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精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附参考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课内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题 (一) [ 甲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题

(一)
[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孟子曰:

桀、纣

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

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

也。

【注释】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


与:同



,替的意思。


尔也:而已。


圹(
kuàng
):原野。
18.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4
分)


寡助之




亲戚之(




所恶
勿施尔也(



兽之圹(


19.
甲文认为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
3
分)

句子:


翻译:

20.
甲文说的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
2
分)
21.
乙文中说到的

桀、纣

,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

。(
2
分)
22.
甲文说

得道者多助

,乙文说

得天下有道

。这两个



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4
分)

答:

【答案】
18.

4
分)(
1
)至:极点(
2
)畔:同



,背叛。(
3
)所恶:所厌恶的东西(事情)。(
4
)走:跑。(每词
1
分)
19.

3
分)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句子
1
分,翻译
2
分)
20.

2
分)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第二句和第三句,每句
1
分,只写第一句不给分)
21.

2
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答

失道者寡助


1
分)
22.

4
分)不一样。甲文所说的



,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

仁政

;乙文所说的



,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每层意思
2
分,意思对即可)
(三)
[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
子贡问政。子曰
:“
足食
,
足兵
,
民信之矣。

子贡曰
:“
必不得已而去
,
于斯三者何先
?”

:“
去兵。

子贡曰
:“
必不得已而去
,
于斯二者何先
?”

:“
去食。自古皆有死
,
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6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
分)



革非不尖利也

兵(





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兵(




之矣

信(


7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




自古皆有死
,
民无信不立。

译文:


8

[

]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
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
3
分)

答:
9
.你认为
[

] [

]
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3
分)

答:

【答案】
6


兵器


疆界(答

限制

也算对)


军备(军队)


信任,信用
7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
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9

[

]
文重点强调的

人和



得道

)与
[

]
文重点强调的

民信



取信于民

),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

民信



取信于民

)是

人和



得道

)的重要条件(或

内容

)之一。


2009
山东省临沂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360673.html

相关阅读: