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作者通过写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刻画了一个善良、朴实而又迷信的长妈妈的形象,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线索:
“
我
”
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
写作手法:欲扬先抑
阿长形象:地位低下、不被重视、饶舌多事、粗俗、不拘生活小节、迷信、无知、淳朴、真诚善良、关心和热爱孩子
问题探究:
1
、
“
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
这表明
“
我
”
对绘图的《山海经》的心情是
_
念念不忘的渴慕。
2
、文中
“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一句,写出
“
我
”
这样认识的原因是:
因为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3
、在
“
我
”
眼里引起
“
我
”
渴慕《山海经》的
老人是怎样一位老人?
是一位和蔼
,喜欢孩子,喜爱读书并很有知识的老人。
4
、作者为何把一个地位低下、没有文化的女人和《山海经》连在一起写?
因为阿长给童的鲁迅买《山海经》一事,在鲁迅心中印象深刻,难以忘却。表现了鲁迅对一位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美好品质的歌颂和赞美。对她的死鲁迅感到沉痛和怀念。
5
、课文
24
、
25
段分别描写了我拿到《山海经》后的动作和心理
;
这样写的用意是充分表现
“
我
”
的意外惊喜和激动心情。
6
、赏析
“
哥儿,有画儿的
’
三哼经
’,
我给你买来了。
”
这句语言描写符合长妈妈的身份,她不识字,只能抓住《山海经》有画儿的特点,也表现出她粗中有细,对我真诚的关爱。
7
、文中
“
我
”
对长妈妈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何原因产生了这样的变化?
由不大佩服、厌烦变成充满了敬意,因为她能把
“
我
”
的心事放在心上,并完成
“
我
”
的心愿。
8
、
“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
”
这是何种修辞手法?作者为何会这样?
比喻。因为
“
我
”
感到非常意外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9
、课文标题为何用《阿长与
<
山海经
>
》,而不是《长妈妈与
<
山海经
>
》?
1
)因为我讨厌她,憎恶她时称呼她
“
阿长
“
,对应课文前半部分的抑笔。
2
)
“
阿长
”
是一个没文化没品味的名字,与《山海经》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矛盾的题目,让人好奇,吸引读者。
3
)题目是作者
46
岁写时的口气,用
“
阿
”
字有亲切的语气。
10
、第十九段大量篇幅写远房叔祖,有何作用?
1
)交代事情的起因
2
)叔祖和长妈妈恰成对比,突出阿长的热情和对孩子的关心。
11
、
22
段说
“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
”
试揣摩一下
“
我
”
此时的心理。
作者对长妈妈不抱任何希望,只是对她说说而已。反映了作者对长妈妈心存隔膜、轻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35376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