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言四法
□
韦秉文
一、通观倒读,把握内容
通观,就是快速通读选文,整体把握选文大意,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读懂六七成即可。作为选拔性的考试,所选的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就懂的地步。第一遍不大懂是很正常的。在阅读当中切不可死盯住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而不放,“遇到拦路虎,定要绕道走”,要坚持把全文读到底。常见的字词句,往往在“通观”后,会恍然大悟;冷僻的字词,一般题中都有注释,如果没有,那可能与出题点无关。
倒读,是指在读试题中,先读选择题中的最后一道文意理解题,这类试题通常是“四选一”的“选误题”。这类题通常是三个正确项和一个错误项。这个特点告诉我们:选项中至少有75%
的信息可以利用,就是在那个错误项中也是大体正确,些微小错,就是说错误项中也有可利用的信息。如果在“通观”之后,先读这道题,便不难把握选文内容。
如2009
高考全国题Ⅱ卷第10
题,四个选项从四个角度对选文进行分析和概括。在通观之后倒读此题,便不难看出C
项“分析和概括”的不正确之处:C
项开头谈运瓜的沟渠不能通船,结尾谈郭原平在运瓜时能帮助别人,这两点是正确的,错在中间部分“引农田中水注入瓜渠”,原文说“下渎水与之”,意思是放其他沟渠中的水给他,而不是“引农田中水”。
二、抓住人物,理清脉络
考题中的文言文选段,大多数是古代人物传记。人物是传记的核心要素,抓住人物便可理清“故事”脉络:写了几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写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的属类?是为官之道,是侠义之心,还是忠勇之情?故事的时间、地点有无变化?人物的官职升迁有无变化?这些故事表现了主要人物什么样的性格?如果是以记事为主的,那就要弄清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事件牵涉到哪些人?说明了什么道理?
如2009
高考广东卷的选文是《宋史·李迪传》,这段选文中写了李迪、真宗、仁宗、寇准、丁谓、章献皇后等人物,主要人物是李迪,写了5
个最能体现李迪个性和功绩的故事。如果抓住了李迪等人物,便能理清故事的眉目,便能把握主要人物李迪有勇有谋、有忠心、有胆量的性格和品格,便为解答第7
道信息筛选题、第8
道文意理解题作了铺垫。
一般说来,人物传记中的“故事”大多数是按时间顺序的,但有时为了丰满人物形象,也补叙一些内容。如上述选文《宋史·李迪传》的第三段便是:“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
时间副词“初”,有“当初”的意思,常用于追忆往事,文言文中常常用“初”字领起,插入一段补叙,课文中也常常出现:“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三、联系贯通,推断虚实
虚词、实词可采用“联系贯通”法,推断含义。
1
.联系相关课文
就是联系已学过的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利用已知来推断未知。如2009
高考广东卷第9
题中的①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其中的“向”,可联系《桃花源记》中的相关句子“寻向所志”、“便扶向路”,便不难译出“从前、过去、之前”的意思。
2
.联系相关语境
如2006
高考四川卷第11
题中的①题:“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句中的“虽”,可表已然,译为“虽然”;也可表假设,译为“即使”,但联系上文相邻语句“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这里只能译为“即使”,因为被译句子中的“虽”是承上句假设意思而来的。句中的“富”、“贫”是形容词,联系相邻字词“臣”,便不难看出,“富”、“贫”这里是使动用法。
3
.联系相关成语
上文例句中的“箪食”,若联系“箪食瓢饮”,便可推断出“粗陋的饮食”或“贫苦的生活”之意。再如2009
高考浙江卷第21
题中的“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其中的“胜”,如果联系成语“不可胜计
”、“美不胜收”、“不可胜算”等词语,便不难理解句中“胜”的含义是“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35272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