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试题(二)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课外阅读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试题(二)】,在逆境中成长得坚强,在顺风中生长得懦弱。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中心:

  2、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 。

  3、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 。

  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 。

  4、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 ,其中“是人”指

  5、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 。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 。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 是: 。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 。

  其结果才能 ,(受磨练的益处) 。

  6、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

  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 。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 。

  7、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的是:。

  。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句子是: 。

  8、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 。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 和 。

  9、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所举的6个事例中的人物最终被举荐或任用的原因。

  总结:因为家境的不允许,所以比我们多一份忧郁,多一份坚强,多一份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不会因为家里贫穷而变得灰心丧气,也不会因为奋斗后富裕了而变得大肆挥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219795.html

相关阅读:初二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