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角色扮演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角色扮演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下由教师或学生依据教材扮演特定的人物,在扮演过程中开展的学习活动。角色扮演在化学课堂上更有着广阔的舞台空间,如相声、小品、擂台、辩论、游戏、拟人、猜谜等形式丰富多彩。 行为学家认为:人的身体可以用各种动作和姿态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人或事物的

  思想感情”。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会随着教学方法的不同,而有着以下明显分别:(1)如果只是听,学习效果是30%;(2)边听边看,学习效果是50%;(3)藉着听、看和实际操作,学习效果可以达到80%。恰如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的学习原则:(1)What I hear I forget(我听了,就会忘记)(2)What I see I remember(我看了,我记得)(3)What I do I know(我做了,我就知道)。

  可见,角色扮演不失为教学方法创新的点睛之笔。下面从我的教学实践中择其一二以飨读者。

  1、擂台。打擂的趣味性毋庸置疑,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复习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时,我带领成苏、张晓韵等学生设计了这样一场“擂台”赛,效果颇佳。

  (话外音)一天,金属和盐发生了争执。

  金属:尊敬的盐“大哥”,听说你们很怕我们。

  盐:怕你们什么?

  金属:我们偷梁换柱的本领,常常使你们招架不住。

  盐:真的吗?我们倒要领教一下应用,不过……

  金属:“不过”什么?

  盐:金属“小弟”,这话你说了不算数,得让裁判来判决。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双方的实力,可以各派几位“大将”参战,一一对阵,若你们绝招灵,则判我方战将失败。最后看谁能取胜?

  金属:好吧!若我方胜,请裁判亮绿灯,你方胜,请裁判亮红灯。现在“擂台”比武可以开始了吗?

  (将学生组成男女各十人小组。手举写有物质名称的标牌,依次打擂。两名学生分任金属、盐主持人,我亲自当裁判,其余学生当观众)

  盐:开始,第一局我方先上,第二局你方先上。

  交 战 双 方

  战 局

  金 属

  盐

  裁判结果

  第一局

  (后上)金属钠

  (先上)硫酸锌溶液

  红灯

  第二局

  (先上)金属锌

  (后上)硫酸铜溶液

  红灯

  第三局

  (后上)金属铜

  (先上)硝酸汞溶液

  绿灯

  第四局

  (先上)金属铁

  (后上)氯化钠溶液

  红灯

  第五局

  (后上)沾水铁

  (先上)硝酸银溶液

  绿灯

  第六局

  (先上)沾水锌

  (后上)氯化银

  红灯

  第七局

  (后上)金属镁

  (先上)氯化铜溶液

  绿灯

  第八局

  (先上)金属钾

  (后上)氯化钙溶液

  红灯

  第九局

  (后上)金属锌

  (先上)硝酸铜溶液

  绿灯

  第十局

  (先上)金属铝

  比赛结果:4∶6,金属失败。金属一肚子不高兴,而盐却心中有数。观众也在一旁纳闷:裁判是如何按偷梁换柱的本意做标准去亮绿灯和红灯的?同学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2、相声。相声能够化抽象语言为具体的视觉形象,在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中萌发出强烈的学习意识。由

  我带领丁闰、张谠等学生创作的《我想当一名分子设计工程师》情趣盎然。

  甲:我有一个理想,美好的理想。

  乙:你有一个什么美好的理想?

  甲:将来我要当一名分子设计工程师。

  乙:没听说过。我只知道有建筑工程师、桥梁工程师、铁路工程师,可从来没听说过谁是设计分子的工程师。

  甲:这就对啦。这就是我的理想,我的奋斗目标。小王,你化学学得怎么样?

  乙:我化学学得挺好的,每次考试都在95分以上。

  甲:那请你讲一讲什么是分子吧!

  乙:好。你听着,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看不见、摸不着、并且在不停地运动着,它还可以分为原子。

  甲:你化学学得不错啊。我再问你:分子很小,小到什么程度?

  乙:小到要用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小得让一万个水分子排成一列横队,可以浩浩荡荡地穿过小小的针孔。

  甲:是的,分子很小,如拿水分子的大小跟乒乓球相比,就好象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

  乙:你打算设计出什么样的分子?

  甲:这就一言难尽了。

  乙:你就简单地介绍介绍吧。

  甲:行。在下雨天,你穿上雨鞋有什么感觉?

  乙:脚闷得很,特别是穿着雨鞋走远路,外面避雨,里面却出了水。

  甲:怎么?你的雨鞋烂了吗?

  乙:不。里面全是汗水,因为橡胶不透气啊?

  甲:以后我们就可以设计出一种既防水又能透气的橡胶。

  乙:那就好了。这么说雨衣闷气的问题也都解决了。

  甲:那当然啦。

  乙:你真行。

  甲:我将来还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物质分子,用它做成轻便、小巧、高速、安全的宇宙飞船。到那时,你从地球到其它星球上遨游,就可以像在地球上从南通到北京一样便捷。

  乙:太好了应用,这样整个宇宙就可以互通有无了,整个宇宙也应改口叫做“宇宙村”了。

  甲:这还用说。告诉你,我将来还要设计一种比这更好的分子?

  乙:什么分子?

  甲:我要设计出一种药物遗传分子。它可以把上一代人具有的知识遗传给下一代,并且使下一代超过上一代。

  乙:照你这么说,你将来是工程师,你儿子就是工程师的工程师,你儿子的儿子就是工程师的立方啦。还有,因为下一代超过了上一代,整个人类就可以不要学校,那我们的老师不就都失业了吗?

  甲:这没关系,他们可以去生产这种药物啊!

  乙:好,咱们赶快去生产这种药物吧。

  甲:着什么急?这是我的理想,我相信,只要现在好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的美好理想一定会实现的。

  乙:哈哈,但愿我的未来不是梦……

  (鞠躬下)

  为保证角色扮演沿着课堂教学既定的目标有序地进行,需要教师科学地实施组织策略:

  1、找好主题。角色扮演可给课堂增添活力,给教学带来乐趣,但它绝不是娱乐。单纯追求教学气氛“活跃”的选题是不可取的。由于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比一般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学生进入角色,学生情绪易于亢奋,为不使班级陷于混乱,最好不要选用那些容易引发强烈情绪的问题。所选课题要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给学生的主题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需稍稍超出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有一种挑战,有一种成就感,即只有适合角色扮演的主题,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选定学生。选性格活泼、具有表演才能的学生可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选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促进其融入集体;选化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多选一些学生,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但是不容易把握角色扮演的进程,内容也会显得比较凌乱;少选一些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活动的进程,但参与的学生少。因此,挑选什么类型的学生?多少学生?安排他们扮演哪些角色?均需要教师认真考虑。

  3、有限卷入。有限卷入意味着学生有时可能超出教师预先设计的目标,甚至完全脱离教科书,然而应用,正是这些超出预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十分有益的,对于学生的认

  识提高也是十分有价值的。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如何引领学生把握活动的尺度,因为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编写脚本既是角色扮演的准备工作,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开端,更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4、做好评价。Harmer认为:评价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它能使学生保持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而有效的教师反馈和评价则是促进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动力,学生在教师适当的鼓励下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教师在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活动及时给予适时、真实、正确的评价。

  通过长期的化学角色扮演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进一步认为,角色扮演有下列好处。

  1、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由于初中学生大都喜好模仿,乐于表现,角色扮演正适应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角色扮演充满兴趣,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自编自导,相互切磋,有的编台词,有的编动作,有的当小导演。排练熟练后,踊跃上台,尽最大努力去展示,希望赢得师生的认可、赞扬,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试想,台上表演引人入胜、各显神通;台下观众兴趣浓厚,掌声不断,结束时还要评选出最佳演员,这无疑会将课堂学习气氛和学生学习情绪不断推向高潮。

  2、消除心理障碍,释放心理压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应用,思维就容易被激活,学习也就变得轻松愉快。由于部分处于多变年龄阶段的初三学生,面子观念很强,既怕在老师、同学面前出错、遭人笑话,又怕别人说爱出风头,这种心理在头脑里作怪,使得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显得沉闷。而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身份已变,他们不用担心犯错。角色扮演为学生出错提供了相对安全的“避风港”,缓解了学习中的紧张情绪。

  3、提供发展平台,实现教学相长。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往往身兼资料收集员、编剧、导演、演员多职,他们在扮演角色之前必须阅读课文、收集材料,为所将扮演的角色做知识上的准备,这就是一个学习过程,而没有参与的学生也会饶有兴趣地观看演出,积极评价,听的当然会比以往更为认真,可以认为对于全体学生来说,角色扮演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个性特长会把握的更为准确,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角色扮演为学生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体验环境,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苏].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

  [2]翟秀丽.化学教学中教和学统一的探究.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8

  [3]九年制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265213.html

相关阅读:初中化学学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