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其中学习内容是导学案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教学实践表明,无论是学习目标的达成、重点难点的突破、还是学习方法的应用,都是通过学习内容实现的。此外,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而学习内容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学习内容环节来进行自主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内容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学习内容的设计要围绕学习目标、紧扣教材。学习目标为学习内容指明了方向,规定了范围,因此教者要认真研读、分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将其作为设计学习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时,围绕学习目标“分清已知条件与结论,灵活运用判定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设计了如下的学习内容:1.自主学习环节运用学生已经熟知的一道练习题让学生体会分析已知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解答过程中什么时候用了性质定理、什么时候用了判定定理。通过这样的辨析再让学生小结,在证明问题时什么时候用性质定理、什么时候用判定定理,以此促使目标的达成。2.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环节通过一道相关的中考题并设计层层深入的导学问题来促使目标的达成。总之,教者在设计学习内容时要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
第二,学习内容的设计要问题化。尤其注意以下两点:一要精心设计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内容,提倡小问题式。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得出不等式的性质,同时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二要在编写导学案的同时体现预习基础之上的学习要求,注重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构建与整合。比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课前先预习课本,然后每人试着在纸上画坐标系,并能指出相关概念,比如:横轴、纵轴、原点、象限等。学生意识到:要回答老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也不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从一个简单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及探究的精神。
第三,学习内容的设计要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比如七年级学生学习《等式的性质》,可联系生活中的天平;比如八年级学生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也可从生活中给学生列举大量的例子等。只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数学才不会显得枯燥无味,也只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才不会显得束手无策。
总之,学习内容作为导学案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学习内容时,只有遵循以上原则,才能真正架起“教”与“学”之间的桥梁,进而实现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稿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289400.html
相关阅读: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知识点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