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
题。(15
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乙】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
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节选自《明史》)
【注释】①外兄:表兄。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④经生举业之富: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之多。
1
.下面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借旁近/与之 B
.余闻之/也久
C
.时取/旁舍儿书 D
.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
2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4
分)
(1
)时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2
)不能称前时之闻
(
)
(3
)取而疾走
(
)
( 4
)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
)
3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来源:Z
§xx
§k.Com]
(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译文:
(2
)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译文:
4
.通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问题。(5
分)
(1
)甲文中方仲永自幼天资聪颖,长大后却“
”;乙文中陈际泰小时虽“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后来却能“
”。(用原文语句填空)(2
分)
(2
)方仲永与陈际泰最终不同的结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回答。(3
分)
答:
参考答案:
1
.(2
分)B
2
.(4
分)通“攀”,牵,引(2)
相当,相称(3)
跑(4
)闻名,出名(每小题,1
分)
3.
(4
分)
(1
)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奇怪,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渐渐地以宾客之礼相待他父亲)。
(2)
自己根据文意去判断区分(哪个地方该有停顿),于是就通晓了它《书经》的大意。
(每小题2
分.翻译准确,语句通顺,表达规范即可)
4
.(5
分)(1
)泯然众人矣
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答:“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亦可)(2
分,每处1
分)
(2
)示例:方仲永虽有天赋却最终没能成才,陈际泰虽遭到父亲反对,却能坚持学习,最终学有所成,(1
分)
可以看出后天的努力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很重要的。(2
分)
(只写启示给2
分,只写事例给1
分;写出启示,只联系“方仲永”或“陈际泰”事例的给2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34715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