见 慵懒
B.战栗 治裁 富丽堂皇 襟怀
C.芳醇 视野 恍惚 宛若
D.刹那 锤练 拨刺 旁逸斜出
3.下列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
②.大小的岛拥抱着,偎倚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③.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
④.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A.比喻 拟人 拟人 对比
B.夸张 拟人 排比 拟人
C.比喻 拟人 拟人 对比
D.拟人 拟人 比喻 对比
4.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选自《见闻杂记》,作者是茅盾,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B.《听潮》节选自《骡子和驴子》,原题目是《听潮的故事》,作者是我国现代作家鲁彦,他的原名是王衡。
C.《白杨礼赞》是以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为全文的抒情线索。
D.散文的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是指一篇文章中可以确立几个中心,“神不散”是指选材要集中。
5.按课文排列顺序( )
A.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B.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C.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D.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二)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1)用“‖”在原文中标出三个层次,并归纳每层的意思。
(2)请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出白杨树的特点:
(3)下列的概括最全面的一项是( )
A.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一律向上,泛出青色。
B.力争上游,团结一致,倔强挺立,不折不挠。
C.枝干笔直,努力向上,紧紧靠拢,参天耸立。
D.丫枝向上,光滑泛青,不折不挠,对抗北风。
(4)如果把“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句中的“虽”“却”两字去掉,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五、自测题参考答案:
(一)1.C 2.C 3..D 4.A 5.B、D、A、C
(二)(1)…… 笔直的枝。‖……淡青色。‖……西北风。
第一层:概括写白杨树的特点;
第二层:从局部枝、干、叶、皮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
第三层:具体写白杨树的性格特征。
(2)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3)B
(4)表达效果:不好,因为原句将环境恶劣与白杨树的顽强生命力做对照,更能突出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精神。去掉“虽”“却”两字后,减弱了这种效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1316630.html
相关阅读: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