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其基本出发点应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都各不相同。如果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一刀切”,就不能使得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新课程标准中则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实施有差异的分层教学和有目标的分类指导。以下就是我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及实际学情得出的几点体会。
一对症下药将坏事变好事。
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仔细分析他们的个性,发现他们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教学是在学生的共同点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教学中应集中抓好以下三个问题:
1、从好动向好学转变。初中生精力充沛,他们有很多精力去做很多事情,而学习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在上课时,他们对于新知识会认为“只要看懂就算了”,认为很简单,眼高手低,而在出现问题想要重新学习的时候自己又解决不了,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时候,要千方百计的引导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自己多想、多讲、多做,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兴趣,才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针对以上问题,我个人认为实施了分层教学之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得到”,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气,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热情。当遇到比较容易的问题时,优待程度稍差的学生,突出一个“激”字;当遇到比较适中的问题的时候,机会多给程度一般的学生,让学生做题“比快、比准”,突出一个“推”字;当遇到相对比较困难的问题的时候,可以让程度好的学生,让他们比方法、比创意,多给予鼓励,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做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在课后调动20%以上的学生复习、钻研、预习,真正的做到将学生从“好动”转变到好学。
2、给“个性强”的学生反思。
初中学生有50%以上认为自己个性强,其实内涵大不相同。这些学生中有10%左右的学生的个性是坚强、乐观、自信,他们在学习上有好胜心,即便在学习过程中成绩有波动,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还有10%左右的学生的个性则是倔强,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在学习上他们却缺乏毅力;还有25%左右的学生的个性是任性,明知道不对,还偏要去做,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兴趣会常常因为情绪波动而受到影响。后两种学生基本上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他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解题时自我感觉太好,不易发现自己的失误。测验后,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找出不应该发生的错误,他们在感到吃惊之余,就会反思自己的个性缺陷。
在教学时,可以有意识的让“个性”学生板演,使其出错,让其自我反思个性缺点,使他们向学习个性好的方向发展。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教师的作用就是如何使每一个学生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
”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我们更应该精心的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掌握程度上具有相同的创新精神,这是课堂的最高追求。
3、从粗心向虚心、细心发展。
在考卷分析、作业订正时,除了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和给予鼓励外,应着重指出三种令人惋惜的失误。
(1)误解题意。例如把因式分解3x(x-2)-(2-x)当计算题去做;
(2)计算马虎。凭心算直接写结果,步骤不完整,易出错。例如a2-(a-2b)2=a2-a2-4ab+4b2;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268954.html
相关阅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