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学,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乐趣。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新标准下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他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心里素质,个性品德素质和审美素质,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在现有的教学质量观中,知识教育占据了绝对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各种非理性、非逻辑的情感因素,造成了种种弊端,对落实素质教学也设置了阻碍。因此,在培养数学素质的教学中,注重创新教学和情感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任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把与时代发展想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把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创新教育及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基础数学教学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多种国际比赛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高分的危机”:学生学了扎实而系统的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我们的数学“尖子”人才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并不多。这一系列现象与教学中不注重数学的趣味性,创新性,应用性是分不开的。这些缺陷,恰恰表现在缺少数学的直觉意识,幻想与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情感因素方面。态度情感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把数学作为一个筛子,更多的是起到选择与淘汰的作用,其结果是导致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在数学面前自信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很多人以一种被淘汰的心态走向社会,这种心态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教育的一个目标,以此促进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动力与能力。数学的发展历史表明,许多辉煌的成果的取得,往往来源于敏锐的数学直觉,惊人的想象力及追求数学美的思想。数学的历史和科学家的体验表明:数学能力不仅包括对知识的掌握,更离不开创新实践能力和丰富的情感因素。
三、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和情感教育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1.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在培养数学素质的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
论文中心,作者:李启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313255.html
相关阅读:初中数学知识的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