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如何解答综合阅读题

编辑: 天高云淡 关键词: 初中阅读指导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如何解答综合阅读题 卢 广 庭 不少同学问如何解答综合阅读题,特别是课外语段或文章的综合阅读题。下面,我提供两个窍门,供大家参考。 一、把握文体知识整体认读 要准确而顺利 如何解答综合阅读题卢 广 庭 不少同学问如何解答综合阅读题,特别是课外语段或文章的综合阅读题。下面,我提供两个窍门,供大家参考。一、把握文体知识整体认读 要准确而顺利的解答综合阅读题,首先要读懂读通所提供的语段或文章。因为只有读懂了它们,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该语段或文章的基本内容以及有关写作方法。而各类文章或语段的文体知识,则是解答各类题目的钥匙。 下面以几篇文章为例作具体说明。 《故乡》是一篇小说。我们可以利用小说的有关文体知识整体认读这篇课文。小说有环境、情节、人物三要素。我们首先看一看该小说的环境描写。 小说的环境描写有三处。第2段中“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天底”描写的是一幅“萧索的荒村”的景象。这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也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背景。第12段中“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描写的是“一幅神异的图画”,这是少小英雄闰土的生活环境。而文章最后一段中只有“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却不再有少小英雄的身影了。这是因为“那西瓜地上的小英雄的影象模糊了”,淡去了。在农村经济进一步萧条的时代里不可能再产生少闰土式的小英雄了。 小说的情节交代了“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过程。 小说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这里着重分析闰土的形象。 对闰土的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人物的肖像描写有两处。第15段的肖像描写塑造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农村少形象。第55段的肖像描写则塑造了衰老、颓唐的中闰土形象:“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人物的语言描写篇幅较多。少闰土的语言描写主要内容是捕鸟、刺猹、海边的许多新鲜事等,而中闰土主要是诉说生活的苦难。其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语言描写中的几处省略号:少闰土的语言描写中的省略号表明他说话是滔滔不绝,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儿;中闰土的语言描写中的省略号则表明说话吞吞吐吐,有难言之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握人物的性格变化,从而领会到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进而准确地解答涉及本文的有关题目。 再以议论文为例。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要素阅读有关议论文。如《怀疑与学问》一文,标题交代了文章的论题。揭示文章论点的语句有:“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即治学要有怀疑精神。文章的分论点有两个: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文章的道理论据有“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这两个论据直接证明中心论点。“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这个道理论据则证明了第一个分论点。文中的事实论据有“三皇五帝”、“腐草为萤”,这两个事实论据分别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证明了对传说的话、对书中的话要有怀疑精神,体现了事实论据的代表性。“戴震幼读书善疑”这个事实论据则证明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具有确凿的说服力。文中的论证方法除了以上的道理论证、事实论证以外,还有对比论证等,这在第2段,特别是在第6段中比较明显。我们若是对此作进一步分析,许多问题都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二、运用“十六字诀”语境解题 不少同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强,但迁移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感到为难。这里,提供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 由浅入深 指深奥 深情厚意 指感情深 深表同情 指“很,十分” 道听途说 指道路 志同道合 指方向,道理 能说会道 指“说” 2. 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类要求有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一词多义。这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如: 策之不以其道 驱使 执策而临之 马鞭 莲,花之君子者也 品德高尚的人 君子有不战 施行仁政的君主 在现代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这些,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如: 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最后一次讲演》)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恐怖”的意思是“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而在句中显然不能这样简单的理解。句中“恐惧”的用法有区别:前一个“恐惧”是名词,指反动统治者迫害人民造成的情势,即白色恐怖;后一个“恐怖”是动词,恐惧、害怕的意思。 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如: 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 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这个“排”字的妙处就很难看出来。和阿Q从城里发财回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台上一扔”中的“扔”相比,孔乙己的“排”则显得拮据而穷酸;在短衣帮的耻笑面前,“排”字又表现出若无其事来;而这九文大钱是“排”给掌柜的,则又对酒店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个规矩的读书人。 有时,要求说明一些修饰、限制性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可以把原句与去掉该词语的句子作比较,进而体会该词语的表达作用。如: 我们有计划地向沙漠展开攻势,已经取得了若干成绩。(《向沙漠进军》) “有计划地”不能去掉,去掉后,就不能表明展开的攻势是多次而有步骤的,这样表达的意思就不明确了。“若干”不能去掉,去掉后,就不能表明成绩不止一项。 3. 句不离段。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 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最后一次讲演》) 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跨出大门”、“跨进大门”的意思就只能作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表现了闻一多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 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思想,不能离开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如《死海不死》这篇说明文第五段引用了关于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古老传说。如果离开本文说明的中心,就只能当作一个神话故事来看。只有联系文章说明的中心,弄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做到“段不离文”,才能准确理解这段文字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反映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增添了文章的神奇色彩和浪漫情趣,引出下文对死海成因的科学说明。 以上关于阅读解题的两个“窍门”,实际上提供了阅读解题的两个角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34722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