洵少不学,生二十五,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①,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②。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③,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④,终日以读之者七八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⑤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
选自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注释】①厉:砥砺,磨练 。 ②而已者:文言语助词,无意义。③曩时:从前。
④兀然 :一动不动,形容专心的样子
⑤浑浑:深厚的样子
9.
用“/
”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
分)
然 犹 未 敢 以 为 是 也
10.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
)皆不胜己(
▲
)
(2
)其后困益甚(
▲
)
(3
)不遂止于是(
▲
)(4
)不能自制(
▲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
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
▲
12.
伴随长久的精读博览过程,苏洵在写作方面先后有了怎样的良好变化?(3
分)
▲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9.(2
分)
然 ? 犹 未 敢? 以 为 是 也(每处1
分)
10.
(3
分)(1
)超过(2
)更加
(3
)这(4
)控制(每小题1
分)
11.
(3
)
好像
人家的话本来就该是这样的,然而,我还是不敢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加点处为得分点)
12.
(3
分)读久了,胸中豁然,却“未敢自出其言”;言语积累越多,“不能自制
”而写;再后来,“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
”。(意对即可,可用自己的话说,一点1
分。)
〖参考译文〗
我苏洵轻时不学习,活到二十五岁,才知道要读书,和有学问的人一起交往学习。龄既已老大了,却又不去刻意严厉付诸行动,期望自己效仿古人,但看到和自己同列的等辈,又都不如自己,于是觉得自己可以了。后来困惑得更加严重,就拿古人的文章来读,开始觉得古人所发言论,与自己的有很大的不同。常常反省自己,自觉一己之才能,又好像还不仅仅只是这些。于是把旧时所写的文章几百篇悉数烧掉,而拿起《论语》《孟子》、韩愈以及其他圣人贤士的文章,正襟危坐,整天都阅读它们,花了有七八时间。刚开始,读进去只觉惶惶然,广博地观览于其外,则又害怕得惊叫起来。时间长了,读得也更精细了,胸中豁然开朗似的明白了,好像人家的话本来就该是这样的。但我还是不敢提笔也这样写。时间更久了,胸中想说的话更多了,不能克制自己,便试着把它们写出来。以后又一而再再而三地读它们,只觉得文思泉涌,好像写出来是很容易的,然而还不敢自以为是啊。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333807.html
相关阅读: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阅读答案及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阅读答案(绍兴)
《出师表(节选)》“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比较阅读
“赵简子问于成抟”阅读答案及翻译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8分)》阅读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阅读答案(绍兴)
《出师表(节选)》“武王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比较阅读
“赵简子问于成抟”阅读答案及翻译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8分)》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