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之贾宝玉叛逆者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初一语文总结之贾宝玉叛逆者】,所谓平等待人、尊重个性,貌似仅仅在面对美女时才显现出来。说真的即便他对女儿再好,我也无法喜欢上他。说到底他只是一个“纨绔”“膏梁”。

  贾宝玉是叛逆者

  当代一些学者将贾宝玉誉为“封建家庭的叛逆”,说在他身上“洋溢着对那个时代的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如此评价宝玉值得商榷。

  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叛逆”一词的解释是:“有背叛行为的人。”那什么是“背叛”呢?同一词典的解释是“背离、叛变”;而“叛变”就是:“背叛自己的一方,采取敌对行动或投向敌对的一方。”那么好了,贾家“敌对的一方”在哪儿呢?

  如果说他们对自己一方采取了敌对行动,那就更不可能了。没有一点儿刚烈的贾宝玉,在他父亲面前唯唯诺诺一副可怜相,怕得像老鼠见了猫;他母亲赶走了晴雯,他只会倒在床上哭。试问,他能对自己的家庭采取什么敌对行动?

  或者说,宝玉的叛逆表现在思想上?好吧,我们姑且承认:思想叛逆也算叛逆。

  学者们使用率最高的,莫过于贾宝玉论“文死谏、武死战”的那段话了——

  “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污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

  清代批书人对这段话大加赞赏,认为宝玉议论得精辟。当代人却说“宝玉反对忠君思想”,不知从何说起。没见宝玉说“那朝廷是受命于天”的吗?接下去的话的意思也是“朝廷至仁至圣,天地才把万几重任给他的”,明明是拥戴的意思,何来“反对”之说?贾宝玉反对的,是那些糊涂的文官,为邀忠烈之名,胡乱批评,拚得一死,反把“昏君”的坏名声强加给皇上。如果文官皆不死于谏,正说明皇帝至仁至圣,武官皆不死于战,正说明武官智勇双全、维护了和平。贾宝玉主张的,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品位的忠君,怎么会是反对忠君?

  贾宝玉不爱读书是真的,但他却是崇儒尊孔的。在二十回,说宝玉把须眉男儿都看成可有可无的混沌浊物,那父亲、叔伯、兄弟呢?“因孔子是亘古第一人,说下的不可仵慢,只得要听他这句话”。将孔子尊为亘古第一人的人、惟孔子之话是听的人怎会反孔?贾宝玉毁僧骂道,但从不亵渎儒家圣人。

  有的研究者说贾宝玉反对程朱理学,证据是宝玉曾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混编纂出来的”。对这句话,宝玉自己都检讨了:“那原是小时不知天高地厚信口胡说”。小孩子信口胡说的话,自然不能当成罪证,也不能当成别的什么“证”。

  以此来判定宝玉叛逆,就如同在贾政笞挞宝玉时说的“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那是冤屈宝玉了.

  总结:有人说贾宝玉是封建秩序的反抗者,具有革命精神,同情社会中被压迫的人,还说什么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229450.html

相关阅读:中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