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之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sù)用者。顿觉羞愧,乃反而学,至精其艺。(据《砚谱》改写)
翻译:
古时候有个向别人学习书法的人,自以为学成了,告别师父离去。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送给其他人,想让你安放在某座山下面。”那个人接受了,因为箱子上的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于是就打开来看,箱子中都是些磨出洞的砚台,有几十枚,才知道是师父过去用过的。顿时觉得十分惭愧,于是返回继续学习,直到他精通了技艺。
注释
箧:竹箱
封题:封条与封条上的字
去:离开
置:放
受:接受
启:开启,打开
视:查看
穴:穿洞
至:直到
夙:一直
反:通(同)“返”,返回
方:正
简要评析
这是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其中的深意就是讲学无止尽。
启示
学无止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楼外有楼),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能自满.文中的学书法的人到了看到磨穿的砚台时才悟出了这个道理,但终究为时不晚。只要知道自己的错在哪里及时改正就行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1321769.html
相关阅读: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陋室铭》比较阅读及答案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知人》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苏秦引锥刺股》比较阅读答案
《狄仁杰》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