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苏州园林》课堂练习题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记叙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苏州园林》课堂练习

班级_______ 姓名 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轩榭(  )重峦(  ) 叠嶂(  ) 丘壑(  )嶙峋(  )(  ) 池沼(  )斟酌(   )镂空(  )蔷薇(   )着眼(  )称心(  )
2.解释词语

A自出心裁: E、别具匠心:

 B嶙峋: F、胸中有丘壑:

 C轩榭: G:因地制宜:
 D标本:
3.下列一段话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主题班会一开始,(A)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他说:“(B)我语文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我决心向张红学习,(C)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在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D)林非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4、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
5、仿写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选择了         ,你也就选择了           。
二.阅读下列段落,回答文后问题:

(一)(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间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人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阅读选文,联系全文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对象的整体特征是                 。
2.用“-”线画出(1)(2)段的中心句。
3.(1)段中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作用是       。
4.(1)段中“()”处应填“鉴赏”还是“欣赏”,说明理由。



5.“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这个句中的两个加点词的位置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                       。

“据说”一词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6.(2)段结构特点是(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7.(2)段中“务必使浏览者……完美的图画”,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四个讲究”构成排比,从全文看,与下面说明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8.(2)段中“务必、无论、总是、一切、决不”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苏州园林》课堂练习题阅读答案


9.(2)段中画线词“败笔”原指写字、绘画中写的不好、画的不好的一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改为“有毛病的地方”?


10.“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中“似乎”有什么效果?



11、“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各个不同”和“共同点”不矛盾吗?



12、(2)段最后一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图中”运用了引用和(   )说明方法,意在说明苏州园林            的特点。
13.把“映衬、布局、配合、层次”这四个词分别填入本文的括号内。

14.语段中“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中的“他们”指      ;“愿望”指                 。

15.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人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一句改为肯定句是

。比较两句哪个好?好在:

16.写出第二段文字的大意。
17.“图画”一词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起总说的作用。 B起贯穿全文的作用。 C“图画”两字贯穿全篇,是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D起游园林的向导作用。
18、引用游览者的话的作用是(  )
A三提“图画”。 B进一步介绍园林。C证实作者的评价。D为了强调共同点。
19.第二段第四句中的“一切”和“决不”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

20.第二段所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是    、     。说明方法是

(二)(1)①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控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②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③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④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打比方,对称是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③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⑦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都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⑩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11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第(1)段文字说明对象 。其特征是 是抓住苏州园林建筑上        特点来写的。
2.(1)段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比较的双方是   和    ,目的是突出                     。

3、(1)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和 作用是

4、“绝大部分”“ 绝不讲究对称”中“绝”各怎样理解?


5.(2)段结构特点是总分,请用“‖”在文中画出,由对假山的说明到对池沼的说明,起过渡作用的一句是                    。

6、(2)段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本段说明的中心是 。中心句是 句。
7.设计假山的关键是                  。假山的特点是                 。
8.将“技术”和“艺术”填入②句中的括号内,说说为什么不能颠倒?
9.对池沼说明的中心是(  )
A池沼的安排也着眼于画意; B大多引用活水  C有的池沼宽敞,就把它作为全园的中心  D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课堂练习题阅读答案

10.池沼的特点是 ,不同点是

相同点是
11.在说明池沼的内容中运用了除打比方、引用外的哪三种说明方法?
      、      、     。
12.(2)段中有两句话与全文开头部分“总说”相照应,说明苏州园林总特征的。用 线画出。
13.⑨句中加点的“那”指代        ,“这”指代     。

14.④句中“大多”含义:               。⑦句中“决不雷同”中“雷同”可否换成“相同”?                   。⑨句中的“也”说明了                   。

⑧句的”“很少”

15.语段中写完园林中的池沼,共展现了  画面。分别是    、    、    、    。
16.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7.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
A先总、后分 B先分,后总 C先总,后分,再总 D前后照应,互为映衬。
18、“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都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苏州园林的池沼都有怎样的布置?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19、段末引用古诗“鱼戏莲叶间”有什么好处?

(三)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⑥a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b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c可是没法说出来。

1.用‖在原文上划分层次。说明结构是 。.本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本段说明的特征是什么?                   。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中心句。说明顺序是 。
3.下面是对上文的分析,请将序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各句后的括号里。
A描写,作正面描写 B举例,说明 C提出说明分析重点 D描写、议论,作反面说明。

4.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共有   、   、   、   。⑤句采用 和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5.“俯仰生姿”的表达效果是

6.“珠光宝气”的表达效果是

7.“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这是不足取的”中“这”分别指


8“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一句写得好不好?试谈谈你的看法。





9、本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10、.文中的“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 ,用“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一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9.对池沼说明的中心是(  )
A池沼的安排也着眼于画意; B大多引用活水  C有的池沼宽敞,就把它作为全园的中心  D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0.池沼的特点是 ,不同点是

相同点是
11.在说明池沼的内容中运用了除打比方、引用外的哪三种说明方法?《苏州园林》课堂练习题阅读答案
      、      、     。
12.(2)段中有两句话与全文开头部分“总说”相照应,说明苏州园林总特征的。用 线画出。
13.⑨句中加点的“那”指代        ,“这”指代     。

14.④句中“大多”含义:               。⑦句中“决不雷同”中“雷同”可否换成“相同”?                   。⑨句中的“也”说明了                   。

⑧句的”“很少”

15.语段中写完园林中的池沼,共展现了  画面。分别是    、    、    、    。
16.游览者“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7.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
A先总、后分 B先分,后总 C先总,后分,再总 D前后照应,互为映衬。
18、“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都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苏州园林的池沼都有怎样的布置?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19、段末引用古诗“鱼戏莲叶间”有什么好处?

(三)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⑥a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b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c可是没法说出来。

1.用‖在原文上划分层次。说明结构是 。.本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本段说明的特征是什么?                   。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中心句。说明顺序是 。
3.下面是对上文的分析,请将序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各句后的括号里。
A描写,作正面描写 B举例,说明 C提出说明分析重点 D描写、议论,作反面说明。

4.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共有   、   、   、   。⑤句采用 和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5.“俯仰生姿”的表达效果是

6.“珠光宝气”的表达效果是

7.“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这是不足取的”中“这”分别指


8“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一句写得好不好?试谈谈你的看法。





9、本段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10、.文中的“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指: ,用“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一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苏州园林》课堂练习题阅读答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1320144.html

相关阅读:《难忘的一件事》阅读答案
《父亲的救援》阅读答案
父亲的小提琴 阅读答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题讲练笔记
回家(洪玲)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