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董的音乐剧只欠好的中国故事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周杰伦所在的杰威尔音乐日前证实,将会和北京环球百老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邀请美国百老汇知名制作人、编剧及导演团队,仿造《妈妈咪呀》的模式,将周董的音乐作品打造成首部华语点唱机音乐剧。考虑到周杰伦在华语乐坛的影响力,以及他的歌迷受众群体,这部音乐剧想要不火,很难。

但仅凭歌曲,周杰伦的音乐剧还是情怀经济和粉丝经济范畴,是周杰伦这个品牌IP的延伸,就像之前的歌迷,因为周杰伦的音乐而喜欢周杰伦,接着又去捧场周杰伦的电影,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很多时候这种号召力也有正面的导向作用。用周杰伦作品打造音乐剧,至少会让一部分流行乐迷可以借机扫盲和普及相关的音乐剧知识。毕竟,音乐剧这个名词虽然已经耳熟能详,但音乐剧到底是什么样的构成,它和话剧、歌剧有什么区别,确实很多人都莫名所以。大家能报得出名字的音乐剧,主要就是《歌剧魅影》《妈妈咪呀》《猫》或《雪狼湖》等寥寥几部。

《雪狼湖》或许是认知度最高的一部华语音乐剧,它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张学友的号召力。当年的张学友名列四大天王之首,这一点无疑对音乐剧的推广具有很强的名片效应。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制作《雪狼湖》的香港团队,背靠的是拥有成功经验的香港流行音乐和电影专业人士,所以即使《雪狼湖》的故事还是百老汇的模式,但却得到了香港化的改造,让它成为一部香港属性很强的音乐剧。这对于音乐剧的大众化普及,是非常有效的。

像《雪狼湖》这样成功的华语音乐剧毕竟是个例。虽然这几年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音乐剧在小范围内也有着不错的市场受众,但相比百老汇音乐剧在美国娱乐产业中的比重,市场还是显得没有根基。很大程度也和中国缺少音乐剧文化有关,百老汇的音乐剧其实是戏剧文化的一种延伸,在欧美等国有着历史的渊源和传承,甚至包括电影也是戏剧文化的另一种延伸。除了缺少这种文化的熏陶,快餐文化的强势也使得内地乐迷缺少欣赏音乐剧的兴趣。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音乐剧过于遵从百老汇模式,也是中国音乐剧反而水土不服的一个原因。其实中国的音乐剧没有必要照搬百老汇从剧本到演唱方式的模式。尤其是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戏曲历史的国度,将本土题材和表现方式用更现代的方式表现出来,才有可能从内容上吸引更多的中国观众。历史上,像《刘三姐》这样的剧本才是最适合中国市场的音乐剧。而音乐人三宝用中西结合的方式所制作的《聂小倩与宁采臣》和《蝶》等剧,同样是音乐可能性上的有益尝试。充满周杰伦偶像效应的音乐剧如果能为个人经典旋律配上一个好的中国故事,也许真有可能媲美《妈妈咪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332266.html

相关阅读:2015-2016初一年级政治上册期末复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