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各科教学中,数学是一门知识性、逻辑性、科学性要求极高的学科之一。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比较枯燥的,如果课堂教学中,教师中再机械地照本宣科,必定使教学变得更加乏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日渐消退,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充分挖掘初中数学的内在魅力,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结合数学知识教学,加强德育教育
初中生正值少年期,心理上处于可塑的重要阶段,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首先要使他对数学产生兴趣,采用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必须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渗透德育教育,要使他们知道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好数学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要求。作为一个新世纪的中学生如不学好数学,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将会困难重重,最终可能被社会所淘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单元后边的阅读材料,如其中介绍的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刘微、祖冲之的圆周率,秦九韶的三斜求积术:勾股定理的介绍,杨辉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例题中还有赵州石拱桥……。通过这些事例的介绍和学习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阅读教材中的“月亮离我们有多远”,“峰房里的几何学”“生活中离不开圆”及多次提到的黄金分割等内容,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且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我们随时编插一些情节,或用一两句话,点睛与德育的关系,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数学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获得数学审美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他对数学深层次的兴趣和爱好,增长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
大家知道,数学在其内容结构和方法上都具有自身的美。如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式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还有数学中的奇异性等等。
根据数学的这些特点,教师首先要加强对数学科学的审美修养,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爱好数学;其次在数学教学中展示数学美,让学生感受、鉴赏数学美。
例如,我在教学生“有理数的乘方”时,先从实例和问题形成有理数乘方的概念,结果说明了数学的简单性。从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归纳过程,及数学语言到文字语言的转化,再一次说明数学的简单性,也说明数学命题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适性。对于负数的乘方和一个有理数的乘方的相反数用(-a)n与-an表示,也可让学生感受数学简单性的魅力。最后给出的挑战性的问题:已知(a+1)2+|b-2|=0,求a2001b2的值,显示了数学的奇异性。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积极,情绪高涨,反馈效果很好,说明数学美学教育是有成效的。
三、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发现和创造一般是再发现和再创造,这是他们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的通常方法,将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数学真理的发现、发掘,离不开对特殊实例的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应用、探索性的推理等过程,所以,极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运用科学归纳法,能从特殊例子中发现一般规律,这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意义是重大的。
例如,在一堂习题上,我采用了从易到难,逐层推出,学生参与、引入竞争的教学模式。
计算:若x+1/x=5,则x2+1/x2=?以此题为基础展示以下题目:
(1)若x+1/x=5,则x3+1/x3=?
(2)若x+1/x=5,则x3/(x6+1)=?
(3)若x+1/x=5,则x2/(x4+x2+1)=?
采用分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进行组与组比一比、赛一赛,让学生主动参与,比速度、比准确、比技巧。比前,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比时,全身心投入,互不相让;比后,胜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败者毫不气馁以待再战。比赛结束,我总结一下比赛情况,全班学生完成了基本题型(1?2题)的,有十几名学生全部完成,其中有几名学生突破了竞赛题的常规解法,利用倒数的方法解题更为简便。
实践证明,变换教学方式方法,创设数学课堂情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途径。这是改变学生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四、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生从小学进入中学后,课程增多,任务加重,数学是他们感到尤其难学的学科之一,因此,必须优化教学机制,在实践中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教给学习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主要是函数和方程、归纳、分类等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从具体的数学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例如:当我们求解方程2x+3=0时,让学生认识到解形如ax+b=0(a≠0)这种议程就是转化为x=n的形式,并且还能进一步认识到解形如ax2+bx+c=0(a≠0)的方程,实质上也是转化为x2=m再转化为x=n这种形式。
又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们精心设计了三组计算题,引导学生从底数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分析、归纳、概括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分类讨论的思想。
总之,初中阶段是人生第一次面临多种选择的时期,无论以后学生是继续升学还是走向社会就业,学好初中数学都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数学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的内在魅力,教会学生会学数学。
论文中心,作者:张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328819.html
相关阅读:初二数学数据的分析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