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信息技术的深人应用,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本文结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整合的必要性、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整合的定位和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提出了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自觉地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
1、信息技术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现代数学教育强调“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z+z”智能教育平台”和其他工具软件,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被动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可以象“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
2、动态图象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例如:在“z+z”智能教学平台里,对各种正多面体直接用鼠标一点便可以画出来,你还可以进行操作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平移、旋转、缩放、分割、取截面、表面展开以及把空间的多边形放到平面上看等。这些操作用实物是难以进行的。同时,计算机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像、图形,生动、直观、形象。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实验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手经历大大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3、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上数学课总是离不了画图,这些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复,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或“z+z”智能教学平台,一个菜单命令就成了。
三、整合的定位
1、要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
数学是逻辑严密、高度抽象概括的理论,大量使用形式化、符号化的语言。学习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领悟成为数学教学的特殊要求。因此,整合必须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
在每个学期初,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召开研讨会,把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筛选,确定哪些教学单元或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化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开展“数学实验”,把概念教学情景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然后具体分工,谁负责哪部分内容,组织教学资源(上网查找、自制课件等),哪些工作可以交给学生去完成等。教学时,老师把各自组织的课件或教学资源存放到校园网上供全体数学老师参考、使用。整合中,我们关心的不是信息技术,而是课程本身。
2、应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整合应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是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工具。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数学学习,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要为技术而技术,要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辅教为辅学。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做一个课件,一节课热闹下来,学生什么收获都没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以建构一个学生乐学的情境为原则,因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使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是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论文中心,作者:苏红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255235.html
相关阅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